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12JZD010)

作品数:16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俊杨姣陈兴才普忠良郝彧更多>>
相关机构:毕节学院西南民族大学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上海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人民论坛(中旬刊)》《山花(下半月)》更多>>
相关主题:彝族黔西北彝文古籍彝文古籍整理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彝族史诗《支嘎阿鲁王》的人类学阐释被引量:1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16年第1期25-29,共5页王俊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农业文化遗产调查研究";项目编号:15BMZ039;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黔西北濒危彝族钞本文献整理和研究";项目编号:12JZD010;贵州民族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基金项目"乌蒙山区彝族农业文化遗产调查研究";项目编号:15XRY026
基于格尔兹"意义"的相关逻辑,秉承人类学的"阐释"本质,对彝族史诗《支嘎阿鲁王》作一种更加宽泛的略带哲学思辨的文化探讨。其中涉及"阐释"的人类学前提,《支嘎阿鲁王》的神话片段和逻辑,以及《支嘎阿鲁王》二元文化隐喻等内容。
关键词:彝族 支嘎阿鲁王 人类学 阐释 
黔西北彝文古籍整理的难点和主要方法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36-40,共5页陈兴才 朱建新 
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黔西北濒危彝族钞本文献整理和研究"的第一子课题"黔西北彝族钞本文献调查和整理";项目编号:12JZD010
彝文古籍整理是指对中国古代彝文书籍进行审定、校勘、注释等加工整理工作,便于现代人阅读。当前,彝文古籍整理面临着辨伪、校勘、版本鉴定困难,整理手段落后,内容整理和创发性整理薄弱,彝文古书诊释量大,彝文古籍修复人才奇缺等诸多困...
关键词:彝文古籍 整理 难点 主要方法 
彝文古籍索引编制初探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28-33,共6页陈兴才 杨姣 
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黔西北濒危彝族钞本文献整理和研究"的第一子课题"黔西北彝族钞本文献调查和整理"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JZD010
彝文古籍索引是专指以彝文古籍为检索范围的索引,是一种查检彝学图书资料的学术工具。编制彝文古籍索引是彝文古籍整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彝文古籍整理的薄弱环节。目前,彝文古籍索引编制存在思想认识不足、学科理论知识及方法论准备...
关键词:彝文古籍索引 古籍索引编制 古籍整理 
从空间与方位的语言认知看彝族的空间方位观被引量:3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32-37,共6页普忠良 
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黔西北濒危彝族钞本文献整理和研究”(12JZD010)阶段性成果
方位知觉和空间定向是语言空间认知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不同民族或族群对空间关系的认知因对事物的审美和环境能动认知的视角差异而不同。本文以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彝语东部方言纳苏彝语空间方位认知为例,讨论和分析彝族的天地观和空间...
关键词:彝族 语言认知 空间方位 
略论彝文古籍翻译中的今译问题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14年第10期13-17,共5页陈兴才 杨姣 
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黔西北濒危彝族钞本文献整理和研究"第一子课题"黔西北彝族钞本文献调查和整理"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JZD010
今译是彝文古籍整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彝文古籍翻译的重要形式,是一项十分艰巨的系统工程。开展彝文古籍今译,是普及彝语文、研究彝学和丰富彝文古籍翻译体例,推动彝学学科发展的现实需要;彝文古籍今译应遵循"信、达、雅"的基本原则和最...
关键词:彝文古籍 今译 翻译体例 今译原则 忠实性 
论明代水西土司与周边土司之关系被引量:2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0期58-62,共5页郝彧 
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项目"凉山彝族家支制度与乡村自治研究"(2014-GM-068);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黔西北濒危彝钞本文献整理和研究"(12JZD010);西南民族大学创新团队建设计划资助项目"彝族文化研发创新团队"(13TD0058)阶段性成果
明朝时期,由于朝廷对西南的控制力有限,对贵州各地的管理比较松散,水西彝族土司和周边的同族土司、播州土司、水东土司获得机会进行政治地位的角逐和资源的竞争。在旷日持久的竞争中,明王朝对土司进行了调控与整合,水西土司虽然获得了...
关键词:水西 土司 民族关系 
民办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的地位和作用——以毕节市彝文双语职业学校为例
《世纪桥》2014年第9期76-78,共3页王俊 王坤 
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南民族大学西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项目<民办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有效途径研究--以毕节市彝文双语职业学校为例>(项目编号:2013011);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黔西北濒危彝族钞本文献整理和研究>(项目编号:12JZD010)
民办教育是民族传统传承的一种新模式。作为中国唯一的民办彝文双语职业学校,毕节市彝文双语职业学校为彝族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新的选择,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可参考的范本,意义重大。但稳定的资金来源是学校能否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之一...
关键词:民办教育 文化传承 有效途径 毕节彝文双语职业学校 
彝族丧葬文化的变迁与涵化——以黔西北地区为例被引量:1
《新西部(下旬·理论)》2014年第5期40-41,共2页王俊 
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黔西北濒危彝族钞本文献整理和研究>(编号:12JZD010);贵州省民族古籍研究基地项目<贵州彝族传统丧祭文化研究--基于彝文古籍<摩史苏>的文本分析与田野调查>(编号:(2013)004)
变迁与涵化是文化发展的重要现象。文章阐释了黔西北彝族采用的彝族、汉族和基督教三种丧葬模式,认为三种丧葬模式分别植根于汉、彝、基督教等三种不同的文化系统,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通过比较发现,彝、汉丧葬模式具有相似之处,是彝汉...
关键词:彝族 丧葬文化 变迁 涵化 黔西北 
论“摩史”在彝族民间信仰中的地位和作用——基于彝文古籍《摩史苏》的文本分析与田野调查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14年第2期21-26,共6页王俊 吴勰 罗沁 文启扬 王明亮 
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黔西北濒危彝族钞本文献整理和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JZD010;贵州省民族古籍研究基地项目"贵州彝族传统丧祭文化研究--基于彝文古籍<摩史苏>的文本分析与田野调查"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3】004号
"摩史"、"布摩(毕摩)"和"苏尼"是彝族民间信仰的表达主体,三者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摩史"在彝族历史社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摩史"与"布摩(毕摩)"一起构成的二维一体的展演模式曾经是彝族文化传承的有机而高效的模式,逐步恢复这种...
关键词:摩史 彝族 民间信仰 
彝族“撮泰吉”正戏的经济思想探析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13年第11期20-24,共5页陈兴才 
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黔西北濒危彝族钞本文献整理和研究"的第一子课题"黔西北濒危钞本文献调查和整理"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JZD010
"撮泰吉"是反映彝族先民社会生活的活化石。正戏是"撮泰吉"表演的核心内容,它蕴含了彝族先民"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人道主义精神,浓烈的商品经济意识及无私奉献精神,较强的劳动过程管理意识和能力,以及农业生产系统论等丰富的经济思想。...
关键词:彝族 撮泰吉 经济思想 民族和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