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0CGZY05YBQ)

作品数:10被引量: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陈源源张龙更多>>
相关机构:温州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中国语文》《南阳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方言字《六书故》温州方言宋代戴侗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吴语“壳张”词源辨正
《中国语文》2016年第1期118-121,共4页陈源源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740009);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0CGZY05YBQ)的资助
“壳张”是个吴语词,主要通行于现代吴语区的上海、江苏苏州、无锡等地,主要意思有四:1)动词,预料、料到;2)动词,打算、准备;3)动词,以为;4)副词,也许。其中,预料、料到是“壳张”的常用义项,且多用于否定句、反问句中...
关键词:吴语 辨正 词源 《清稗类钞》 动词 否定句 反问句 音转 
明清吴语“咿”类字的用法及来源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94-99,共6页陈源源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740009);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0CGZY05YBQ);浙江省2013年高等学校访问学者教师专业发展项目(FX2013129)
明清吴语文献中有一类读音为"咿"的"咿"类字,有"以""夷""伊""亦""咿""""咦"等多种写法,其意义、用法与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又"相同。通过对历史文献中有关吴语"又"字读音记载的分析,联系语音演变发展的规律,并结合现当代吴语区松江、上...
关键词:明清吴语 之部 “又” 《海上花列传》 
《何典》方言字“刋、挜、畔”考论被引量:1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80-84,共5页陈源源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青年项目"明清吴语方言字考释与研究"(12YJC740009);浙江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明清吴语方言字研究"(10CGZY05YBQ)的阶段性成果
吴语小说《何典》记录了丰富的方言词汇,这些方言词汇多用具有地域特色的方言字来书写,如"刋"、"挜"、"畔"等方言字。现今《何典》注本和词典对这些方言字的注解不够确切,如将"刋"写作"刊",标注其读音为kān,把"挜"误作"桠"字来解释,没...
关键词:《何典》 方言字 吴语 释义 
戴侗《六书故》所见宋代温州方音三例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30-33,共4页陈源源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0CGZY05YBQ);温州文化研究工程社科规划课题(Wyk11069)
《六书故》的作者戴侗是永嘉(今浙江省温州市)人,该书多次提到"温人"、"瓯人"、"瓯越人"的方言,有对宋代温州方音的如实记录,如[人]"瓯人呼若能"、[母亲]用"莫假切"、[眙]读为"丑吏切"等。这些宋代方音有的仍一直沿用到现代温州方言,在...
关键词:戴侗 《六书故》 温州方言 吴语 方音 
新版《汉语大字典》冫部疏误补正被引量:3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18-22,共5页张龙 陈源源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0CGZY05YBQ);温州文化研究工程社科规划课题(Wyk1106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740009)
较之旧版八卷本《汉语大字典》,2010年出版的新版九卷本《汉语大字典》在增收漏收之字,统一字形,纠正错误的读音、义项、例证等方面均有较大的改动,反映了学界较新的研究成果。以冫部为例,新版将旧版所收"■"字改为"■"字,"■"字注音改...
关键词:《汉语大字典》(第二版) 形近字 《龙龛手镜》 《中华字海》 《改併四声篇海》 
《六书故》所见宋代温州方言字例说被引量:3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85-87,共3页陈源源 张龙 
温州文化研究工程社科规划课题(Wyk11069);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0CGZY05YBQ);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740009)
《六书故》是宋代永嘉(今浙江温州市)人戴侗所作,该书真实记录了大量宋代温州方言用字,如海产品中的鮸、乌狼、、鲞等,柑橘类水果中的朱栾、香栾、柚等,从中可以窥探出宋代温州方言的若干面貌。这在研究宋代温州方言及温州地域文化方面...
关键词:宋代 戴侗 《六书故》 温州方言 吴语 
明清苏沪方言研究述要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49-53,共5页陈源源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0CGZY05YBQ)
明清时期是吴语的成熟期,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用吴语创作的白话小说、戏曲、民歌以及研究吴语的专著等,这些都是我们研究明清吴语的宝贵资料。苏州话和上海话是吴语的代表方言,考察这两种方言的研究成果可以帮助我们大致了解明清吴语的...
关键词:明清 苏州方言 上海方言 
大徐本《说文解字》水部讹误举隅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64-68,共5页陈源源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0CGZY05YBQ)
今通行之大徐本《说文解字》由徐铉于宋太宗雍熙三年奉命校订,流传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其中变化自然难免,非《说文解字》原貌,使用前需仔细校勘。利用字书、韵书等文献对《说文解字》水部进行校订,可以解决它在释义和注音方面存在的一些问...
关键词:《说文解字》 校勘 注音 释义 徐铉 
中华书局姚刊三韵本《类篇·石部》校读劄记被引量:1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17-19,24,共4页陈源源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0CGZY05YBQ)
今通行本《类篇》有中华书局的姚刊三韵本影印本和上海古籍出版社据上海图书馆藏汲古阁影宋钞本影印的本子。但中华书局姚刊三韵本讹误甚多,使用前需对其进行校勘。以中华书局本(1984年12月第1版)为底本,上海古籍出版社本(1988年2月第1...
关键词:《类篇》 《说文》 《集韵》 姚刊三韵本 汲古阁影宋本 
《孝经译注》误注商兑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1年第2期151-152,共2页陈源源 张龙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编号:10CGZY05YBQ
《孝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孝经译注》为其作详细注解,这在弘扬孝道和传播传统文化方面很有意义,但个别训释有失偏颇,如因、丑、复等。经过考察发现,“因”当释为“凭借”,而非“由于”;“丑”并无“卑贱”之义;“复...
关键词:《孝经译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