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09FY120300)

作品数:73被引量:188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郭海赵晓峰龚婕宁张华敏崔蒙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河南中医》《时珍国医国药》《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药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地方志中医药医家学术特色中医古籍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内科疾病营分期病机证治探讨被引量:1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年第3期5-9,共5页郭海 赵晓峰 陈茜 龚婕宁 
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09FY120300)。
温病营分证主要病机为营热较盛、营阴受损、心神被扰,基本治疗原则是清泄营热,透热转气,主要选用清营汤。内科杂病营分病证主要病机是营阴受损,邪扰心神,主要有寒、热、虚、实四种病理变化。由于营气通于心,所以杂病营分病证的主要症状...
关键词:温病 营分证 内科疾病 营分病期 
吴鞠通寒湿理论在呼吸系统疾病运用探析被引量:1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1年第9期1355-1358,共4页郭海 赵晓峰 皇玲玲 陈茜 龚婕宁 
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09FY120300)-中医药古籍与方志的文献整理;淮安市科技局重点资助项目(HAS201533)-基于吴鞠通文献挖掘的智能辅助诊疗系统研究与开发。
通过系统总结吴鞠通《温病条辨》的寒湿理论,认为寒湿疾病的病因与发病强调内生寒湿与外感寒湿同气相求,合邪致病,病机演变为易损人体三焦阳气,导致阳气虚损,寒饮内停。治疗寒湿疾病当时时顾护心脾肾阳气,给予宣肺化湿、健脾渗湿、通小...
关键词:寒湿理论 《温病条辨》 呼吸系统疾病 吴鞠通 
“疠”及其同族词音义浅析被引量:1
《中医药文化》2017年第3期77-80,共4页王明 
国家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研究项目"中医药古籍与方志的文献整理"(2009FY12030)
通过音韵学知识,从同族词的角度解读中医术语"疠"的语源及医学含义。"疠"的本意当直接训为蝎子蜇伤之病最为恰当,其同源字均有粗糙、凹凸不平义。通过对其同族词的分析,对词义阐释进行了疏理工作,总结了疠病发病时的刚烈性、急剧性及发...
关键词: 同族词 语源 音韵学 中医术语 
试考“医者,易也”之首倡者兼论其意义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7年第2期5-7,共3页张枢明 杨寅 
国家科技部重大专项(2012ZX09304003-00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行业专项(201207001-21);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09FY120300)
"医者,易也"之"易",一般指《易经》之"易"而言。笔者经过考究,认为"医者,易也"一语非为有些人误以为出自孙思邈、张介宾、王三才等,而是由吴鞠通首次明确提出的。医易关系实为哲学之于医学的反思关系。我们应对医学本身加以反思,利用以...
关键词: 《易经》 中医学 医学 哲学 吴鞠通 
顾武军教授运用吴鞠通“精确识证”观念治疗肺癌经验被引量:1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年第4期77-79,共3页丁艳 郭海 顾武军 
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2009FY120300)
吴鞠通"精确识证"的观念就是要准确认识疾病过程中的症状、证候、体征、病因、病机、疾病和检查检验等多种证据,最大程度地追求治疗方法和用药的准确性和精确性,以提高治疗疾病临床疗效。该文总结了顾武军教授运用"精确识证"观念为指导...
关键词:吴鞠通 精确识证 肺癌 治疗经验 
关于中医药数据挖掘研究理念变迁的探讨被引量:8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7年第1期12-15,共4页胡雪琴 杨寅 崔蒙 
国家科技部重大专项(2012ZX09304003-00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行业专项(201207001-21);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09FY120300);中国中医科学院创新团队项目(PY1306);福建省2011中医健康管理协同创新中心
中医药数据挖掘工作已开展近20余年,在此过程中,中医药数据挖掘的理念在不断变迁。按年代的先后顺序,其变迁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国家科技计划"九五"和"十五"期间是第一阶段,是起始阶段,这一阶段中医药数据挖掘研究的特征遵循"大数据"...
关键词:中医药 数据挖掘 大数据 
运用吴鞠通寒湿理论治疗中焦寒湿证疗效观察被引量:2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97-99,共3页郭海 赵晓峰 龚婕宁 
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医药古籍与方志的文献整理"(2009FY120300);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重点项目"温肾健脾;升阳除湿法联合微波照射治疗慢性肠炎"(2012NJMU153)
目的观察运用吴鞠通寒湿理论治疗中焦寒湿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3例,给予升阳除湿汤口服治疗;对照组32例给予复方仙鹤草肠炎胶囊口服治疗,疗程均为15 d。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59.38%,治疗组总有效率...
关键词:吴鞠通 寒湿理论 中焦寒湿证 升阳除湿汤 
卫气营血理论的局限性及完善建议被引量:6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7年第1期21-23,共3页郭海 赵晓峰 龚婕宁 
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09FY120300)-中医药古籍与方志的文献整理
探讨卫气营血理论的局限性和完善建议,认为宜在"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之后补充"脑主神属肾",将病程分为卫分期、气分期、营分期、血分期、肾病期和脑病期6个阶段。认为卫分期是皮肤黏膜屏障的非特异性症状阶段,气分期是皮肤黏膜屏障...
关键词:卫气营血理论 完善建议 肾病期 脑病期 
《伤寒卒病论》书名的意义
《河南中医》2017年第1期1-3,共3页李宇铭 
2009年度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编号:2009FY120300);2013年度科技部973计划课题(编号:2013CB532003)
《金匮要略》"杂病"之说概念未清。"杂病"与"伤寒"并非清晰而相对的分类,"杂病"是对《金匮要略》篇目方式的形容,因其内容较为繁杂、凌乱、多样,而不如《伤寒论》中具有三阴三阳的系统,故言其为杂病。以"杂病"之说解释仲景书的特点,概...
关键词:《伤寒卒病论》 《伤寒论》 《金匮要略》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古籍中治疗温病伏暑的用药规律挖掘分析被引量:2
《西部中医药》2016年第12期58-60,共3页佟琳 唐丹丽 刘寨华 王梓宁 刘思鸿 张华敏 
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编号2009FY120300);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编号201507006-2);中国中医科学院自主选题(编号ZZ070302)
目的:分析古籍中治疗温病伏暑的遣方用药规律,以期为后世医者诊治该疾病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数据来源,制定文献筛选标准,对古籍中治疗温病伏暑方剂、中药,采用SPSS 19.0及SPSS Clementine软件进行统计与关联规则分析。结果:15种古籍内...
关键词:伏暑 中医古籍 配伍规律 关联规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