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DEA080181)

作品数:6被引量:1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杨文华更多>>
相关机构:燕山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教育学术月刊》《现代教育管理》《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天府新论》更多>>
相关主题:道德人格大学生道德人格大学生人格教育大学生道德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大学生道德人格的教化模式建构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137-139,共3页杨文华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DEA080181)
当下,文化渗透进大学校园,以不可抗拒的力量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和精神世界。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应采用一种有效的文化教化方式,通过对已有文化成果的提炼和概括,选取广泛的、高品质的教育素材,着重创设一种立体化、互动式的教育场景,...
关键词:以文化人 以景感人 以德服人 
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中的教师人格塑造被引量:4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104-108,共5页杨文华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重点课题(DEA080181)
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是一种有助于他们心灵成长的教育,教师人格是其重要载体。教师人格具有平民性,是具体的、形象的、可感的道德。它将道德教育还原于生活,易于唤起大学生的道德情感,是对主体性道德教育的生动践履。发挥教师人格的示范...
关键词:大学生 道德教育 教师人格 
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的生活转向被引量:4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60-64,共5页杨文华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DEA080181)
迄今为止,我国大学教育仍将思想政治教育等同于道德人格教育,导致道德教育日益萎缩。道德教育应是一种生活中的人格教育,其起点、内容、过程都应介入大学生日常生活,促进他们的德性发展;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塑造具体的、形象的、可感的...
关键词:道德人格 日常生活 道德范型 道德法则 
论现代道德人格的文化塑造
《天府新论》2010年第1期118-122,共5页杨文华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重点课题"大学生道德人格特点及其教育干预研究"之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DEA080181)
道德人格的生成离不开道德实践,这种实践不是盲目的实践,而是在一定意识指导下的文化实践。文化实践是道德认知、道德意志、道德理想的来源;文化超越产生道德需要,文化冲突孕育着道德情感,文化矛盾是道德人格的发展动力;文化理性引导文...
关键词:道德人格 文化实践 文化矛盾 文化理性 
大众文化的流行对大学生道德人格的挑战被引量:4
《现代教育管理》2010年第1期86-89,共4页杨文华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大学生道德人格特点及其教育干预研究"(DEA080181)
在商业规则的驱动下,大众文化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消解力量,其意识形态功能被放大,对大学生道德导向产生强烈的冲击;机械化、标准化的文化产品消解着大学生的道德追求和道德继承,导致大学生的道德分层划一;在媒介人的推动下,大众文化日...
关键词:大众文化 大学生 道德人格 
多元文化对大学生道德人格的挑战被引量:2
《教育学术月刊》2009年第10期49-51,共3页杨文华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重点课题"大学生道德人格特点及其教育干预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DEA080181
当代中国,异质、开放、无政府的网络文化导致大学生的人格变异,大众文化的商业化、标准化、通俗化改变了中国意识形态格局,导致大学生的道德人格偏移,物欲泛滥、个性张扬、追求世俗的消费文化导致大学生的道德理性危机,吞没了其真实自我...
关键词:网络文化 大众文化 消费文化 嬗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