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系列研究项目(08WHZT001Z-3)

作品数:6被引量:3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秦元东邓进红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幼儿教育(教育科学)》《学前教育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幼儿园民间游戏民间游戏家园合作幼儿园游戏家庭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本土民间游戏“竹趣”方案开发的行动研究被引量:1
《早期教育(幼教·教育科研)》2020年第11期49-52,共4页叶小艳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系列研究项目“浙江儿童民间游戏的文化生态分布与儿童学诠释”(项目编号:08WHZT001Z-3)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研究以“竹趣”为主题,以A幼儿园中班24名幼儿为研究对象,按照“计划——行动——反思——再计划”的行动研究模式,通过教学活动、游戏活动及亲子活动的实施,将整个行动研究分成三步,即民间竹材料的初步感知与认识、民间竹游戏玩法和...
关键词:民间文化 竹游戏 行动研究 
幼儿同伴嬉戏行为的年龄特点与性别差异被引量:2
《学前教育研究》2013年第1期19-23,共5页邓进红 秦元东 
2008年度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系列研究项目"浙江儿童民间游戏的文化生态分布与儿童学诠释"(编号:08WHZT001Z-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研究以91名幼儿为研究对象,运用事件取样观察法对幼儿在园的嬉戏行为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幼儿园嬉戏行为在过渡活动环节的发生频率最高,以单一"笑点"为主,其中又主要以动作为主。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多个"笑点"的嬉戏行为和2人以上...
关键词:嬉戏行为 “笑点” 游戏情境 
幼儿园民间游戏的阶段与转化:儿童角色的视角被引量:26
《学前教育研究》2012年第4期41-44,共4页秦元东 
2008年度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系列研究项目"浙江儿童民间游戏的文化生态分布与儿童学诠释"(编号:08WHZT001Z-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幼儿园民间游戏是儿童民间游戏在幼儿园的存在形态。从儿童游戏角色发展的视角来看,幼儿园民间游戏包括游戏的被动参与者、游戏的主动参与者、游戏的积极创造者三个阶段,儿童的兴趣相应的是感官兴趣与中间兴趣、自我衰竭的内在兴趣、自...
关键词:民间游戏 幼儿园游戏 儿童角色 
美国家长参与的国家标准简介被引量:1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1年第7期88-91,共4页秦元东 
2008年度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系列研究项目“浙江儿童民间游戏的文化生态分布与儿童学诠释”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8WHZT001Z-3
美国家长教师协会协同有关专家先后制定了家长/家庭参与项目的国家标准和家庭与学校合作的国家标准。这两份标准均强调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经常性的、双向的、有意义的沟通,强调构建家庭外部支持系统的重要性。与前一份标准相比,后一份...
关键词:家长/家庭参与项目的国家标准 家庭与学校合作的国家标准 家园合作 美国 
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异化被引量:2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1年第4期20-23,共4页秦元东 
2008年度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系列研究项目“浙江儿童民间游戏的文化生态分布与儿童学诠释”(项目编号:08WHZT001Z-3);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一五”研究课题“浙江民间游戏的教育价值及应用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幼儿园民间游戏是儿童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中的存在形态,它具有选择的民间性、人为的自然性和自觉的教育性三个相互交织与内在联系的基本特性。在实践中,这些特性出现失衡或者分离时,就会造成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异化,主要表现在教育性的...
关键词:幼儿园民间游戏 教育性的超载 教育性的外化 自然性的膨胀 民间性的泛化 
美国《家庭与学校合作的国家标准》及其启示被引量:3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9年第11期52-55,共4页秦元东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系列研究项目“浙江儿童民间游戏的文化生态分布与儿童学诠释”(项目编号:08WHZT001Z-3);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一五”研究课题“浙江民间游戏的教育价值及应用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美国家长教师协会协同有关专家制定了《家庭与学校合作的国家标准》,关注的焦点是家长、学校与社区能共同做什么。这一标准对提高我国的家园合作效率有借鉴意义。促进家园合作的策略包括重视幼儿园与家庭间的合作关系、强调双向沟通的...
关键词:《家庭与学校合作的国家标准》 家庭 幼儿园 家园合作 美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