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FX111)

作品数:22被引量:484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谢登科闵春雷贾志强孙锐杨波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哈尔滨金融学院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法律适用》《知与行》更多>>
相关主题: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刑事简易程序非法证据排除刑事审判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实物证据庭审质证规则研究--以美国鉴真规则的借鉴为视角被引量:12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136-144,共9页孙锐 
国家社科基金(11BFX111);国家社科基金(15BFX093);“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研究成果
鉴真规则旨在解决举证一方于法庭上出示的实物证据与其在诉讼主张中所声称的实物证据之间是否具备同一性的问题。鉴真规则属于证据能力规则范畴,并通过对证据形式真实的检验,确认该证据与待证事实之间的实质关联性。对鉴真规则的适用,...
关键词:鉴真规则 实物证据 证据能力 关联性 真实性 
论审查逮捕程序的诉讼化被引量:92
《法制与社会发展》2016年第3期62-69,共8页闵春雷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刑事诉讼证明模式研究"(11BFX111);中国法学会课题"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研究"(CLS2015C07);"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成果
逮捕关涉被追诉人的基本权利,应受到司法审查和控制。尽管2012年《刑事诉讼法》对逮捕制度进行了诸多完善,审查逮捕程序仍具有较强的行政化色彩,应以审判中心主义的理念对该程序进行诉讼化改造。作为审前的程序性裁判活动,审查逮捕应坚...
关键词:审查逮捕 诉讼化 程序性裁判 以审判为中心 逮捕听证 程序性证明 
刑事证据能力反思被引量:6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66-74,共9页孙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刑事诉讼证明模式研究"(11BFX111);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量刑证明研究"(GJ2012C13);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研究成果
以审判中心主义的诉讼制度改革,对证据能力规则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证据能力理论需以证据的两步认证模式为支撑:证据能力的审查程序和证明力的调查程序。证据能力和证明力的判断中,均涉及关联性问题,对于证据能力的关联性规则需通过...
关键词:证据能力 证明力 关联性 排除规则 严格证明 
功能与进路: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探析
《朝阳法律评论》2016年第1期221-233,共13页谢登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BFX111);黑龙江省社科研究规划项目(13C062);吉林大学廉政建设专项研究课题(2014LZY017)的阶段性成果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设立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回应了方便当事人感受程序正义的实践诉求,回应了将'以审判委员会为中心'的案件裁判权下移至'以合议庭为中心'的'司法去行政化'诉求,回应了纠纷解决与政策形成相互分离的职权优化诉求...
关键词:最高人民法院 巡回法庭 司法职权配置 程序正义 
论刑事庭前会议的效力被引量:7
《学术交流》2016年第5期107-112,共6页贾志强 
中国法学会部级课题"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研究"(CLS〔2015〕C0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刑事诉讼证明模式研究"(11BFX111);吉林大学研究生创新研究计划项目"刑事庭前会议制度研究"(2014077);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研究成果
在"以审判为中心"的司法改革背景下,庭前会议具有重要的制度价值,而庭前会议的效力问题是实现其制度价值的一个关键点。在我国法律规范层面,刑事庭前会议的效力仅仅是"了解情况,听取意见",该规定的模糊性直接导致了庭前会议效力的模糊...
关键词:庭前会议 效力 时效性 约束性 
我国刑事简易程序的实践困境及其出路被引量:19
《理论学刊》2015年第8期102-107,共6页贾志强 闵春雷 
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研究成果;国家社科基金"刑事诉讼证明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1BFX111);吉林大学研究生创新研究计划项目"刑事庭前会议制度研究"(项目编号:2014077)的阶段性成果
在法律规则层面,经历了曲折、漫长的发展过程,我国目前已逐渐形成由刑事速裁程序、"轻刑快办"以及一般简易程序组成的多元化、层次化的刑事简易程序体系。但在实践层面却存在着简易程序适用率偏低、简易程序案件未决羁押不当适用等程序...
关键词:刑事简易程序 困境 出路 
困境与突破:我国亲属拒证权制度反思被引量:15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107-114,共8页谢登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BFX111)"刑事诉讼证明模式研究";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362132021407)"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实施性规则研究";吉林大学廉政建设专项研究课题(2014LZY017)"纪检监察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研究"阶段性成果
我国刑事诉讼法创设亲属拒证权"出庭豁免"模式,宣示了人伦亲情普世价值的回归,立足于权利本位赋予亲属证人出庭选择权。但该制度存在目的与手段、权利与权利、形式与实质的悖论,给实践带来诸多困境。域外立法普遍采取亲属拒证权"证言豁...
关键词:亲属拒证权 出庭豁免 证言豁免 人伦亲情 
从实证到理论:论我国刑事庭前会议的听证模式被引量:3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49-56,共8页贾志强 
中国法学会部级课题"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研究"(CLS[2015]C0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刑事诉讼证明模式研究"(11BFX111);吉林大学研究生创新研究计划项目(2014077)
刑事庭前会议上如何处理程序性争议,我国立法规定较为模糊。我国司法实践中已出现了庭前会议的听证模式,庭前会议被作为一种专门的程序性争议解决程序,控辩双方可就非法证据排除等程序性争议展开对抗、辩论,法官居中裁判。与我国目前立...
关键词:庭前会议 听证模式 程序性争议 非法证据排除 庭前听证 
困境与出路:附条件不起诉适用实证分析被引量:8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145-149,共5页谢登科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11BFX111);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GJ2013D08);吉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4BS003)
附条件不起诉作为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中重要的非犯罪化、非刑罚化处遇措施,在实践中应具有较高适用率。通过对东北地区检察机关实施新刑诉法的实证调研发现,附条件不起诉在实践中存在适用率低、适用对象特定、相对不起诉侵蚀附条件不起诉...
关键词:附条件不起诉 相对不起诉 监督考察 未成年人 
量刑证明的困境与出路被引量:4
《学术交流》2015年第8期87-92,共6页闵春雷 孙锐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量刑证明研究"(GJ2012C13);国家社科基金"刑事诉讼证明模式研究"(11BFX111);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研究成果
量刑程序改革五年来,量刑证明的实践效果堪忧,表现在重量刑建议轻量刑程序、量刑事实及量刑证据稀缺、量刑证明规则模糊等方面,重定罪轻量刑的现象仍很严重。《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量刑证据、量刑证明规则及量刑程序规定的缺...
关键词:量刑证明 量刑证据 社会调查报告 无罪推定 证明规则 独立量刑程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