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ZCW021)

作品数:7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贾学鸿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州学刊》《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学术论坛》《学术交流》更多>>
相关主题:称谓《庄子》考说叙事意蕴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庄子·内篇》中州三地称谓考析被引量:1
《中州学刊》2013年第5期147-151,共5页贾学鸿 
200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庄子〉名物考辨与其意蕴的文学阐释>(08ZCW021)的阶段性成果
《庄子.内篇》涉及三个不见于史册的中州地名,即曲辕、殷阳和蓼水。经考析,这三个地理称谓并非完全是作者的虚拟,它们的原型分别是方城山的直辕、河南中部的古溵水和湖北北部的古漻水。这些地点在先秦时期都颇为著名,是许多重要历史事...
关键词:庄子内篇 中州地名 原型考证 文学效应 
娱乐与娱哀、大言与误导——屈原辞作中的“娱”、“误”二字含义辨析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100-105,共6页贾学鸿 
国家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08ZCW021)
在屈原的"楚辞"作品中,"娱"是一个单音歧义词。许多篇章,"娱"以其常用意义出现,而《九章》中出现的"娱"字,运用特殊意义的案例居多。它常常不是指欢快、愉悦,也不同于通常所说的排遣、慰藉,而是指宣泄、释放。这种含义表达的是生命处于...
关键词:屈原 《九章》 词义 解析 
《史记》对“为将三世”家族的叙事——兼论司马迁与道家理念的关联
《华夏文化论坛》2012年第1期41-47,共7页贾学鸿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08ZCW021)
《史记》对秦国的王氏和蒙氏、楚国的项氏、西汉的李氏四个将门家族变迁的记载,构成一个特殊系列。这类家族的共性是连续三世为将,并且担当军职的第三代成员死于非命,有的甚至祖孙三代皆不得善终。而燕赵之地的乐氏和秦汉之际的冯氏也...
关键词:《史记》 叙事 三世为将 理性视角 道家理念 
《庄子·天运》“苏者”称谓考说——兼论《庄子》文章的朦胧特色
《学术交流》2011年第7期170-173,共4页贾学鸿 
国家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庄子〉名物考辨与其意蕴的文学阐释>(08ZCW021)的阶段性成果
《庄子.天运》提到焚烧刍狗的"苏者",其称谓包含显隐两重涵义,其显性意义是取草做饭的樵夫,隐性意义是参与祭祀的巫师。"苏者"称谓的隐性含义,源于他在祭祀中扮演的角色。这种表述上的歧义性,使《庄子》文章呈现出特有的朦胧韵味。《庄...
关键词:《庄子》 《天运》 “苏者” 
《高唐赋》中高唐山的现实原型及山名由来——兼论《庄子》中“唐”字的楚语特征
《江汉论坛》2011年第1期108-111,共4页贾学鸿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庄子>名物考辨及其意蕴的文学阐释"(08ZCW021)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高唐赋》所展示的高唐山是簸箕形,它的现实原型是客观存在的蒲矶山。蒲矶山是簸箕山的别称和俗读,是由山形如簸箕而来,与高唐山的总体样态相一致。簸箕山与云梦泽隔江相对,因此,《高唐赋》中的顷襄王对高唐观远处相望,而没有涉江登临...
关键词:高唐山 蒲矶山 现实原型 楚语 
《尚书》及两汉经学有关巫咸的叙事与角色认定
《北方论丛》2010年第6期114-117,共4页贾学鸿 
国家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庄子〉名物考辨与其意蕴的文学阐释>(08ZCW021)的阶段性成果
《书序.咸乂》和《尚书.君奭》两次提到巫咸。孔安国作为西汉古文经学家,把巫咸说成是殷商王朝的贤臣,巫指姓氏,咸是其名。东汉古文经学家许慎从文字构形切入,认定巫咸的身份是殷商朝廷的巫师。马融、郑玄师徒兼通古文和今文经学,他们...
关键词:尚书 巫咸 两汉经学 叙事与认定 
《庄子》中的神巫角色考说被引量:2
《学术论坛》2010年第11期75-79,共5页贾学鸿 
国家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庄子>名物考辨与其意蕴的文学阐释"(08ZCW021)阶段性成果
《庄子》中的神巫季咸和巫咸都是以上古传说中的神巫巫咸为原型,从他们的称谓及相关文献中可以找到依据。《天运》中的巫咸借用了神巫的原名,作为传道者得到肯定;《应帝王》中的季威作为得道者壶子的陪衬而被否定,他的称谓是对巫咸之名...
关键词:庄子 神巫 称谓 意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