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YJA770039)

作品数:13被引量:2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焦杰白春霞张兰惠孙华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商丘师范学院学报》《平顶山学院学报》《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齐鲁学刊》更多>>
相关主题:公主墓志比丘尼唐代女性唐代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试论家族背景对唐代比丘尼宗教地位的影响——以韦氏大德尼的几方墓志为例被引量:1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8期51-56,共6页焦杰 赵宣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唐代墓志中女性资料的整理与研究”(编号:12BZS02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唐代女性与宗教”(编号:09YJA770039)
受传统性别制度的影响,与男性出家人相比,唐代比丘尼仍然处于弱势地位。但是出身于世家大族的官宦之家的比丘尼却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她们在僧团队伍中更容易获得较高的宗教地位。京兆韦氏的三位大德尼便足为代表。作为关陇集团中的重...
关键词:世家大族 大德尼 京兆韦氏 
基于社会性别视角的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女性形象分析被引量:2
《齐鲁学刊》2018年第1期111-117,共7页白春霞 焦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唐代女性与宗教"(09YJA770039)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小说中有这样一类独特的主题,即男子与偶然结识的女仙、女鬼或女神发生艳遇,结成秦晋之好。但这种关系持续的时间很短,往往以男子的离去而宣告结束。这类故事中的女性均年轻美貌,温柔多情,多才多艺,既近乎完美又不...
关键词:社会性别视角 魏晋南北朝 志怪小说 女性形象 
唐高宗武则天时期的妇女崇佛与观音造像的女性化被引量:2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102-105,共4页焦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9YJA770039)
观音造像女性化是中国佛教的特有现象,时间从南北朝一直持续到唐五代乃至宋初,发展高峰则是高宗武则天时期。在这一高峰期,观音造像由男身女相转化为女身女相,基本完成了观音造像的本土化。之所以如此,既与武则天的推动作用分不开,也与...
关键词:唐高宗武则天时期 观音造像女性化 妇女崇佛 
唐代文安公主杂考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75-77,共3页焦杰 孙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唐代女性与宗教"(09YJA77003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唐代墓志中女性资料的整理与研究"(12BZS029)
据《新唐书·公主传》和《唐会要》记载,德宗有女曰文安公主,出家为冠,卒于太和年间(827—835)。《文安公主墓志》载顺宗有女亦云文安,未婚,亦卒于太和初年。一为传世正统文献,来源于国史、实录;一为出土材料,是当时的记载,均不应有误,...
关键词:唐代公主 文安公主 唐德宗 唐顺宗 
佛教信仰与唐代女性生活形态再探——以唐代墓志资料为中心
《唐史论丛》2015年第1期218-232,共15页焦杰 
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唐代女性与宗教》,项目批准号:09YJA770039;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唐代墓志中女性资料的整理与研究》,项目批准号:12BZS029
佛教在唐代盛极一时,不仅对唐代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对唐代女性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关于佛教对唐代女性生活的影响,2000年以来先后有苏士梅的《从墓志看佛教对唐代妇女生活的影响》、严耀中的《佛教戒律与唐代妇女家庭生活》、...
关键词:唐代墓志 女性生活 唐代妇女 佛教信仰 生活形态 唐代佛教 家庭观 唐代文化 优婆夷 信仰佛教 
唐代比丘尼的种类、受戒习业以及弘法活动被引量:1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145-156,共12页焦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唐代女性与宗教"(09YJA770039);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唐代墓志中女性资料的整理与研究"(12BZS029)
唐代是中国佛教鼎盛时期,大量女性走入了比丘尼的行列。当时比丘尼队伍主要由出家的比丘尼、挂籍寺庙的比丘尼和私度的比丘尼三部分组成。唐代女性要想获得僧伽资格必须经过两次受戒,即沙弥戒和比丘戒。唐代的大德尼已经获得了为女性出...
关键词:唐代比丘尼 种类 受戒习业 弘法活动 
传统习俗禁忌中的“厌女情结”及其原因考察——以社会性别和人类学为视角被引量:6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91-98,共8页焦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9YJA770039)
在中国传统民俗禁忌中,普遍存在着对女性生理性歧视的现象:女性月经被视为不洁,孕期妇女被视为不祥,孕妇生产被视为"血光之灾",这些禁忌并非是社会性别权力关系作用的结果,而是原始时代对女性生理特性的不理解与敬畏的产物。女性血(尤...
关键词:民俗禁忌 厌女情结 男权文化 
中晚唐公主“难嫁”原因新探——从太和年间的公主入道现象说起被引量:7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119-127,共9页焦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唐代女性与宗教"(09YJA770039);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唐代墓志中女性资料的整理与研究"(12BZS029)
太和年间,李唐王室有四位公主先后入道,但她们的入道并不是为了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而是因为婚姻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安康和义昌公主入道也可能与婚姻不能顺利解决有关。除这几位公主之外,中晚唐时期的公主多有大龄方婚和至死未婚者...
关键词:太和年间 女冠公主 公主婚姻 
唐代道教女信徒的宗教活动及其生活——以墓志材料为中心被引量:2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124-129,共6页焦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YJA77003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BZS029)
从墓志资料来看,唐代道教女信徒有出家为冠、为冠不出家和居家奉教三种,此外还有一些是道教爱好者。未出家但受箓的女冠以及女信徒局限在家中,她们的宗教活动主要包括静室独修、焚香诵经、研习经典、素食戒腥、熏茹不味和拜师学道等几...
关键词:唐代女性 宗教信仰 道教 墓志 
唐代长安公主道观的开发与利用被引量:1
《唐都学刊》2012年第2期25-30,共6页焦杰 张兰惠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唐代女性与宗教>阶段性成果(09YJA770039);西安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资助项目(09W30)
道教在唐代被奉为国教,先后有十余位公主入道为冠。目前能明确考察出来的公主道观共有七处,分别是太平公主的太平观、金仙公主的金仙观、玉真公主的玉真观、咸宜公主的咸宜观、新昌公主的新昌观、永穆公主的华封观(又名万安观)和华阳公...
关键词:文化产业 公主道观 开发利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