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C710088)

作品数:10被引量:3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朱正平王益峰更多>>
相关机构: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同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成人教育》《中州学刊》《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职教论坛》更多>>
相关主题:公益精神高校大学生公益对话教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高校公益精神培育的有效模式探索被引量:3
《未来与发展》2015年第3期62-65,共4页朱正平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研究>(10YJC710088)的研究成果
公益精神是一种体现人类文化和社会存在的精神形式,高校是公益精神培育的主阵地,高校公益精神培育应遵循"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培育主导思想"、"回归生活实践"、"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三大培育原则,在此基础上依托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课...
关键词:公益精神 高校 有效模式 
马克思公益思想的现代诠释被引量:1
《学术论坛》2015年第1期5-8,共4页朱正平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研究"(10YJC710088)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全面解读马克思的公益思想,马克思肯定劳动人民互济互助的行为,否定资产阶级虚伪的慈善活动,这有助于发展社会主义公益事业。马克思认为人的"社会实践性"是公益产生的基本条件;"社会共同体"是公益实现的社...
关键词:马克思 公益思想 现实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对话”教学——以大学生公益意识培育为例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12期45-46,共2页朱正平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研究>(10YJC710088)的研究成果;台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台州公民公益价值观的现状调研与培育路径研究>(12GHB10)研究成果;台州市教科规划课题<对话视阈下的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研究>的研究成果;主持人:朱正平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对话策略以对话为中介,通过构建师生之间的对话情境,尊重对话主体的话语权平等,在对话过程中促进高校师生形成融洽的合作关系,培育大学生的完整人格,达到优化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本文以培育大学生公益...
关键词:对话策略 思想政治理论课 高校 公益意识 大学生 
对话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应用价值与实施策略——以大学生公益意识培育为例被引量:1
《煤炭高等教育》2013年第6期67-70,共4页朱正平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研究"(10YJC710088);台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台州公民公益价值观的现状调研与培育路径研究"(12GHB10);台州市教科规划课题"对话视阈下的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研究"(GG13057)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素养,它的出发点也是培养人格完整的人,进行"成人"的教育。"基础"课教学实施对话策略,以对话为中介,通过构建师生之间的对话情境,尊重对话主体...
关键词:对话教学 道德 公益意识 大学生 
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困境与出路被引量:14
《中州学刊》2013年第11期59-63,共5页朱正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研究》(10YJC710088);台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台州公民公益价值观的现状调研与培育路径研究》(12GHB10)
近年来,我国公益慈善事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也面临着诸多困境。主要表现在:民众公益慈善参与率不高、公民的公益慈善观念相对落后、公益慈善组织的公信力较差、公益慈善事业行政色彩浓厚、公益慈善事业法律法规严重滞后等方面。导致...
关键词:公益慈善事业 公益慈善组织 公信力 财富观 政府角色 
多维审视公益精神的价值意蕴被引量:3
《未来与发展》2012年第9期53-56,共4页朱正平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研究>(10YJC710088)的研究成果
公益精神是公益主体对社会弱势群体或人类的共同发展而表现出的慈善意识,是个人情感与良知的真实反映,是个人对生命价值、社会、人类和生命观的一种积极态度。公益精神的价值蕴涵于"个体自身发展"的内在价值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外在价值...
关键词:公益精神 价值 德性 公民 责任 
从“崇公抑私”到“尚公重私”——儒家公私观的现代转化被引量:2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23-28,共6页朱正平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研究>(10YJC710088)的研究成果;主持人:朱正平
儒家传统文化从"天下为公"的政治维度、"重义轻利"的利益维度和"公善私恶"的道德维度提出了"崇公抑私"的思想,在道德意识和政治理念上要求人们"大公无私",使得"崇公抑私"构成了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的主流。然而,儒家传统的"崇公抑私"的公...
关键词:儒家公私观 崇公抑私 尚公重私 现代转化 
论志愿服务与雷锋精神的传承被引量:6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中)》2012年第6期15-17,共3页王益峰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研究"(编号10YJC710088;主持人朱正平)的研究成果
新时期传承雷锋精神,要传承其坚定的政治信念、为己利他的奉献精神、爱岗敬业的"螺丝钉"精神、刻苦好学的钉子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以及助人为乐的合作精神。志愿服务的专业化、庞大的参与群体、组织形式的多样化等特性使得志愿服...
关键词:志愿服务 雷锋精神 传承 
基于网络的青年志愿精神培育
《中国成人教育》2012年第6期68-70,共3页朱正平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研究>(10YJC710088)研究成果;主持人:朱正平
志愿精神集中体现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青年时期是进行志愿精神培育的关键时期。网络作为现代话语权的主导空间,对青年志愿精神培育具有的优势体现在:开放的网络空间增强青年志愿精神内化为自身品质的主动性;网络"场域"有助于形...
关键词:青年 志愿精神 网络 培育 
隐性教育视阈下高职生责任意识的培养被引量:5
《职教论坛》2011年第35期95-97,共3页王益峰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研究”(编号:10YJC710088)主持人:朱正平);台州市教科规划课题“90后高职生的责任意识现状及其引导机制构建研究”(编号:GG11068主持人:王益峰)的研究成果
隐性教育内隐的教育方式、丰富的教育内容、愉悦的教育方法、持续的教育效果都有利于高职生责任意识的养成.高职生责任意识培养的隐性教育路径可以通过榜样示范、学校情境、教学场域、社会实践四个方面来实现。
关键词:隐性教育 责任意识 高职生 培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