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AMA08000)

作品数:5被引量:2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普丽春李蕊肖李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文山学院学报》《学术探索》《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民族教育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教育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交往文化交流桥头堡建设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边疆地区民族院校日语专业特色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云南民族大学为例被引量:1
《民族教育研究》2014年第4期91-95,共5页李蕊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研究"(项目编号:12YJA850020);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学重点课题"民族教育质量保障与特色发展研究"(项目编号:AMA08000)成果之一
边疆地区民族院校日语专业应顺应新形势,走专业特色建设之路,通过创建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加强师资队伍和教学条件建设,加快专业建设和改革步伐,提升专业的整体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
关键词:民族院校 专业特色 日语专业 建设 
“坡芽情歌”的文学特点及教育功能
《文山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18-21,共4页肖李 刘瑞萍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研究"(12YJA850020);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学重点课题"民族教育质量保障与特色发展研究"(AMA08000)成果之一
"坡芽情歌"作为近年来备受瞩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在传承过程中,其对人的德、智、美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
关键词:“坡芽情歌” 文化遗产 传承 教育功能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价值结构被引量:11
《学术探索》2013年第8期108-112,共5页普丽春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2YJA850020);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学重点课题(AMA08000)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兄弟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文化,形成了大量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本民族存在的基础,既是其先民遗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也是少数民族生存、认同、发展的重要标识,在其历...
关键词: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教育传承 价值结构 
桥头堡建设中云南跨境民族的文化交往与安全被引量:12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12-16,共5页普丽春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研究--以彝族海菜腔为例"(项目编号:12RJA85002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学重点课题"民族教育质量保障与特色发展研究"(项目编号:AMA08000)阶段成果
云南地处东亚大陆与东南亚、南亚的结合部,是中国毗邻国家最多的省区之一,也是中国跨境民族最多的边疆省份。在实施桥头堡建设战略和民族文化强省建设中,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边境贸易的进一步繁荣,云南跨境民族在节日互动...
关键词:桥头堡建设 云南跨境少数民族 文化交流 安全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价值特征被引量:6
《民族教育研究》2013年第2期116-122,共7页普丽春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研究--以彝族海菜腔为例"(项目编号:12YJA850020);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学重点课题"民族教育质量保障与特色发展研究"(项目编号:AMA08000)成果之一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载体,是少数民族文化的精神表现,是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财富。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大精深,是一种特殊的、不可再生的、不可替代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其历史发展和教育传承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
关键词: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教育传承 价值特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