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6JC770002)

作品数:5被引量:2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锐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文史哲》《中国哲学史》《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人文杂志》更多>>
相关主题:重文学派古代中西方子思思孟学派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新出简帛与古书书名研究--《古书通例·古书书名之研究》补被引量:5
《文史哲》2010年第5期140-147,共8页李锐 
200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战国秦汉时期的‘学派’研究”(06JC770002)成果
余嘉锡先生的《古书通例》对于古书形成中的许多问题,有很好的研究。近年出土的简帛,证实了余先生的许多研究结论。不过余先生写作《古书通例》时,所面对的主要是疑伪书思潮,他并未见到大批的出土古籍,其书也尚未最后完成;而今天不少学...
关键词:《古书通例》 余嘉锡 书名 
秦焚书考被引量:3
《人文杂志》2010年第5期140-146,共7页李锐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度青年项目<战国秦汉时期的"学派"研究>(06JC770002)成果之一
秦"焚书"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件大事。然而有关此事件,仍有许多未解之迷,以致学界众说纷纭。譬如挟书律的内容是什么,萧何是否收书,博士官是否可以藏书,诸子书是否被焚,秦人何以引诗书等等。本文依据前贤时哲的研究,在复原挟书律的基础上...
关键词:焚书 子书 挟书律 
“重文”分析法评析被引量:14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127-134,共8页李锐 
200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战国秦汉时期的‘学派’研究”(06JC770002)。
先秦、秦汉古书中间多有"重文",学者们或利用"重文"进行校勘、训诂的分析工作,或利用"重文"分析文献篇章的先后关系,进而辨伪、讨论学派等。郎瑛的"秦汉书多同"较早讨论了这一问题,后来章学诚提出了著名的"言公"之说。他们的结论应该是...
关键词:重文 言公 同出一源说 
古代中西方的“学派”观念比较——兼论“思孟学派”的问题被引量:4
《中国哲学史》2007年第4期22-27,共6页李锐 
200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战国秦汉时期的"学派"研究>(06JC770002)成果
本文从考察古希腊与中国先秦汉初的"学派"观念入手,比较异同,分析其通约性结论,指出学术师承渊源和学术宗旨,是我们考察"学派"的两个重要视角,而且学术师承渊源更重要。进而分析"思孟学派"这个名称,指出从"学派"义例来看,孟子并不认同子...
关键词:学派 名哲言行录 子思 孟子 思孟学派 
《易传》道家说质疑被引量:1
《周易研究》2007年第3期28-33,53,共7页李锐 
200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战国秦汉时期的‘学派’研究"(06JC770002)
本文从陈鼓应先生论证“《易传》道家说”的重点文章《〈彖传〉与老庄》、《〈彖传〉的道家思维方式》出发,不仅指出其论据方面的不足,而且指出其论证方法是使用“丐辞”、“默证”。因此,《彖传》不能成立。甚至陈先生所用的“道家”...
关键词:易传 彖传 道家 性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