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BZX068)

作品数:10被引量:1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天道梁胜刘晓萍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民族学刊》《河南社会科学》《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华文化论坛》更多>>
相关主题:中国美学审美构成论阴阳开放性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传统美学“意境”之“意义域”开放性构成及其学理渊源被引量:1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80-86,2,共7页李天道 
作者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思想与美学理论研究"(08BZX068)的阶段性成果
就中国传统美学"意境"说而言,其意义域建构追求一种空灵性和生成性,推崇意义域营构的自明性和开放性,注重构筑的自然态势,强调意义域生成的张力和弹性,追求象外之意。这与中国哲学所谓的"言不尽意"、"立象尽意"说的影响相关。"意境"美...
关键词:“意境”之意义域 中国传统美学 言不尽意 大象无形 有无相生 
中国传统文化之理想人格及其建构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130-134,共5页梁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思想与美学理论研究"(项目编号:08BZX06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追求在于,美是一种人生最高境界,这种人生境界又具体体现为一种对理想人格的建构与追求。所谓理想人格就是一种基于对人生的理解而作出的对最高境界的人生方式的描述;这种描述很大程度是理想的而非现实的,所以它着重...
关键词:传统文化 理想人格 求仁得仁 诚者自成 自然无为 
道家美学之“清静”说释义被引量:3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51-55,共5页李天道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BZX068)
就人生美学看,"清"则应该表征一种人生的审美构成域和构成态势。如老庄所倡导的清静无为的审美心理态度,虚心应物、涤除玄览的审美体认方式、超脱尘俗的审美情调等都以"清"为学理依据。作为道家人生美学的重要组成,"清"的审美意识深深...
关键词:清静 天得一以清  构成 构成态 
“诚”:中国美学的最高审美之维被引量:3
《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第6期160-166,共7页李天道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思想与美学理论研究"(08BZX068)
在中国美学看来,"诚"是本然之心,是自然之真我与朴素纯净本源之心的呈现。"诚"是本心本性的存有,最能直接体现人的自然之性、生命之真,因此,人必须适情适性、任心随意,保持与人本身同一这样一种"诚"的态势,像自身一样的"自在",否则,就...
关键词: 诚自明 诚者自成 至诚之审美域 
论藏民族史诗《格萨尔王传》的“崇高”之美被引量:2
《民族学刊》2011年第6期78-84,104,共7页李天道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思想与美学理论研究"(项目编号:08BZX068)的阶段性成果
古罗马杰出的修辞学家和哲学家朗吉弩斯认为,作为文学作品,崇高的意旨应是第一位的,隽永、伟大、不朽的文学作品产生于"崇高"的意旨与最佳的语言及文体形式的完美融合。应该说,我国西部藏民族史诗《格萨尔王传》就非常鲜明地表现出朗吉...
关键词:朗吉弩斯 崇高 民族史诗 《格萨尔王传》 
老子“有无相生”说与中国美学“意境”之开放性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69-74,共6页李天道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BZX068)
在中国古代美学,老子所谓的"有无相生"之所以成为一个基本命题,就在于它是自然万物构成的精妙表述,含蕴有"有"、"无"一体,宇宙万物和合交通、交相构成的思想。应该说,这一"有无相生"说,实际上也引发了中国古代美学意境理论。意境美学思...
关键词:有无相生  阴阳 开放性 
钟嵘《诗品》以“品”评诗渊源考
《河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173-176,共4页李天道 刘晓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BZX068)
有学者认为,《诗品》以"品"论诗的批评方法,其渊源应该是《汉书·艺文志·诗赋略》的"以品论赋"。笔者认为,这一说法,未免有失精准。应该说,钟嵘的分"品"比较、以"品"评诗的方法的生成根源有多种,究其主要看,既根植于古代文化学术传统,...
关键词:诗品  文化学术传统 人物品藻 
《周易》“阴阳”观与中国美学之“生化”构成思想被引量:2
《中华文化论坛》2011年第1期95-101,共7页李天道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BZX068)阶段性成果
中国文化所有重要的思想与理论,都没有脱离《周易》的影响。研究《周易》与中国文化之间的承接关系,对准确把握中国文化及其生长于其中的美学思想与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作为中国美学最基元的"阴阳"絪缊、"生化"构成思想更是秉承...
关键词:阴阳 絪缊 激荡 生化 构成 
老子的“自然无为”与中国美学审美缘在构成论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52-58,共7页李天道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BZX07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BZX068)
老子主张取法自然,强调自然无为。受老子思想的影响,中国美学认为,整个审美缘在构成过程是内缘己心,外参群意,随大化氤氲流转,与宇宙生命息息相通,随着心中物、物中心的相互交织,最终趋于天地古今群体自我一体贯融,实现心源与造化的大...
关键词:老子 自然无为 中国美学 目击道存 
现象学构成识度与中国美学境域缘发构成论被引量:2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16-19,共4页李天道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BZX07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BZX068)
中国美学境域缘发构成论认为,审美活动的目的,是审美者通过澄心静虑,心游目想,通过顺应自然、自由自得、直观感悟,即境缘发,通过"由己""返身""归朴","还原"到"最自由最充沛的深心的自我",以达到真力弥满、万象在旁、掉臂游行、超脱自在...
关键词:顺应自然 超脱自在 实现自我 境域缘发 即境构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