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08YBA113)

作品数:11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杨再喜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科技学院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河北学刊》《文艺评论》《湖南科技学院学报》《小说评论》更多>>
相关主题:语境柳宗元诗歌唐宋析论文道观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欧阳修与柳宗元的文学关联及其思想差异被引量:1
《中国文学研究》2013年第2期26-30,共5页杨再喜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柳宗元传播接受的历史进程"(08YBA11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柳宗元年谱长编"(12YJA751077)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唐宋八大家"重要成员的欧阳修和柳宗元,在文学上的关联,主要体现在三个维面:其一,两人同为"穷而后工"论的践行者;其二,文艺思想多有共鸣之处;其三,在文学创作风格上呈现出一定的趋同性。但欧阳修坚守儒家的"道统论"与柳宗元"统合儒...
关键词:欧阳修 柳宗元 文学关联 思想差异 原因 影响 
从柳宗元“文以明道”观探析其在两宋理学家的接受境遇
《兰州学刊》2012年第12期58-61,66,共5页杨再喜 
2008年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柳宗元传播接受的历史进程"﹙项目编号:08YBA113﹚;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柳宗元年谱长编"﹙项目编号:12YJA751077﹚
柳宗元的"文以明道"观与其文学的传播经受紧密相连,这在北宋和南宋理学家的接受视野中尤为明显。在北宋,理学家们由于在文、道之关系认识上的偏颇和受"道统"观念的影响,大多对柳宗元持批判的态度,反对当时习以为俗的"韩柳并称"论。到南...
关键词:柳宗元 两宋理学家 文道观 传播接受 
论史学意识作为古代小说批评的尺度及其限度
《文艺评论》2012年第10期52-55,共4页杨再喜 
2008年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编号:08YBA113)
中国古代小说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由于长期受到史学的浸润,导致其在许多方面依附于史学,把史学的劝惩功能、实录求真的记事之法和编年纪传的史体结构等移植于小说创作之中。小说批评家们并以此为标准,将之作为判断小说优劣的尺度。
关键词:中国古代小说 小说批评 史学意识 小说创作 史学尺度 体结构 批评家 劝惩 
宋代接受视野中的“韩柳”并称论及其文化成因被引量:1
《社会科学辑刊》2012年第3期234-236,共3页杨再喜 
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2YJA751077);2008年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08YBA113)
由于儒学复兴和文学复古的需要,唐代古文家韩愈和柳宗元在宋代同时迎来了接受史的第一个春天,其中的"韩柳"并称论成为一种重要的接受方式。对于"韩柳"并称论的接受主要有"文章之士"和"道学之儒"两大群体。"文章之士"们常常坚持"韩柳"并...
关键词:“韩柳”并称 宋代 接受态度 语境 
论唐宋古文体系中“文道观”的传承与转关
《河北学刊》2011年第5期90-92,共3页杨再喜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柳宗元传播接受的历史进程>﹙08YBA113﹚;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课题<柳宗元的接受与被接受>﹙0806042B﹚的研究成果
在唐宋古文理论中,"文道观"居于核心地位,对于道之含义的理解,一方面以儒家的圣人之道为基础,另一方面对儒、释、道各家的态度明显不同。两宋时,唐代"文道观"的基本思想显现出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回归,使唐宋古文运动成为一个整体并取得了...
关键词:唐宋 古文理论 “文道观” 承传 转关 
宋人接受柳宗元在方法论上的成熟及其文学意义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21-23,共3页杨再喜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柳宗元传播接受的历史进程"﹙08YBA113﹚;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课题"柳宗元的接受与被接受"﹙0806042B﹚的研究成果之一;"湖南省重点建设学科"﹙湘教通〔2006〕180号﹚项目资助
相对于中、晚唐和五代而言,宋人在接受柳宗元的方法论上趋于成熟。这主要表现为:其一,在散文领域,由晚唐的"韩、柳并提"之法拓展到"韩、柳、欧、苏"同流的"文章四大家"之说。其二,在诗歌领域,柳诗第一次被发现和大规模接受,分别形成了...
关键词:两宋 接受 柳宗元 方法论 文学意义 
析论史学尺度对古代小说创作的得与失
《小说评论》2010年第S2期182-184,共3页杨再喜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YBA113);"湖南省重点建设学科"(湘教通[2006]180号)
中国古代小说的萌芽、形成和发展与史学密切相关,小说家往往以史学的要求作为衡量的尺度,把是否具有史学的社会效果、史家的实录精神和史体的结构艺术作为评价小说优劣的重要标准。在史学尺度的长期影响下,我国的古代小说自觉担当起史...
关键词:中国古代小说 史学家 小说创作 社会责任感 小说家 尺度 史传 体结构 发展历程 实录 
同官尽才俊,偏善柳宗元——析论韩愈在柳宗元接受史上的奠基作用
《社会科学辑刊》2010年第4期246-249,共4页杨再喜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08YBA113);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课题(0806042B);湖南省重点建设学科"古代文学"资助项目(湘教通〔2006〕180号)
韩愈同柳宗元心气相通,在长期交往的过程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韩愈是柳宗元接受史上的奠基者,主要表现在:一,对其人品道德的推崇,奠定了接受的基础;二,对其文学成就的肯定,确立了应有的地位;三,对其文学作品的效仿,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四...
关键词:柳宗元 接受 韩愈 奠基者 影响 
唐宋时柳宗元诗歌和散文不同的接受命运
《社会科学家》2010年第2期137-139,151,共4页杨再喜 
作者主持的"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柳宗元传播接受的历史进程>﹙08YBA113﹚;"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课题"<柳宗元的接受与被接受>﹙0806042B﹚的研究成果之一;"湖南省重点建设学科"﹙湘教通〔2006〕180号﹚项目资助
柳宗元是诗、文兼擅的文学大家,然在唐宋时,其诗歌和散文的接受命运却截然不同。这表现为:在中晚唐和五代时,柳宗元主要以散文闻名,其诗歌处于默默无闻的境地;在两宋时,其诗歌和散文出现接受的分野,有着不同的接受轨迹,他的散文在北宋...
关键词:柳宗元 诗文 唐宋 接受命运 语境 
苏轼对柳宗元诗歌的大规模接受及其后世影响--再论苏轼的“第一读者”地位和作用
《社会科学辑刊》2009年第6期221-225,共5页杨再喜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课题(0806042B);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08YBA113);湖南省重点建设学科“古代文学”项目资助(湘教通〔2006〕180)
在对柳宗元诗歌传播接受的研究中,人们往往注意到苏轼在理论阐释上的突出贡献,并由此把他作为柳诗的"第一读者"。事实上,苏轼居于柳诗"第一读者"的地位,其作用还表现在:其一,他作为一个具有崇高地位的诗人,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开始全方...
关键词:柳诗 第一读者 苏轼 创作实践 艺术启迪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