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3JB75011-44020)

作品数:8被引量:3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刘俐俐翟杨莉汪怡涵更多>>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州学刊》《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艺术价值文本分析小说意识流《故乡》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一种未完成的叙事状态的魅力——析《扶桑》叙事当中的第二人称被引量:4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47-50,共4页翟杨莉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点基金项目(03JB750.11-44020)
旨在分析严歌苓小说《扶桑》一文中第二人称采用的意义,以进一步拓宽"第二人称"叙述效果的研究,通过集中分析第二人称"你"在《扶桑》一文中的主要存在形态和由此构成的关于扶桑故事的三个文本,指出由第二人称构成的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
关键词:《扶桑》 严歌苓 第二人称 对话 未完成的叙事 
日记何以成为小说——以施蛰存《上元灯》文本分析为例被引量:1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101-105,共5页刘俐俐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03JB750.11-44020)
为了探明中国现代文学中日记何以成为小说,日记体小说艺术价值形成具有怎样的机制。从叙事学角度,以施蛰存日记体小说《上元灯》为例进行文本分析,结论认为:日记成为小说的关键在于自我内心叙述话语的形成,日记体小说艺术在阅读中是通...
关键词:《上元灯》 日记体小说 文本分析 艺术价值 
多层叙述的艺术力量与“幸福”话题的当代延伸——巴金《复仇》艺术价值构成机制被引量:4
《中州学刊》2007年第2期213-217,共5页刘俐俐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度(博士点基金)项目(03JB750.11-44020)
从巴金的《复仇》艺术价值构成机制看,《复仇》是有自觉文体意识的短篇小说,三个层次的叙述策略是《复仇》成为文学经典的内在原因。三个层次叙述中的“元故事”是福尔恭席太因叙述的故事,作为文本的“核”起支撑作用。“元故事”与“...
关键词:《复仇》的文体意识 多层叙述 “幸福”话题 
李健吾评价《九十九度中》“最富有现代性”的原因探析被引量:2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86-91,共6页刘俐俐 汪怡涵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度(博士点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03JB750.11-44020)
以西方新叙事学的“横向窗口”“嵌入窗口”概念为方法,对《九十九度中》进行文本分析,发现在“横向窗口”和“嵌入窗口”的自由交叉转换中,叙述总是趋向两组“喜”与“悲”的四个故事,这种结构产生了特殊的美学效应:传达作家的人文情...
关键词:《九十九度中》 京派文学理念 西方新叙事学 横向窗口 嵌入窗口 
今天怎样阅读赵树理的小说——赵树理《催粮差》的文本分析被引量:4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1-5,共5页刘俐俐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度博士点基金项目"叙事性文本研究中社会文化内涵与文学性关系的新拓展"(03JB750.11-44020)
文章以探寻赵树理短篇小说《催粮差》艺术价值构成机制为主要目的,在细读基础上进行了文本分析。以结构主义研究方法为分析的总体思路,先在分解的层次上对每个故事作民间故事类型探源性分析,然后再从整体组合的层次上探索意义产生的机...
关键词:《催粮差》 文本分析 结构主义研究方法 民间故事类型 
永远的故乡与鲁迅的返乡之路——鲁迅《故乡》的文本分析被引量:7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81-85,共5页刘俐俐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03JB750.11-44020)
以探寻鲁迅短篇小说《故乡》艺术价值形成机制为目的,通过文本分析后认为:第一,在小说第一人称内聚焦叙述中,实际产生了回忆主体和体验主体两个第一人称,并形成了两个时空的宽阔对话空间。第二,这个对话空间是在"故乡与返乡"的故事模式...
关键词:鲁迅 《故乡》 文本分析 对话空间 悲剧性 故事模式 艺术价值 
梦醒时分的阐释空间——论白先勇《游园惊梦》艺术价值构成机制被引量:8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20-24,共5页刘俐俐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度博士点基金项目(03JB750.11-44020)
白先勇在小说《游园惊梦》中有意识地采用了叙事学方法及互文性思路。小说在外视角叙述中加入局部人物的内视角,并把两种叙述视角相互结合、穿插,进而通过内视角的回顾性叙事,自然转入意识流中的诗意表达。与此同时,中国文学的丰厚传统...
关键词:《游园惊梦》 叙事视角 意识流 互文性 阐释空间 
论西方新叙事理论文本批评的方法论意义被引量:3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19-26,共8页刘俐俐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度(博士点基金)项目(03JB750.11-44020)
西方新叙事理论的方法论价值主要在于,搭建了一个形式分析和历史主义批评相互结合的基本平台。这一判断是来自于发现了新叙事理论强调叙事性文学作品的复杂性、建构性和不可规约性,强调叙事无所不在,具有理性思维的逻辑行程的一些特点...
关键词:西方新叙事理论 文本批评 批评方法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