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2AA10A409)

作品数:99被引量:626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健刘萍高保全李吉涛陈萍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海洋与湖沼》更多>>
相关主题:三疣梭子蟹脊尾白虾中华绒螯蟹基因克隆基因表达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脊尾白虾种质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健康养殖被引量:1
《中国科技成果》2019年第1期25-27,32,共4页李健 刘萍 李吉涛 
国家虾产业技术体系(CARS-47);国家863计划课题(2012AA10A409);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LJNY2015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72275).
脊尾白虾是我国黄渤海地区重要的中小型经济虾类,作为新开发的海水养殖虾类,养殖依靠捕捞野生抱卵亲虾放入池塘自然繁殖,存在亲本遗传背景不清、缺乏良种、野生亲虾携带病原及病害频发等问题,严重制约产业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针对目前产...
关键词:脊尾白虾 黄育1号 种质资源 全人工繁育 生态养殖 
基于风味的线性判别和雷达图的中华绒螯蟹溯源被引量:9
《中国食品学报》2018年第7期239-246,共8页何珊 蔺佳良 张迪骏 孙婷婷 黄忠白 周君 黄健 张春丹 李晔 苏秀榕 
国家"863"计划项目(2012AA10A409);宁波市重点创新团队项目(2011B81003)
目的:建立一种准确、快速、有效追踪蟹类产地的科学方法。方法:运用电子鼻分析不同产地和不同温度的蟹类,建立风味指纹模型和特征风味雷达图,并利用判别函数法对该模型进行验证。结果:电子鼻能够准确追踪蟹类产地,特征风味雷达图能够清...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 线性判别分析 雷达图 指纹模型 溯源 
光色对红壳色中华绒螯蟹生长、摄食及体色的影响被引量:7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18年第3期26-33,共8页左炳楠 李晓东 姜玉声 王正光 郑岩 刘谞 孙娜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B0404000);辽宁省高等学校海洋产业技术研究院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12AA10A409);大连海洋大学蔚蓝英才工程资助项目
本研究旨在探讨光色对红壳色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仔蟹生长、摄食及体色的影响,为其体色研究提供参考。固定光照强度为(1 800.0±50.0)Lx,记录观察红壳色与正常壳色仔蟹在5种常见光色(红、绿、黄、白和蓝)下养殖35 d的存活、...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 光照 生长 摄食 体色 图像颜色分析 
红壳色中华绒螯蟹群体遗传特征的微卫星分析被引量:3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18年第3期34-41,共8页王正光 李晓东 姜玉声 左炳楠 司永国 郑岩 刘谞 孙娜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12AA10A409);辽宁省高等学校海洋产业技术研究院项目;大连海洋大学蔚蓝英才工程资助项目
为了明确经多代人工选育的红壳色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群体遗传特征,为具制定合理的育种方案,本研究选用11对微卫星引物,借助Cervus与Pop Gen 32软件,对红壳色(HK)、红壳色群体中正常壳色(QK)及"光合1号"(GH1)3个群体,共120只...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 壳色 微卫星 遗传特征 遗传多态性 遗传分化 
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研究不同海区三疣梭子蟹甲壳白色斑纹特征及蜕壳前后斑纹特征的变化被引量:5
《水产学报》2018年第2期257-266,共10页卢少坤 李荣华 施欧文 王春琳 母昌考 宋微微 王斌 徐建瑜 
国家"八六三"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2AA10A4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76124);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Y17C190005);宁波市科技富民项目(2016C10037);宁波大学"水产"浙江省重中之重一级学科开放基金(xkzsc1505)~~
为进行三疣梭子蟹外观特征的研究,本研究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建立三疣梭子蟹背部白色斑纹评估方法,经人工对比验证其准确性达100%。在此基础上,对来自海域的30只三疣梭子蟹[平均体质量(2.8±0.56)g]进行跟踪观察,发现蜕壳前后白色斑纹数...
关键词:三疣梭子蟹 白色斑纹 图像识别 蜕壳 多样性 
斑节对虾Chitinase-2基因的克隆及其在蜕皮和幼体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分析被引量:6
《南方水产科学》2017年第4期59-68,共10页周凯敏 江世贵 黄建华 杨其彬 姜松 邱丽华 杨丽诗 周发林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ARS-47);广东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2014B02020200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2012AA10A409);广东省海洋与渔业科技推广专项(A201501A06);深圳市生物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现代农业生物产业推广扶持计划项目(NYSW201400331010053);海南省应用技术研法与示范推广专项(ZDXM2015056)
研究以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转录组获得的几丁质酶基因(Pm Chi)片段,运用RACE技术克隆了PmChi基因c DNA全长,命名为PmChi-2。PmChi-2基因c DNA全长2 050 bp,其中5'-非编码区(5'-UTR)144 bp、3'-UTR 319 bp和开放阅读框(ORF)1 587 ...
关键词:斑节对虾 几丁质酶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蜕皮 变态 
不同活饵料对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5
《生物学杂志》2017年第4期33-37,共5页肖起珍 杜雪 刘青 徐建发 王少兵 姜晓东 成永旭 
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2AA10A409);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14C26213201214);上海市教委水产学高峰学科建设项目(2015-62-0908);野生长江河蟹养殖性能研究(D-8005-12-0169)
采用投喂轮虫、轮虫与卤虫、卤虫3种不同的投喂模式饲喂中华绒螯蟹Ⅴ期溞状幼体,以其变态为大眼幼体的变态率、存活率以及实验结束时存活个体的重量、甲壳长、甲壳宽为评价指标,探讨了3种不同的饵料投喂模式对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生长发...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 幼体 生物饵料 生长发育 
红壳色中华绒螯蟹仔蟹养殖方式研究被引量:6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7年第2期139-144,共6页司永国 李晓东 姜玉声 王玉玮 刘胥 郑岩 索建杰 孙娜 
国家"863"计划项目(2012AA10A409);大连海洋大学蔚蓝英才工程资助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26B00);辽宁省中华绒螯蟹育种重点实验室项目
为探讨养殖方式对红壳色不同家系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仔蟹生长的影响,采用室内群体养殖、室内单体养殖和室外稻田养殖3种方式,比较了红壳色(A)、红壳家系中正常壳色(B)、"光合1号"(C),以及拟建立的早熟(D)、近亲早熟(E)育种家...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 育种 体色 养殖方式 
池塘养殖条件下长江、黄河和辽河种群中华绒螯蟹雌体卵巢发育和营养组成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6
《水产学报》2017年第1期109-122,共14页赵恒亮 吴旭干 姜晓东 龙晓文 何杰 刘乃更 成永旭 
上海科技兴农推广项目(沪农科推字2015D1-7号);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14C26213201214);国家"八六三"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2AA10A409);上海高校水产学高峰学科建设项目(2015-62-0908)~~
为研究长江、黄河和辽河中华绒螯蟹养殖种群在相同养殖条件下的成蟹性腺发育和营养组成,采用养殖实验和生化分析方法,比较了池塘养殖条件下3种群雌体的性腺发育情况,在此基础上比较了雌体的可食率、肥满度和可食组织中的营养组成,结果显...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 卵巢发育 营养组成 池塘养殖 地理种群 
不同浓度磺胺二甲嘧啶对中国对虾APND、ECOD和GST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第10期16-23,共8页孙铭 翟倩倩 常志强 葛倩倩 李健 赵法箴 
国家虾产业技术体系专项项目(CARS-47);山东省自主创新专项项目(2013CXC80202);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2AA10A409);2013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院级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2013A1102);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项目(201103034)资助~~
为研究药物代谢酶对磺胺二甲嘧啶作用的响应及其在中国对虾代谢磺胺二甲嘧啶过程中的作用,以50、100和150mg/kg(干重)磺胺二甲嘧啶连续投喂中国对虾5d,于投喂后的第1、2、3、4、5天和停止投喂药物的第1、2、3、4、5、7、10天取样,测定...
关键词:磺胺二甲嘧啶 中国对虾 氨基比林-N-脱甲基酶(APND) 7-乙氧基香豆素-O-脱乙基酶(ECOD) 谷胱甘肽还原转移酶(GST)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