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5038104)

作品数:10被引量:1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梅珍生程伟郭广张俊宁云峰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理工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京社会科学》《中华文化论坛》《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传统文化现代性转型中国传统文化礼学天人合一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主客相分”与“天人合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性转型的哲学反思被引量:2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33-36,共4页梅珍生 张俊 程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05BZX02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05038104)
从科学与技术哲学现代性的话语中来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可以看到,对现代性缺失的中国传统文化,必须在思维方式上实现"天人合一"到"主客相分"的转换;在本体论上,重构具有现代特质的概念形而上学,这样才有可能实现自身的现代性转型。
关键词:主客相分 天人合一 传统文化 现代性转型 
“主客相分”与“天人合一”--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性转型问题的哲学反思被引量:1
《中华文化论坛》2008年第2期86-90,共5页梅珍生 张俊 宁云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科技文化与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建构》(05BZX02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道家和谐思想及其现代价值》(2005038104)阶段性成果
从科学与技术哲学现代性的话语中来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可以看到对现代性缺失的中国传统文化,必须在思维方式上实现"天人合一"到"主客相分"的转换,在本体论上,重构具有现代特质的概念形而上学,才有可能实现自身的现代性转型。
关键词:主客相分 天人合一 传统文化 现代性转型 
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性转型的反思被引量:3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18-22,共5页张俊 程伟 梅珍生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课题(编号:2005038104)
现代性是对现代社会文化精神的观照,也是对与传统相对立的价值观念、社会结构特征的概括。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型,可以看到,尽管传统文化没有建构出反思的主体,也没有提出过类似新教伦理中的职业观念,社会生活也缺少理性化的或...
关键词:现代性 传统文化 中西比较 现代性转型 
先秦哲学中“名”的分析
《长江论坛》2007年第5期84-87,共4页李萌 梅珍生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课题<道家和谐思想资源及其现代价值>(编号:2005038104)的阶段性成果
"名"在先秦哲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先秦的"名实"之辩是从社会功能与逻辑思维两重意义上展开的。从社会功能看,"名"与社会制度、秩序密切相关;从逻辑思维意义看,各家对作为一般概念的"名"和物质世界的多种对应关系进行了探讨、对名的特...
关键词:先秦哲学 “名” 社会功能 逻辑意义 
论道家的社会发展合理性思想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25-30,共6页梅珍生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课题(2005038104)
在道家的社会发展合理性思想中,合理性的社会发展是与"道"的特性相一致的社会,它的社会制度是自然形成的,而不是圣人有意造作的结果。老子的小国寡民理想是一个"无争"的和平世界,庄子的"建德之国"则是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社会。
关键词:先秦 道家 社会发展 合理性 
论马克思技术文化思想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15-17,共3页梅珍生 郭广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科技文化与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建构"(05BZX026)成果之一;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道家和谐思想及其现代价值"(2005038104)阶段性成果
马克思从技术的本质与人的本质的内在一致性分析研究技术的本质,认为技术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技术作为强有力的社会生产力,为社会工业化进程和社会变革以及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技术异化的根源,在于不合理的资本主义制度,...
关键词:马克思 技术 本质 价值 技术异化 
后现代主义视域中的和谐思想被引量:2
《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13-17,共5页梅珍生 郭广 程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科技文化与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建构>(05BZX02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道家和谐思想及其现代价值>(2005038104)阶段性成果
后现代主义为反思、解构、超越现代性存在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自身发展的不和谐问题,在方法论上,他们主张摒弃主客二元对立和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方式,倡导主客融合的整体有机论,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文化观上,主张消...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和谐 整体有机论 多元共生 创造性 
论礼乐制度的实践本性被引量:1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98-103,共6页梅珍生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课题<道家和谐思想资源及其现代价值>(编号:2005038104)的阶段性成果
礼的制度设计是靠人的社会活动得以实现的,作为维系社会的纽带,礼的实践性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个体作为礼仪制度的承担者,有把外在礼仪制度内化为人的德性的要求,正是在这种成就德性的社会化过程中,人的原始生命得以扬弃,文化生...
关键词:先秦 礼学 《礼记》 礼的特性 实践性 
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
《党政干部论坛》2006年第12期25-27,共3页梅珍生 郭广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课题<道家和谐思想资源及其现代价值>(编号:2005038104)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人的全面发展 六届六中全会 动力源泉 马克思 人民 
论庄子的礼学思想被引量:4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第4期95-101,共7页梅珍生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课题<道家和谐思想资源及其现代价值>(编号:2005038104)
庄子反“礼”是自司马迁以来学者们的共识。但礼作为一个深度结构概念,是“礼质”与“礼文”的复合体,庄子对礼的态度是与礼的深度结构相对应的。他反对世俗之礼即在礼的外在形式层面上对礼持否定态度,但在礼的深层结构“礼质”的层面上...
关键词:先秦道家 庄子 礼学 礼质 礼文 秩序意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