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6BZW035)

作品数:15被引量:7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潘殊闲陶文鹏王利民张春义祝尚书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赣南师范大学西华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船山学刊》《中国韵文学刊》《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文化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文学叶梦得宋代演进北宋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南宋“士大夫之词”的义理化倾向
《文学遗产》2011年第6期53-63,共11页张春义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宋士大夫文学研究>(06BZW035)阶段性成果
南宋"士大夫之词"义理化倾向是迄今未引起学界注意的重要词学现象。南宋"士大夫之词"义理化的主要表现为"抟搦义理,劫剥经传"。从源流方面考察,这种词法有深厚的学术文化背景。南宋初中期,"苏学"复兴既使东坡词法成为词坛正宗被全面仿效...
关键词:苏学程学 士大夫之词 辛派流变 义理化倾向 学术背景 
貶謫文化在北宋的演進及其文學影響——以元祐貶謫文人羣體爲論述中心被引量:16
《中华文史论丛》2010年第3期187-227,共41页尚永亮 錢建狀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兩宋士大夫文學研究》(06BZW035)的階段性成果
贬谪文化演进至北宋,在贬谪动因、受贬人数、严酷程度等方面,均表现出与唐人的若干差异,而贬谪文人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努力走向超越的精神意向,与文学的关系最为紧密。诸如文体选择的谨慎性、情感表达的多层次性、作品传播方式的...
关键词:贬谪文化 北宋 演进 文学影响 
论朱熹山水诗的审美类型被引量:7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28-40,共13页王利民 陶文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两宋士大夫文学研究>(编号:06BZW035)
朱熹的山水诗因时因地因景的不同,形成了五种主要类型。"征鸿浮萍型"尚情而乡思绵邈,"空际虚堂型"尚意而冲淡闲静,"苍崖碧涧型"尚境而清幽野逸,"骋望遐观型"尚气而宏放高远,"寻春觅源型"尚理而趣味渊深。类型的丰富多样显示了山水诗大...
关键词:山水诗 理学诗派 朱熹 苏轼 杨万里 
宋代士大夫之词与儒学复兴被引量:1
《中国文化研究》2009年第3期130-137,共8页张春义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宋士大夫文学研究"(06BZW035)阶段性成果
传统意义的士大夫之词,无论范畴内涵及时间划分都可商榷。宋代士大夫之词的审美规范应以士本体精神为内核,这在儒学复兴之前似未出现。庆历前后,随儒学复兴的全面展开,标志士大夫意识觉醒的士本体特征初步确立,宋词创作主体才以自主性...
关键词:士大夫之词 审美内涵 士本特征 人本特征 儒学复兴 
北宋翰林学士与诗史演进被引量:4
《文学遗产》2009年第4期49-61,共13页陈元锋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宋士大夫文学研究>(06BZW035)阶段性成果
北宋翰林学士是一个独特的政治与文学群体。翰林学士以文章进身,为文学之极选,他们以词命为职,专翰墨之任,承担了侍从顾问的政治职能和斯文传承的文化角色,并以其政治品格与道德文章成为引领一时风尚的士林表率和文坛宗师。翰林学士主...
关键词:北宋 翰林学士 词臣 诗史 诗格 
杞菊之眷·遂初之求·舞雩之风——简析张栻辞赋的哲理内涵被引量:2
《船山学刊》2009年第2期150-153,共4页王利民 陶文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宋士大夫文学研究>(06BZW035)
张栻《后杞菊赋》以"杞菊"意象呈现中和之性,表现物我相得的自适心态,其思想深度远远超过了陆龟蒙、苏轼、张耒的赋作。此赋中的哲理思致是伴随着作者的审美体验升腾出来的,客体的直观性使其义理内涵具有充足的生成性。《遂初堂赋》视"...
关键词:张栻 《后杞菊赋》 《遂初堂赋》 《风雩亭词》 
平生得酒狂无敌,百幅淋漓风雨疾——陆游饮酒行为及其咏酒诗述论被引量:11
《中国韵文学刊》2008年第3期12-18,共7页刘扬忠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两宋士大夫文学研究>(06BZW035)阶段性成果。
陆游平生喜饮酒,喜写酒,其近万首诗中写到饮酒者有将近3000首,为古诗人中写饮酒第一人。陆游饮酒、写酒的文化行为,远继其家乡古越绍兴之遗风,近承盛唐诗人之豪雄,在宋代独树一帜。陆游咏酒诗内容极丰富,但爱国之情和忧时之念是其核心...
关键词:陆游 饮酒 咏酒 爱国情 豪气 理性 
真德秀与魏了翁文学之比较被引量:1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75-81,共7页张文利 陶文鹏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宋士大夫文学研究"(项目编号:06BZW035)之阶段成果
理学家真德秀和魏了翁,文学观念同属于理学家文学观范畴,有着很大的相似性。他们都重道轻文,重视用文学形式传达理学义理,强调文学的经世致用功能,主张温柔敦厚的文学风格论等。他们文学观的差异体现为魏了翁主张才学合一,真德秀认为文...
关键词:真德秀 魏了翁 文学观 创作 比较 
北宋士人的政治诉求及其文学映象被引量:2
《河北学刊》2008年第2期116-122,共7页李春青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两宋士大夫文学研究>(06BZW035)之子课题的部分内容
北宋士人由于特殊的社会境遇而产生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主人翁意识。由这种社会责任感与主人翁意识凝聚而成的强烈政治诉求,成为他们在各方面积极进取的强大心理动因。在话语建构方面,北宋士人有着极为突出的成绩,然考其原因,实可视为...
关键词:政治诉求 义理之学 心性之学 以意为主 
叶梦得:苏门渊源与学术旨趣被引量:1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114-119,共6页潘殊闲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宋士大夫文学研究"(项目编号:06BZW035)的子项目"叶梦得研究";四川省高校人文社科(地方文化)研究课题"叶梦得与苏轼"(项目编号:06DFWH004)
叶梦得与晁补之、张耒、苏过等众多的苏轼追随者和后人有着深厚的血缘、学缘和情缘等关系。叶梦得的学术旨趣受到苏轼及其门人的深刻濡染,表现出一种浓郁的苏门特色。
关键词:叶梦得 苏轼 苏门 渊源 学术 旨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