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7XZS004)

作品数:11被引量:3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刘再聪赵玉平黄兆宏霍红霞吴超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师范大学包头师范学院兰州商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农史》《阴山学刊》《青海社会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唐朝里正出土文书龟兹基层行政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农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慕道”到“归化”:唐正州内迁归化部众居住区的“村”制度——以粟特人“村”和新罗人“村”为中心
《学术月刊》2011年第9期135-144,共10页刘再聪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唐朝‘村’制及西北民族地区基层治理研究”(07XZS004);甘肃省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唐宋变革’视野下的敦煌历史与社会”(2010年)的阶段性成果
唐朝前期,由于国势强盛,很多周边部族整体或"慕道来归"或"从化内附",而散居的小规模"蕃夷"更是遍布贞观十道各地。对于大规模的内附部众,唐朝以羁縻制度统之。沙州依城而设的粟特人村、登州一带遍布山区的新罗人村则表明,唐王朝将散居...
关键词:粟特人 新罗人 “村”制度 
唐西州里正铨拟、上直与县吏分片管理制度
《西域研究》2011年第2期46-54,143,共9页刘再聪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7XZS004);2010年度甘肃省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阶段性成果
唐朝立国不久,就废止了乡正长,里正长成为地方基层管理的重要力役。吐鲁番出土文书反映,唐朝铨拟里正的过程具有一定的规范性。为了保证政令及时传达、对乡村事务及时了解和处理,唐代实行了里正上直及县吏分片管理制度。
关键词:西州 里正 上直制度 乡里制 基层行政管理 选官制度 
唐宋敦煌染料与紫服制度的被突破——以P.3644为中心被引量:8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58-65,共8页刘再聪 赵玉平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7XZS004)
法藏敦煌文书P.3644中有店铺招徕叫卖诗两首,提及的商品包含药材、食品及果品类、调味品及衣服穿戴之属四类。进一步考察会发现,文书所列"白矾皂矾,紫草苏芳"当属于染料类。这四种商品在店铺中公开销售,是晚唐时期敦煌地区彻底突破隋唐...
关键词:敦煌文书 染料 紫服 
唐五代宋初敦煌地区麻研究——种植规模和亩产量被引量:1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0年第1期72-74,共3页徐晓卉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07XZS004)阶段性成果
古代中国,人们对麻类作物非常重视,在唐五代宋初时期的敦煌地区更是如此。本文根据现有的敦煌遗书资料和考古资料,试图研究这一时期麻的种植规模和亩产量的有关问题,希望能抛砖引玉,推进这方面研究的深入。
关键词:唐五代宋初 敦煌 麻种植规模 亩产量 
“在田野者为村”——以《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3
《中国农史》2010年第1期95-104,共10页刘再聪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7XZS004);甘肃省教育厅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0701-14)
"村"作为一种自然聚落名称,出现较早。但具有制度意义的"村"概念则出现于唐朝初年。唐朝赋予"村"以律令性质,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意味着"村"概念完成了从民间性、地域性向制度性、全国性的转变。本文依据日本求益僧圆仁《入唐求法巡...
关键词:《入唐求法巡礼行记》 村坊 田野 聚落 
畤祭与秦人“天下共主”意念的萌芽被引量:5
《青海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114-117,共4页刘再聪 
200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7XZS004);2007年度甘肃省教育厅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0701-14)
畤祭源于生活于今甘肃东部的秦人的祖先祭祀神灵的礼俗。秦襄公时,畤祭逐渐摆脱了原始民间的农业祭祀性质,而发展为一种国家宗教行为。至秦朝建立,已经有六畤,祭祀白、青、黄、炎(赤)四帝。汉初的雍五帝畤是在秦的四色帝畤基础上增加黑...
关键词:畤祭 西垂 秦文化 
唐四镇地区基层行政治理研究——以于阗、龟兹两地村坊制度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11
《西域研究》2008年第3期21-32,共12页刘再聪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7XZS004);甘肃省教育厅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0701-14);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基金项目(NWNU-QN-06-17)的阶段性成果
唐朝对安西四镇地区的基层行政治理是非常有效的。出土文书证明,乡里村坊名称出现于四镇地区.村、坊实施区域有明确的城野划分,村的命名采用"自名"原则。这些事实表明,四镇地区县以下地方行政体制是随着羁縻州制度在四镇的建立而诞生的...
关键词:四镇 村坊 出土文书 基层行政 
隋唐时期高丽人入迁河西问题考述被引量:2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55-58,共4页黄兆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07年度一般项目(项目批准号:07XZS004)
隋唐时期,伴随着隋唐政权对高丽的征伐战争,被俘获的高丽人不断迁入中原地区。唐高宗时期,高丽人开始入迁河西地区,对高丽人在河西情况的研究,日本学者在引用史料时存在失误,对此,本文进行了必要的辨析。
关键词:隋唐 高丽人 人迁河西 
唐朝“村”制度的确立被引量:6
《史学集刊》2008年第2期20-26,共7页刘再聪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7XZS004)
依据文献记载,"村"概念出现于东汉中后期,直至隋朝"村"一直作为一种自然聚落的名称。唐朝开始推行"村"制度,将所有野外聚落统一名为"村",并依据村内家户数的多少设置村正,"村"正式成为一级基层组织。"村"制度开始于武德年间,至开元年间...
关键词:唐朝 村制度 村正 
元明清开发宁夏平原经营方略比较被引量:3
《阴山学刊》2008年第1期54-58,共5页吴超 霍红霞 
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7XZS004)"唐代‘村’制及西北民族地区基层治理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元明清三代在宁夏平原采取了加强行政管理、移民、水利建设、重农政策以及畜牧管理等的统治策略,虽然目的不尽相同,但三代经营策略都促进了宁夏平原的发展。
关键词:   宁夏平原 政府决策 经营方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