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6BZX069)

作品数:6被引量: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泽鸿宛小平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安徽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美与时代(美学)(下)》《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艺术学研究(辑刊)》更多>>
相关主题:宗白华艺术意境中国艺术精神艺术学研究艺术学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艺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从人生艺术化到人道主义——朱光潜人生美学的世纪境遇被引量:2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79-85,共7页张泽鸿 宛小平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方美学的中国化--朱光潜美学思想研究>(06BZX069)阶段性成果
朱光潜60余年美学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前期(1924—1949)与后期(1949—1986)两个阶段。《谈美》(1932)与《谈美书简》(1980)可以说是朱光潜美学前后两个时期的代表作。以此可以一窥朱氏美学思想的演变轨迹及其特点:即在话语"突围"中有观念...
关键词:《谈美》 《谈美书简》 人生艺术化 人道主义 
梁启超与朱光潜美学之比较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23-27,共5页宛小平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6BZX069)
近现代中国美学大家中,梁启超"人生生活于趣味"的人生观,朱光潜主张"人生的艺术化",二者在理趣上是一致的。梁启超倡导的"新文体"和朱光潜对未来"新文学"的思考在方向上也是一致的。他俩都不偏废文言,而主张以生命情趣为本体,把白话文...
关键词:梁启超 朱光潜 人生观 趣味 情趣 白话 文言 
中西文化思想碰撞中的朱光潜美论被引量:2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27-33,共7页宛小平 
2006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方美学的中国化--朱光潜美学思想研究"阶段性成果(06BZX069)
朱光潜前后期关于"美是主客观统一"的命题都契合了中国传统思想,特别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朱光潜前期主张的"美是物我两忘而达物我同一"是把"移情说"和"内模仿说"结合在"形象的直觉"这一核心概念下阐述的。而这个"内模仿"(指生理的...
关键词:朱光潜 王阳明 知行合一 理性 良知 
论宗白华的中国艺术精神研究(下)被引量:1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0年第5期19-22,共4页张泽鸿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方美学的中国化>(批准号:06BZX069)阶段性成果
四、虚实相生的艺术意境 虚实结合理论是中国艺术思想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宗白华艺术意境论中的重要范畴。宗白华认为,空灵和充实(静穆的观照与飞跃的生命)是中国艺术精神的两元。充实是指艺术执著于人生的一面.空灵是艺术追求...
关键词:中国艺术精神 宗白华 艺术意境 虚实相生 艺术思想 虚实结合 审美超越 艺术追求 
论宗白华的中国艺术精神研究(上)被引量:1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0年第4期13-17,共5页张泽鸿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方美学的中国化>(批准号:06BZX069)阶段性成果
宗白华美学体系广泛而深入地摄取了中西艺术学的理论维度。宗白华的艺术学研究是为其美学建构汲取丰厚学养。他的美学体系和艺术学思想与中国艺术精神有着密切关系。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中全面汲取理论的精髓,开掘出古典民族美学的现代意...
关键词:中国艺术精神 宗白华 中国古典艺术 艺术学研究 传统艺术精神 美学体系 美学建构 现代意味 
宗白华美学与中国艺术精神被引量:2
《艺术学研究(辑刊)》2010年第1期252-272,共21页张泽鸿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方美学的中国化》(节选)(批准号:06BZX069)阶段性成果。
宗白华先生的艺术学研究是为其美学建构汲取丰厚学养,因此宗白华美学与艺术学思想与中国艺术精神有着密切关系。宗白华“终生情笃于艺境之求索”,倡导生命精神和艺术境界,其美学体系建构离不开具体的艺术鉴赏活动。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关键词:宗白华 艺术学 艺术精神 艺术意境 艺术批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