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C740081)

作品数:11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彭慧刘钦荣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郑州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古籍整理研究学刊》《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广西社会科学》《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王念孙父子王引之训诂汉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目连缘起》校勘拾遗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8年第5期66-67,65,共3页彭慧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高邮王氏四种>汉语语义学研究"(项目编号:11YJC740081);2015河南省社科规划青年项目"语义学视野下‘高邮二王之学’的比较与综合研究"(项目编号:2015CYY003)阶段性成果
伯2193号《目连缘起》乃《敦煌变文集》中所收三个不同版本的"目连变文"之一。经过王庆菽、潘重规、黄征、张涌泉等诸位先生的一再校正,该篇变文的字词文义已清晰可辨,但仔细品读,笔者仍觉个别文字尚有补充的余地,本文便就"见说慈母,日...
关键词:《敦煌变文集》 《目连缘起》 校勘 
《诗经·小雅·蓼莪》“昊天罔极”释义辨补被引量:1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79-82,共4页彭慧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高邮王氏四种’汉语语义学研究"(项目编号:11YJC740081);河南省社科规划青年项目"语义学视野下‘高邮二王之学’的比较与综合研究"(项目编号:2015CYY003)阶段成果
诗经·小雅·蓼莪》乃"千古孝思绝作",然而对于诗中"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一句的含义,前贤时修却有不同的理解。对比郑玄、朱熹、王引之的三种不同看法,并参照古今学者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作者认为"极"并非寻常的"穷极"之义,而是表示"标准...
关键词:《诗经·小雅·蓼莪》 “昊天罔极” 释义 
从《毛诗述闻》看王氏父子“揆之本文而协”的《诗》文校释法
《广西社会科学》2017年第5期164-170,共7页彭慧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11YJC740081);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2015CYY003)
王念孙、王引之是清代朴学的代表人物,《毛诗述闻》是其研读《诗经》的智慧结晶,在勘定《诗》文及前注的过程中,父子二人以自己的身体力行集中阐释了"揆之本文而协"的校释思想,简而言之,即"上下文"互求。"上下文"不仅包括上下文间的词...
关键词:王氏父子 《毛诗述闻》 上下文 校释法 
由《读文选杂志》看王念孙“寻文究理”的校释方法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5年第1期33-37,共5页彭慧 
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高邮王氏四种’汉语语义学研究"(项目编号:11YJC740081)
王念孙是我国传统小学的集大成者,《读文选杂志》是其研读《文选》的智慧结晶,在勘定文字、疏通词义的过程中,他以自己的身体力行集中阐释了"寻文究理"的校雠理念和释义方法。本文从上下文韵律、上下文语义及前后词语的组合搭配关系等...
关键词:王念孙 《读书杂志》 《文选》 
高校名称缩略的方式及其他被引量:1
《中州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81-84,89,共5页刘钦荣 
高校名称体现着高等学校的办学理念,关系着高校给予社会的第一印象;同时,也是学校的无形资产,具有巨大的人文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中国大陆高校名称的缩略涉及文化、心理、社会、习惯诸因素,其方式大体分为18类。
关键词:高校名称 音节节奏 缩略方式 语用 
综合音义,证发文字——也谈王氏父子“形音义互求”的汉语言文字系统观(下)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13-17,共5页彭慧 
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YJC740081)
王念孙、王引之是我国传统小学的集大成者,在校勘古籍、疏通词义的过程中,父子二人以自己的身体力行集中阐释了"形音义互求"的治学理念和训诂方法。其中,"综合音义,证发文字"是"即形得音,因声求义"的相反施行,但在综合音义、订正文字和...
关键词:王氏父子 “形、音、义互求” 字形 
综合形义 辨识音读——也谈王氏父子“形音义互求”的汉语言文字系统观(上)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6-10,共5页彭慧 
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YJC740081)
王念孙、王引之是我国传统小学的集大成者,在校勘古书、疏解词义的过程中,父子二人以自己的身体力行集中阐释了"形音义互求"的训诂思想和治学方法。其中,"综合形义,辨识音读"是"因声求义"的相反施行,是它的转换或变通,但在"破读通假、...
关键词:高邮王氏 王念孙 王引之    训诂思想 治学方法 
论王氏父子以“俚”证“古”的释义方法——兼论“高邮王氏四种”中的清代俗语词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28-31,59,共5页彭慧 
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YJC740081)
王念孙、王引之父子是我国传统训诂学的集大成者,他们秉承"因声求义"的治学思想,对我国传世古籍进行了一番详析细审。在释读词义的过程中,他们不仅综合音义还会通古今,利用清时活的方言俚语来疏解古字古义。本文便着眼于此,由父子二人...
关键词:王念孙 王引之 训诂 俗语词 
量词“轮”的历时发展及其认知机制
《广西社会科学》2012年第9期143-146,共4页彭慧 
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740081);河南省教育厅2010人文社科青年项目(2010-QN-148)
"轮"是唐五代时期新兴的一个量词单位。它产生之后,辗转流传一直使用至今,然而在从古到今的传承过渡中,它的称量功能和称量范围却发生了显著变化。从其形成伊始的表意功能及其古今用法的异同可以看出,量词"轮"的形成与演变主要取决于汉...
关键词:量词 “轮” 历时发展演变认知 
王氏父子古书通假字发明的成就与不足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83-87,共5页彭慧 
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高邮王氏四种’汉语语义学研究"(11YJC740081)
王念孙、王引之父子是我国传统文献语言研究的集大成者,他们在古书通假字发明方面有成就亦有不足。其成就乃明确提出"因音得义,不拘形体"的释读标准,为借字的发明和本字的揭举建立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始终坚持"立足于音,证以成训"的标准原...
关键词:王念孙 王引之 “因声求义” 通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