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05K007Z)

作品数:6被引量:3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康伟刘涛康凯徐波峰韩晓琴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榆林学院西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外国教育研究》《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教育理论与实践》《北方论丛》更多>>
相关主题:主体间性教育范式转换教育研究主体性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教育公平思维的前提批判与重建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11期28-31,共4页康伟 韩晓琴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号:05K007Z);陕西省教育厅资助项目(立项号:07JK170)。
在教育公平思维的前提批判中,主体间性思维方式的确立是针对神灵思维和主体思维提出的。神灵思维是人类的蒙昧思维、原始思维和前现代思维;主体思维是现代思维,是对神灵思维的扬弃,人走出了自己为自己设立的牢笼,绽放出主体的伟大力量...
关键词:教育 公平思维 前提 主体间性 
主体间性:现代师生和谐关系的基本价值被引量:5
《理论导刊》2007年第9期82-83,共2页刘涛 康伟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号:05K007Z)
主体间性是现代教育的价值追求,是教育活动中的本体关系,应在现代师生关系中得到最明显的呈现,主体间性所表现出来的交互性、理解性、共生性、平等性,为师生关系分析提供了基本的价值维度,将主体间性作为师生关系的基本价值有利于推动...
关键词:主体间性 师生关系 教育 价值 
主体间性理论解构师生何以理解:可能与必然被引量:1
《外国教育研究》2007年第6期29-34,共6页康伟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主体间性:素质教育的基本价值"(项目编号:05K007Z)。
从主体间性的学理发展历史来看,它主要研究了主体间精神交往的可能与生成,与师生何以理解的根基有着不谋而合的学理视界。对于主体间性内涵的确认,首先应从以下几方面展开:主体间性是关系范畴,是基于不同主体各种现实或可能的关系;主体...
关键词:主体间性 师生 理解 平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间性思想之批判被引量:1
《北方论丛》2007年第2期125-128,共4页康伟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号:05K007Z)
在传统文化中,儒家“仁”的思想从“之间”这一向度,展开讨论了主体间德性关系何以可能,具有生存论意味;而庄子“辩”的思想从主体间认识何以可能的“中介”这一维度,强调了“成心”、“感觉”和“语言”等因素对互识与共识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中国 主体间性   
论民办学校法人财产权制度的建立及意义被引量:2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73-76,共4页徐波峰 康凯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5K007Z)
为了进一步促进民办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民办学校必须建立法人财产权制度。民办学校法人财产权制度是民办学校对其资产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以及有条件处分权利的保证体系。它是民办学校发展的客观要求,这一制度的建立对于规范民办学校...
关键词:民办学校 法人财产权 法人财产权制度 
教育研究范式转换: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被引量:30
《教育科学》2006年第6期1-4,共4页康伟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号:05K007Z)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对主体性教育研究的重视,既是教育研究的一大理论收获,也对教育实践起到了积极指导作用。但是,主体性教育研究背后的主客二元对立哲学基础,使主体性教育面临着自身难以克服的矛盾和局限,即用“学生是主体”的...
关键词:教育 主体性 主体间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