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CZX050)

作品数:10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刘泰然陈雪罗红昌陈雪更多>>
相关机构:吉首大学宜宾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天府新论》《中华文化论坛》《大庆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生命中国文化图像流水意象中国艺术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巫魅、祛魅到复魅:文化他者视觉呈现的历史与逻辑被引量:1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26-33,共8页刘泰然 
201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代视觉意识研究"(项目编号:10CZX050);湖南省吉首大学2009年度人才引进项目(项目编号:jsdxkyzz200903)阶段成果
文化他者的视觉呈现经历了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早期对文化他者是以神怪化的方式进行图像化表达的,这种神怪化包含着一种建立在巫魅世界观基础上的对世界的理解与想象;随着现代性的展开,近代文化逐渐将这样一种包含着神话力量的他者形象...
关键词:文化他者 视觉呈现 世界观 自我 
云气流水意象与中国艺术中的空间意识被引量:3
《天府新论》2015年第4期127-133,共7页刘泰然 
201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代视觉意识研究"(项目编号:10CZX050);湖南省吉首大学2009年度人才引进项目(项目编号:jsdxkyzz200903)资助
中国人一开始对空间的理解就是以在空间中"无定形"流动着并潜在的转化万物的云气与流水为基础的,云气流水意象构成中国古代艺术的一个重要主题,并与中国山水画中所形成的空间意识密切相关。甚至可以说,云气流水在绘画中并非偶然地承担着...
关键词:云气流水 中国艺术 空间意识 中国山水画 宇宙观 
从两蛇(龙)图像看九鼎纹饰与《山海经图》之可能关联
《中华文化论坛》2014年第5期10-14,共5页刘泰然 陈雪 
201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代视觉意识研究"(项目编号:10CZX050)成果
不少学者认为《山海经图》源自九鼎纹饰,但两者在图像母题上的到底有着何种关联却颇费猜疑。本文从两蛇(龙)母题出发,通过《山海经》文字记载及《山海经》同时代的图像资料,以及马王堆帛书等的考察,试图对九鼎纹饰与《山海经图》的可能...
关键词:两蛇(龙)图像 九鼎纹饰 《山海经图》 
“有女怀春”——从文字看传统文化中春天的生命-情欲内涵被引量:2
《宜宾学院学报》2013年第10期101-104,116,共5页罗红昌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0CZX050);宜宾学院博士科研启动金项目(2010B02)
现代文明对于季节已经变得不太敏感,但古人则不然。季节(春)对于他们而言,隐藏了一种被荣格称为"集体无意识"的"生命-情欲"本能,它表现在文学、婚俗、民俗以及语言文辞等诸多方面。进一步追溯,可以看到这种"生命-情欲"本能通过语言文字...
关键词:传统文化 春天 生命-情欲 原型 
中国古代“文”的观念及其对偶互补机制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65-69,共5页刘泰然 陈雪 
201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代视觉意识研究"(10CZX050)
在中国文化中,"文"字概念的一个核心层面即其所包含的对偶互补机制。从战国以来,对"文"字的阐释就开始与二元对偶的观念相结合,这一点,既与之前的文(纹)饰传统不可分割,同时又深刻地决定了后来对"文"的理解的大方向。通过对礼器文(纹)...
关键词: 对偶互补 礼器文(纹)饰 文章 
从中国古代的音乐精神看“气韵生动”观念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115-117,共3页刘泰然 陈雪 
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CZX050)
魏晋以来的中国古代士人充满一种音乐的精神,这种精神传达出他们对人生、宇宙更灵动、超脱的理解。艺术领域的"气韵生动"一说与这种音乐精神有着内在的联系;"韵"是一种现象学时间意识在绘画中的体现;它表明中国艺术家在绘画中追求的并...
关键词:气韵生动 音乐 现象学时间意识 
图像意志与时间意识:对看的方式的分析被引量:1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37-43,共7页刘泰然 陈雪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代视觉意识研究"(10CZX050)
在西方传统中,人之本性与其观看的本质,或以图像为中介与世界打交道的方式密切相关。图像既驱动了人的时间意识,使其从混沌一体的自然状态中进入"历史",但对图像的执迷同时也带来了某种将流动的时间、生命固化为某种空间"形式"的危险。...
关键词:图像 时间 看的方式 海德格尔 
成法与气韵:从董其昌到王原祁、石涛——一条切入中国后期绘画传统的内在线索被引量:2
《艺术探索》2011年第3期19-23,143,共5页刘泰然 陈雪 
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代视觉意识研究"(10CZX050)
董其昌通过绘画史系谱的清理,使得对古法的遵循与对气韵的领悟达到内在统一。在他那里,绘画一方面成了一系列古人既有形式语汇的重新处理过程,又是一个"不合而合"、气韵天成的自然运作过程。王原祁与石涛对董其昌身上两个方面各有侧重,...
关键词:成法 气韵 董其昌 王原祁 石涛 
风:一个影响中国文化的本源性“概念”被引量:1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130-134,共5页刘泰然 陈雪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代视觉意识研究"(10CZX050)
"风"作为一个影响中国文化的本源性"概念"一直被忽略。事实上正是通过对风这样一种无法"形式化"、不可见的改变世界力量的深刻体察,中国文化形成了它独特的政治、伦理与美学特征。
关键词: 中国文化 形式化 自然而然 
论中国文化的“生命—黑色”意象被引量:2
《中华文化论坛》2011年第1期149-153,共5页罗红昌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0CZX050)"中国古代视觉意识研究";宜宾学院博士科研启动金项目(2010B02)阶段性成果之一
生命范畴是文化研究的一个核心领域。潜藏在中国古代典籍以及汉字之中的中国文化的生命范畴是与黑色联系在一起的,而非我们常常误以为的红色。这一"生命-黑色"意象渗透于古代文化的方方面面,而尤其体现在"玄"、"娩冥"、"幼黝"、"嫁以昏...
关键词:文化 生命 黑色 意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