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JCX-4)

作品数:15被引量:176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昌燧毛振伟何努李乃胜冯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华夏考古》《光谱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分析测试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拉曼光谱陶器原始瓷出土陶寺遗址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理学艺术天文地球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小双桥遗址出土原始瓷器的INAA分析被引量:3
《华夏考古》2015年第3期148-152,共5页朱剑 宋国定 樊昌生 孙新民 周广明 李素婷 王昌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875169,11275265);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JCX-No4);教育部“985工程”项目(985-2-201);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20110121)资助
采用INAA(中子活化分析)方法,对郑州小双桥和江西吴城遗址出土的34枚原始瓷片的化学元素组成进行了测定。通过对INAA测定结果进行主因子分析,可以看出小双桥遗址出土原始瓷的元素组成特征有异于吴城遗址产品,这其中,包括一枚烧胀的原始...
关键词:小双桥遗址 原始瓷 INAA 产地分析 
新石器时期人造石灰的判别方法研究被引量:11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1年第3期635-639,共5页李乃胜 何努 汪丽华 凡小盼 
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10135050);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方向性项目(KJCX-No4)资助
考古发掘表明,我国新石器晚期已经大量使用"白灰面"建筑涂料,这种建筑涂料,不仅坚固、美观、卫生,而且有一定的防潮作用,考古学家推测,这种建筑涂料很可能就是我国早期人工烧制的石灰。为此,本工作采用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对取自陶寺遗址...
关键词:“白灰面” “白条石” 红外 
良渚文化陶器功用的初步科学研究被引量:10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9年第1期231-235,共5页李乃胜 李清临 姚政权 毛振伟 
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10135050);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方向性项目(KJCX-No4);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自主课题项目资助
良渚文化是中国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存。对于良渚文化的某些陶器如加砂缸和鼎的功用,在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认识。运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探针技术,对取自良渚遗址的加砂缸及鼎的残片样品进行了线扫描,主要分析了Cl,Ca和P元素,...
关键词:良渚文化 陶器 功用 EDXRF 
河南安阳殷墟出土陶水管与陶器的对比研究
《分析测试学报》2008年第9期936-941,共6页李乃胜 李清临 郭峥栋 何毓灵 岳洪彬 岳占伟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方向性项目(KJCX-No4);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内自主课题资助项目
采用X射线荧光(XRF)、X射线衍射(XRD)、热膨胀(DIL)等分析手段对比研究了安阳商代陶水管的制作工艺,发现陶水管化学成分中各类熔剂的质量分数均略高于对比陶片中熔剂的质量分数,CaO、K2O、MgO等助熔剂与A l2O3的质量比进一步证实该现象...
关键词:陶水管 熔剂 热膨胀 掺和料 
古代青铜器锈蚀产物的拉曼和红外光谱分析被引量:26
《有色金属》2008年第2期146-152,共7页李涛 秦颍 罗武干 滕建英 赵鹏 刘斌 王晓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10135050);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方向性项目(KJCX-№4);
采用拉曼光谱、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等分析方法研究分析山东省蓬莱市登州博物馆馆藏青铜器的锈蚀产物。结果表明,锈蚀产物成分复杂,有蓝铜矿、孔雀石、氯铜矿、副氯铜矿、赤铜矿、白铅矿、黄铅矾、方解石。确认该馆近半数青铜器上出现的...
关键词:冶金史 青锅器 锈蚀产物 红外光谱 拉曼光谱 粉状锈 登州博物馆 
陶寺遗址陶器彩绘颜料的光谱分析被引量:24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8年第4期946-948,共3页李乃胜 杨益民 何弩 毛振伟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方向性项目(KJCX-4);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10135050)资助
利用拉曼光谱结合X衍射和红外光谱物相检测方法,对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出土陶器的表面含量极少的彩绘颜料及其胶结物质的物相结构进行了分析鉴定。结果表明,红色矿物颜料,白色矿物颜料保存都较为完好,未发生显著的变化,分别为朱砂(HgS)...
关键词:拉曼光谱 彩绘颜料 X衍射 
陶寺遗址出土的板瓦分析被引量:12
《考古》2007年第9期87-93,共7页李乃胜 何努 毛振伟 王昌燧 
中国文物研究所所内课题;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方向性项目(KJCX-No4);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10135050)经费的资助.
通过对陶寺遗址出土板瓦的物相组成、烧成温度、抗折强度、硬度与吸水率等进行测试分析,并与秦砖、汉砖、秦瓦、现代砖瓦的物理性能作比较,结果表明,板瓦系黏土烧制而成,烧成温度约1000℃,具有较高的抗折强度和硬度以及较低的吸水率,其...
关键词:陶寺遗址 板瓦 抗折强度 硬度 烧成温度 
古陶瓷的XRF熔融玻璃片法测定被引量: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6年第10期1101-1105,共5页朱剑 毛振伟 张仕定 樊昌生 周广明 王昌燧 
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10135050);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JCX-No4);教育部"985工程"(985-2-201)资助
针对古陶瓷测试标本一般较小,而测量精度要求较高的特点,将熔融玻璃片法应用于古陶瓷样品的分析之中,探讨了合适的实验条件.XRF面扫描分析的数据表明,熔片样品不同部位的Si、Al等主量元素,其分析线强度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0.3%.4个商代...
关键词:WDXRF 原始瓷 面扫描 定量分析 
我国北方古白瓷釉化学组成的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分析被引量:4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6年第9期746-750,共5页凌雪 冯敏 毛振伟 胡耀武 王昌燧 梁宝鎏 刘洪淼 
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10135050);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KJCX-No4);香港城市大学研究基金(9010007)资助
利用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分析法(EDXRFS)测定了我国北方的四个窑口———邢窑、定窑、巩窑和宜阳窑所烧制白瓷釉的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通过化学成分分析和多元统计的方法,揭示出不同窑口化学组成的分区特征,并且发现宜阳窑的白瓷与我国北...
关键词:EDXRFS 白瓷釉 白瓷 宜阳窑 
安徽蒙城县尉迟寺遗址红烧土排房建筑工艺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
《考古》2005年第10期76-82,共7页李乃胜 王吉怀 毛振伟 冯敏 王昌燧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方向性项目(项目编号为 KJCX-No.4);围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项目编号为10135050)
对尉迟寺遗址中红烧上排房的建筑工艺加以考察,发现沿房屋间一截面的各层红烧上块在吸水率、抗压强度和烧成温度等方面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表明由多层红烧上组成的墙体可能是逐层烧烤而成这种分层烧烤墙体的独特建筑方法。
关键词:安徽 蒙城县 尉迟寺遗址 红烧土排房 建筑工艺 文物考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