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06JJD75011-44008)

作品数:11被引量:13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德胜谭好哲李雷雷达蔡萍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作家协会更多>>
相关期刊:《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天津社会科学》《文艺理论研究》《社会科学辑刊》更多>>
相关主题:美学感性审美文化研究日常生活审美化日常生活美学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有生于微”:儒家“微”本体论及其美学思想内涵被引量:3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92-98,共7页王德胜 蔡萍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6JJD75011-44008)成果之一
"有生于微"作为儒家本体论思想,不仅包含了仁义思想、重情思想,同时也有着更为丰富的内容、更为有力的美学发生学意义。在美学上,古代儒家不仅形成了"美即善"之中和为美的伦理道德美学,也形成了"美即微"的形而上的审美追求。言简意赅、...
关键词: 有生于微 微言大义 儒家 微美学 
“微时代”的美学被引量:40
《社会科学辑刊》2014年第5期162-167,共6页王德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6JJD75011-44008)
进入"微时代",文化生产方式急剧转化以及文化生产与消费的"去历史化",带动社会生活审美叙事向"日常生活的审美性"回归;文化风格的"碎片化",引导人们在生活的美学坐标上重新规划日常生活取向,将生活感受的审美功能绝对化;个人化风格的普...
关键词:“微时代” 微意义 文化生产与消费 文化征象 美学取向 
当代环境美学对西方现代美学的拓展与超越被引量:5
《天津社会科学》2013年第5期113-119,共7页谭好哲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文艺美学元问题与文艺美学学科体系建设研究"(项目号:06JJD75011-44008)的阶段性成果
当代环境美学不仅重申了自然作为审美对象的必要性,还把以环境为对象的环境艺术,以及由人类所设计、创造出来的一切环绕之物,包括艺术创造在内,纳入自己的研究范围,这是对仅仅专注于艺术审美问题研究的现代美学的极大拓展和扩充。环境...
关键词:环境美学 西方现代美学 自然美 生态 
“里仁为美”:先秦儒家美学思想的元问题被引量:12
《文艺理论研究》2013年第3期125-131,139,共8页谭好哲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文艺美学元问题与文艺美学学科体系建设研究"[项目批准号:06JJD75011-44008]阶段性成果
《论语》"里仁篇"里提出的"里仁为美"观点集中体现了儒家美学的人学底蕴,是先秦儒家美学中一个具有元问题性质的理论命题。该命题突显出了孔子的美学思想与其仁学思想体系的内在联系,揭示出美之为美的仁本根源,同时也成为孔子对于人生...
关键词:里仁为美 先秦儒家 美学思想 元问题 
以“人”为关注点——朱光潜心理美学研究的特点
《社会科学辑刊》2012年第2期162-166,共5页王德胜 孟姝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重大项目(06JJD75011-44008)
崇尚科学的、经验的和自下而上的实证性分析,关注人的感性之维,充分体现了经验主义美学对朱光潜心理美学研究的影响,内在地体现了朱光潜对"科学性"的重视。其心理美学研究以人生价值实现为依托,深入具体现实,体现了审美与人生的有机联...
关键词:心理美学研究 经验主义美学 人生指向 学术胸襟 
“日常生活审美化”在中国被引量:50
《文艺理论研究》2012年第1期10-16,共7页王德胜 李雷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重大项目"文艺美学元问题与文艺美学学科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06JJD75011-44008];北京高校"创新人才"项目"20世纪中国美学史研究"[项目编号:PHR201006108]阶段性成果
"日常生活审美化"不是西方理论话语的简单移植,它与当代中国社会文化转型现实以及审美泛化境况内在契合,构成当代美学研究的整体现实语境。其论争焦点,主要集中在对"日常生活"、"感性"的差异性理解之上。同时,"日常生活审美化"讨论与"...
关键词:日常生活审美化 审美文化研究 感性 日常生活美学 
后经典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的形态与主题被引量:1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1-9,共9页谭好哲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文艺美学元问题与文艺美学学科体系建设"(06JJD75011-44008)的阶段性成果
19世纪末叶至今,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的进一步发展时期或日后经典时。依时间序列和观念取向而言,后经典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可以分为科学型、政治型、社会批判型和文化分析型四种理论形态。四种理论形态各有其理论成就和局限,显...
关键词:后经典 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 形态 主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学是存在论或实践存在论吗?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106-109,共4页董宏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文艺美学元问题与文艺美学学科体系建设研究"(06JJD75011-44008)
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在认识论范围内展开,本体论由于体系的凝定性代表了政治文化上的保守性;当代"存在论转向"是西方思想社会危机的表现,应坚持人的社会本质原则对现实进行有效阐释;美学上的实践存在论思潮缺乏学理基础。
关键词:认识论 存在论 实践存在论 
新世纪十年中国文学的走势被引量:27
《文艺争鸣》2010年第2期6-12,共7页雷达 
一、没有选择余地的“命名” 如果说,怎样看待2000年以来的中国文学,以及要不要把已经使用了二十多年的“新时期文学”的概念继续叫下去,曾是一个颇费斟酌的问题;如果说,几年前文学理论界还在为“新世纪文学”的概念正名的话,...
关键词:中国文学 新时期文学 新世纪文学 概念 理论界 
从形上思辨到现实关怀——中国新时期美学的历史转型与时代特征被引量:1
《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11期9-13,共5页谭好哲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文艺美学元问题与文艺美学学科体系建设研究"(项目批准号:06JJD75011-44008)的成果之一
中国现代性美学真正走上从抽象到具体的科学研究和发展道路,是从建国之后。具体来说,建国之后的美学研究可细分为两个时期: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中国美学真正走上理论抽象的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则是逐渐走向具体的再现或综合性具体...
关键词:新时期关学 形上思辨 现实关怀 转型 时代特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