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哲学

作品数:303被引量:419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魏义霞高世江田书华连劭名谭宝刚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倾听的哲学——滨村良久对先秦典籍的研究
《社会科学论坛》2025年第1期220-229,共10页黄睿 
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儿童哲学视野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FJ2023BF075。
日本汉学家和心理学家滨村良久基于心理咨询的倾听经验阐发先秦典籍中的倾听思想,为建构“倾听的哲学”提供了重要基础。以《诗经》为代表并由孔子复兴的乐教“唱和”传统,强调先听再说、听说结合、和而不同,是先秦倾听哲学的文化土壤...
关键词:海外汉学 日本汉学 滨村良久 倾听哲学 先秦哲学 
框架理论视域下先秦哲学典故教学的意义建构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65-72,共8页唐文 任陆华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第九批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项目编号:2023djpjgy19);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课题(项目编号:szjk21007)。
典故承载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的基本知识、哲学思想、价值观念,在教学活动中把哲学思想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哲学思潮等联系起来,通过“典故原文”“典故哲理”“典故启迪”来设计教学,通过构造真实与虚构结合的场景形成互动框架,以后...
关键词:典故 教学 意义建构 框架理论 框架效应 
先秦哲学对大学生生命观的塑造及作用探究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143-149,共7页王娟 
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技能型社会视域下高职学生‘三生’技能体系构建与培养策略研究”(2022GA129)。
当前,大学生面临的生命观念多元化,而先秦儒家生死观具有深厚的哲学和文化内涵,探讨其在塑造大学生生命价值观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研究通过探索先秦儒家生死观的形成、内涵与精髓,探讨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影响与反...
关键词:生命价值观 现实困境 价值观念 理论依据 实践路径 
思想实验在中国哲学史教学上的应用--以先秦哲学为例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4年第17期160-162,共3页赵立研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智慧说”视阈中的冯契儒学观研究》(项目号:20XZX010);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政教研课题:《立德树人视域下“四史”教育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问题研究》(项目号:2022SZ104);广西高教教改项目:《融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研究》(项目号:2023JGB374);梧州学院教改项目:《融媒体理念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号:wyjg2022C003)。
思想实验常常被用于西方哲学的教学之中,而中国哲学教学中思想实验并不常见。文章分别以孟子的王霸之辩、孟子与庄子的人性论分歧以及公孙龙的离坚白为例,讨论并示范了思想实验在中国哲学史教学中的应用。针对王霸之辩中孟子是否将道德...
关键词:孟子 庄子 王霸之辩 性善论 人性论 
北美语境中的中国哲学及其数字人文发展——访森舸澜教授
《哲学动态》2024年第8期118-123,共6页周才庶 
森舸澜(Edward Slingerland),哲学家、汉学家,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心理学系和东亚系教授,并任宗教史数据库主任。其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先秦哲学、宗教研究、认知语言学、伦理学等。代表作有:《无为:早期中国的概念隐喻与精...
关键词:概念隐喻 数字人文 现代科学 东亚系 先秦哲学 METAPHOR 东方主义 心理学系 
元哲学视阈下的先秦属性式空间观研究
《思想与文化》2024年第1期3-15,共13页陈焱 
当代人的空间观源自康德式的、以背景与形式化为主要特征的绝对空间。相对地,先秦哲人给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属性式空间观范式,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道的非空间性与器的空间性之间的差别,揭示了道器二元、形之上下的宇宙结构。比起当代人源...
关键词:先秦哲学 空间观    
先秦哲学的“道德”仁说被引量:2
《道德与文明》2023年第4期50-58,共9页向世陵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9ZDA024)。
“仁爱”“仁义”“道德”等语词都生成于先秦哲学,其含义十分丰富。在传统社会,“道德”或“仁义道德”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孝悌到为政、从情感到礼法、从需要到权利、从个人修身到社会治理和民生疾苦等无不与之相关,并涉及儒...
关键词: 道德 仁爱 仁义 生生 
先秦哲学中三则“梦”的叙事及其诠释的哲学解析被引量:1
《哲学动态》2023年第8期42-51,127,128,共12页吴根友 周衿瑶 
先秦哲学思想中,对“孔子梦与不梦见周公”的诠释,经宋明儒的注解,主要体现为政治哲学与道德哲学的两种路径。“庄周梦蝶”与“真人无梦”的两则故事,从人生哲学与道德修养的两个角度来看,则主要体现了庄子的怀疑主义哲学倾向和追求绝...
关键词: 孔子梦与不梦见周公 庄周梦蝶 真人无梦 心卧则梦 
道家心论的隐喻维度--先秦哲学修辞与概念建构方式举隅被引量:4
《天津社会科学》2023年第3期21-32,共12页匡钊 
心概念在前诸子文献中往往通过实体隐喻得到建构,但在先秦道家哲学中则通过容器隐喻加以表述。新隐喻的运用在心概念的语义表层注入了“虚”“无”等意义,并由此掩盖了其以往被认为具有的一系列精神性能力。道家思想中两种相互替代的隐...
关键词: 隐喻 理性思维 哲学修辞 概念建构 
董仲舒对先秦儒家中和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被引量:1
《衡水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46-53,共8页桑东辉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ZD037);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9FZXB026)。
中和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范畴。在传统文化语境中,其不仅具有世界本原和根本大道的特质,而且是指导人类社会的至理大法。中和思想肇始于先秦,在儒、道等思想流派中都有阐释。董仲舒的中和思想继承了先秦儒家中和思想的精华,并借助阴阳...
关键词:董仲舒 中和思想 先秦哲学 儒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