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12WWC014)

作品数:9被引量:2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卞东波宇文所安田晓菲陈威苏源熙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美国纽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古典文学知识》《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古典文献研究》《国际汉学》更多>>
相关主题:诗学翻译哈罗德抒情传统诗选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语言文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高楼女子:《古诗十九首》与隐/显诗学被引量:5
《文学评论丛刊》2016年第2期1-12,共12页田晓菲 卞东波 
江苏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北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名家研究”(12WWC014)成果
本文考察了一组被认为创作于公元2世纪的无名诗歌。虽然文字表面看似直白明晰,但这些诗歌呈现给读者变化多端的面貌,使得我们很难把握究竟是谁在言情,又对谁倾诉了什么款曲。明清时期的诗评家们对这些诗歌多歧而矛盾的解读,更是加深了...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 压抑 表演性 抒情 叙事 
闻驴鸣:中国中古时期的友谊、礼仪与社会常规被引量:1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11-17,130,共7页陈威(美) 武泽渊(译) 卞东波(校)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北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名家研究》(批准号:12WWC014);南京大学文科规划项目《中国古典文学的新视镜:新世纪海外中国文学研究之再研究与译介》;韩国学中央研究院(韩国学振兴规划办KSPS)项目《海外韩国学教科研重点基地》(批准号:AKS-2013-OLU-2250003)
在中国中古时期,学驴鸣似乎是一种名士风度的表现,但其背后实际上有深刻的文化意义。当时的士人将闻驴鸣当作一种"知音"的表现。《世说新语·伤逝篇》记载了两则关于驴鸣的逸事,其引起的不同反应,正与中古时期复杂的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
关键词:驴鸣 友谊 礼仪 社会常规 知音 
亡国之音:本事与宋人对李后主词的阐释
《文学评论丛刊》2015年第2期69-84,共16页孙承娟 卞东波 
江苏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北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名家研究”(12WWC014);南京大学文科规划项目“中国古典文学的新视镜:新世纪海外中国文学研究之再研究与译介”成果之一
南唐后主李煜以30余首词彪炳于文学史,而《南唐二主词》的编纂却是直到李煜去世后约两个世纪才完成。这一时期之内,有关李煜生平与词学创作的本事在宋人诗话、笔记、史书中大量涌现,极大地影响了李煜词的接受与阐释。一方面,由于宣扬正...
关键词:李煜 南唐 后主  本事 亡国之音 《临江仙》 
快乐,拥有,命名——对北宋文化史的反思(下)
《古典文学知识》2015年第3期99-102,共4页宇文所安 卞东波 
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江苏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北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名家研究"(12WWC014);南京大学文科规划项目"中国古典文学的新视镜:新世纪海外中国文学研究之再研究与译介"成果之一
阅读任何普通的文学理论与文学阐释都不可避免失效了。每一个文本及文本家族(family of texts)都设定了条件,文本或文本家族在这些条件下以某种令人信服的方式被阅读。有时阅读的方法受制于文本的内在性质,有时受制于围绕文本的有效...
关键词:内在性质 世学 文学理论 阐释学 文学阐释 欧洲思想 清代文学 中国思想 思想流派 建安文学 
桃花源的长官被引量:1
《铜仁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37-43,共7页宇文所安 叶杨曦 卞东波 
江苏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北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名家研究"(12WWC014);南京大学文科规划项目"中国古典文学的新视镜:新世纪海外中国文学研究之再研究与译介"成果之一
文章围绕一组由欧阳修所作的散文展开讨论,其主题都是快乐的性质和来源。不同作品对快乐的来源给出不同的答案,其中《丰乐亭记》将其追溯为国家的和平统治。滁州人民大都与世隔绝,忘记了一个世纪以前此地发生的战乱。作为太守的欧阳修...
关键词:快乐 互文本 欧阳修 文本家族 
1079年的诗歌与政治:苏轼乌台诗案新论被引量:1
《励耘学刊》2014年第2期88-118,共31页蔡涵墨 卞东波 
江苏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北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名家研究”(12WWC014);南京大学文科规划项目“中国古典文学的新视镜:新世纪海外中国文学研究之再研究与译介”成果之一
先父因言,此处语中有隐讳。既为先兄讲述,因曰:"读书当知言外意。写一字,或有三字未写。写一句,或有二句未写。遇此等处,当运用自己聪明,始解读书。"——钱穆《八十忆双亲》七《先父对余之幼年教诲》元丰二年(1079)7月末的某天,监...
关键词:乌台诗案 元丰二年 舒亶 监察御史里行 御史中丞 神宗 何正臣 知言 熙宁 叶祖洽 
《中国现代诗选》:最早翻译到西方的中国现代诗集被引量:12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30-40,共11页卞东波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北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名家研究"(12WWC014);南京大学文科规划项目"中国古典文学的新视镜:新世纪海外中国文学研究之再研究与译介"
由哈罗德·艾克顿与陈世骧共同翻译的《中国现代诗选》,是第一部介绍到西方的中国新诗选集,于1936年在伦敦出版。这部诗选选译了15家中国现代诗人的96首诗。这些诗人大部分是北大、清华的毕业生或教授。入选的诗人大部分出生于20世纪10...
关键词:中国现代诗选 哈罗德·艾克顿 陈世骧 抒情传统 
1935年,梅兰芳在莫斯科:熟悉、不熟悉与陌生被引量:1
《国际汉学》2014年第1期182-196,共15页苏源熙 卞东波 
江苏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北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名家研究”(12WWC014);南京大学文科规划项目“中国古典文学的新视镜:新世纪海外中国文学研究之再研究与译介”成果之一
1935年3月,梅兰芳访问莫斯科,也将中国传统戏曲的各种元素带到了苏联,引发了苏联艺术家对迥异于欧洲话剧的中国戏曲的热议与思考。就在1935年,主管苏联意识形态的日丹诺夫提出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口号,展开了对非表现的、"形式主义"...
关键词:梅兰芳 莫斯科 中国戏曲 自然主义 现代性 
重审应璩与陶潜之诗学联系被引量:2
《古典文献研究》2013年第1期391-420,共30页林葆玲 卞東波 
江苏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北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名家研究”(12WWC014);南京大学文科规划项目“中国古典文学的新视镜:新世纪海外中国文学研究之再研究与译介”成果之一
应璩(字休琏)是建安时期(196-220)最著名的作家与书法家之一,同时他也是当时政治舞台上一位重要的角色~①。相较而言,他今天有点声名不彰,只知道他是应玚(建安七子之一)之弟,同时也是这一时期主要的尺牍作家之一~②,而作为诗人则被文学...
关键词:应璩 建安七子 詩人 文学批评家 应玚 建安时期 子侯 湛方生 次文 仲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