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5BYY003)

作品数:17被引量:5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建平张显成龙仕平张俊之李丰娟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淮阴师范学院西昌学院吉首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华文化论坛》《简帛研究》《求索》《古籍整理研究学刊》更多>>
相关主题:量词简帛文献先秦出土文献语法化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量词“步、石、斗、升、参”意义辨正——以出土文献为新材料被引量:3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7期1-7,共7页张显成 高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简帛量词研究>(05BYY003);教育部社科项目<基于简帛文字资料库的秦汉简帛异体字研究>(10YJA740128);西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重大项目<楚秦简帛语料库构建>(SWU1309370)
出土新材料证明,量词"步、石、斗、升、参"意义的传统训释应该补正:"步"除了作长度单位量词外,还作面积单位量词,义为"平方步",是"亩"的下一级单位,该意义从先秦一直使用至近代。表示容量单位的量词"石、斗、升"至少在汉代还有"大石"与...
关键词:出土文献 量词“步    参” 意义辨正 
汉语个体量词研究出土文献语料二题被引量:4
《中国语文》2012年第1期83-85,共3页李建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5BYY003);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社基金项目(2011SJB740004)资助
《中国语文》2010年第2期刊发了麻爱民《汉语个体量词研究中的语料使用问题》一文(以下简称“麻文”),对汉语个体量词研究中存在的语料使用问题进行了辨析,读后获益良多,但麻文也还存在或可商榷之处。略论二题,以就教于方家。
关键词:词研究 语料 出土文献 个体 汉语 《中国语文》 2010年 简称 
先秦两汉魏晋简帛文献所见土地单位考被引量:1
《求索》2011年第9期204-206,共3页龙仕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简帛量词研究》(05BYY003);湖南省湘西民族语言研究基地成果
简帛文献的陆续出土公布,为先秦两汉魏晋时代土地单位研究提供了大量崭新的、可信的材料。先秦两汉魏晋简帛文献中所见土地单位总计9个,其中个体单位2个,面积单位7个,其中个体单位"町"、面积单位"石"都是传世文献研究所未见的;"步"、"畹...
关键词:简帛文献 个体单位 面积单位 
声符字假借义中无文献用例的形声字声符示源考——以《说文·人部》形声字为参照系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56-60,共5页龙仕平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5BYY003);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08JC740030)
汉字在历史发展中增衍繁多的主要是形声字,同从一个声符的字就有许多。因此,字族、声符示源和语源义等内涵是研究形声字最基本的概念。本文拟对《说文.人部》形声字中散见于训诂专书和其它典籍中的同声符字所构成的同族材料加以甄选,进...
关键词:《说文解字》 形声字 声符示源 考证 
动量词“行”产生的时代及其来源——兼论“大小行”的语源被引量:1
《中国语文》2011年第2期179-180,共2页李建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简帛量词研究>(05BYY003)
《中国语文》2009年第5期载范崇峰《敦煌医方量词两则》一文(以下简称“范文”),对敦煌医方中的两个量词“行”和“累”进行了讨论,拜读数过,获益匪浅。但范文对动量词“行”产生时代与来源的论述或有可商,略论如下,以就教于方家。
关键词:动量词 “行” 语源 《中国语文》 2009年 产生时代 范文 医方 
吴简量词研究被引量:4
《古汉语研究》2011年第1期52-57,96,共6页李丰娟 张显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简帛量词研究>(05BYY003)
通过对现已刊布的全部吴简量词的全面研究,共得量词40个,得到了量词及其称数法的不少新信息:"町"在吴简中为表"处"的自然单位量词而非面积单位量词;"石"为大于"斛"的容量单位量词;"步"的面积单位量词使用下限至少不会晚于三国时期;"所"...
关键词:吴简 量词 研究 
秦汉简帛中的度量衡单位“参”——兼与肖从礼先生商榷被引量:3
《敦煌研究》2011年第1期58-60,共3页李建平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简帛量词研究"(05BYY003)
"参"在传世文献中用作度量衡单位时多为重量单位,而秦汉简帛文献中则非如此,亦非指酒器"觯",而是用作容量单位,为"小斗"的"三分之一"。
关键词:汉简 度量衡  
从简帛文献看汉语量词系统建立的时代被引量:8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1年第1期73-77,共5页李建平 张显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简帛量词研究>(05BYY003)
关于汉语量词系统建立的时代,从传世文献研究得出的结论是魏晋南北朝,甚至晚至宋元之际。今从简帛文献来看,两汉时期汉语量词系统就已经建立起来了:类系齐备,数量丰富,分工细密;使用频率高,使用量词在数量表示法中开始占据优势地位;语...
关键词:简帛文献 量词 语法化 
先秦两汉魏晋简帛文献中的新兴量词被引量:1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21-26,共6页李建平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战国秦汉简牍虚词研究"(08JC740030);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简帛量词研究"(05BYY003)
量词丰富,是汉语及汉藏语系诸语言的一大特点。简帛文献的出土问世,特别是大量遣策、文书和医书等口语性文献的出土,为汉语量词史研究提供了空前良好的条件。量词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尽量弄清楚每一个量词产生的时间。这既是量词史...
关键词:汉语 简帛文献 新兴量词 初始例 
先秦兩漢吴晋簡帛文獻稱數法研究
《简帛研究》2010年第1期175-184,共10页李建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简帛量词研究》(05BYY003)。
本文對已公布先秦兩漢吴晋簡帛文獻中的稱數法系統進行整理研究,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共時與歷時的綜合考察。先秦時代,物量表示法中數詞同名詞直接結合占據絶對優勢,但“數+量+名”構式在楚簡中已較多見,這是傳世文獻研究所未見的。兩漢時...
关键词:簡帛文獻 稱數法 稱數構式 語法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