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ZW124)

作品数:16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方维保汪注王志蔚蔡静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长江学术》《文史哲》《文艺理论与批评》《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革命文学小说左翼国防文学价值立场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现实的”与“浪漫的”:当代文学的江南想象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81-86,共6页方维保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BZW124)。
当代中国的江南文学想象,具有悖论性的两面:一类是浪漫的精致的诗意的江南,另一类是现实的粗糙的残酷的江南。浪漫的江南,是在历史文化中建构起来的江南概念的“应有”状态;而现实的江南,则是江南庸常生活的“本有”状态。在当代江南文...
关键词:江南 浪漫的 现实的 当代文学 
文学的价值结构和现代“革命文学”的价值结构
《长江学术》2018年第2期76-85,共10页方维保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现代‘革命文学’的价值结构研究"(11BZW124)
艺术作为一种主体实践,其价值具有一个应然的结构。文学如所有的其他的艺术门类一样,也有着自己的价值结构。一般意义上的文学的价值结构被限定于文本及其审美,但中国现代"革命文学"的价值结构,却有其特殊性,它有着更为开放的结构形态...
关键词:文学 价值结构 革命文学 四维结构 
群众文艺运动:“文艺大众化”的价值神话和高峰体验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7年第1期88-100,共13页方维保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现代革命文学价值结构研究”(11BZW124)阶段性成果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革命文艺大众化运动,其能指是空洞的。就如同当时的理论家所看到的,大众文艺并没有取得多少创作实绩。抗战的兴起,为大众文化提供了舞台,大众文艺在民族的危难中结出了硕果。从抗战开始,革命的大众文艺掀起了数次具...
《海燕之歌》《鹰之歌》汉译与中国左翼政治寓言诗
《文艺理论与批评》2016年第6期121-128,共8页蔡静 方维保 
国家社科基金"现代‘革命文学’的价值结构研究"[编号:11BZW124]阶段性成果之一
谈起外国文学对于中国现代“革命文学”的影响,或许没有谁能比得过高尔基。高尔基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在中国形成传播的热潮,其影响力一直随着中国左翼革命的进展而伸展,并且持续到80年代。在高尔基所有的作品中,《海燕之歌》和《鹰...
关键词:《海燕之歌》 中国现代 《鹰之歌》 寓言诗 左翼 “革命文学” 小学语文教科书 连环画出版 
论左翼“革命文学”的历史整体性叙事及其价值内涵被引量:1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10期1-9,共9页方维保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现代‘革命文学’的价值结构研究"(项目编号:11BZW124)阶段性成果之一
中国现代"革命文学"以世俗的阶级集体主义为价值核心。初期的革命文学的阶级群体形象呈现是一种反个人英雄叙事,散乱而动荡的叙述折射了其历史把握的不确定性和历史结构能力的羸弱。《子夜》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的典型理论,在阶级历史发...
关键词:“革命文学” 历史整体叙事 典型化 英雄叙事 价值内涵 
论“革命文学”扩张的大众化立场与路径选择被引量:2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152-160,共9页方维保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现代‘文学革命’的价值结构研究"(11BZW124)阶段性成果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价值目标是要通过启蒙而建构"国民"主体,它所践行的"文艺大众化",实现了书面语由文言向白话的转换。继起的"革命文学"的文艺大众化运动,有着与"五四"时代不同的价值理想。在无产阶级利益本位的影响之下,革命文艺大众...
关键词:革命文学 大众文艺运动 价值立场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书写对象问题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376-382,共7页方维保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BZW124)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书写对象,是所有的文学史所必须直面的问题。文学的核心价值在于文学作品,即"以文为本"。同时,在现代民族国家的语境下,还必须整合政治语境,即整合港澳台文学,将其融入文学史的书写之中;整合民族语境,将各民族文学合...
关键词:现代文学史 书写对象 民族国家语境 整合 
左翼民族价值观与阶级价值观的整合——1936年春夏之交的“国防文学”论争被引量:2
《文史哲》2015年第3期147-157,168,共11页方维保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革命文学’价值结构研究"(11BZW124)的阶段性成果
阶级正义和民族正义是中国左翼革命文学价值观念演变悖论性的两个方面。1936年左翼文学内部爆发的"国防文学"论争,涉及的主要有四方:周扬、鲁迅和中国托派以及冯雪峰等。周扬提出"国防文学"的口号,主张泛民族统一战线;鲁迅则坚持革命者...
关键词:国防文学 民族价值观 阶级价值观 阶段正义 民族正义 
鲁迅“弃医从文”转因研究述评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36-41,共6页王志蔚 
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现代‘革命文学’价值结构研究"(11BZW124)
"弃医从文"是鲁迅早期思想研究的重点,其转因研究一直存在争议。多年来,围绕争议,学界从社会环境、主体心理、日本文化等各个视角展开了广泛深入的探讨,提出了"思想启蒙说"、"民族屈辱说"、"文学自觉说"、"兴趣爱好说"、"日本文化影响说...
关键词:鲁迅 弃医从文 转因 述评 
左翼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价值观念的碰撞与调适被引量:1
《文艺争鸣》2015年第2期27-34,共8页方维保 
国家社科基金"现代‘革命文学’价值结构研究"(11BZW124)阶段性成果之一
世界范围内的革命现实主义文学从它诞生的时候起,从来就不是单纯的文学价值观念问题,而是一种政治文化的价值观念问题;也从来就不是个体的价值观念问题,而是对于政治集团整体价值观的阐述。在革命现实主义的祖国苏联如此,在中国也是如...
关键词:左翼文学 个性主义 观念问题 集体主义价值观 政治集团 现实主义文学 文学价值观 “革命文学” 价值结构 王实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