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C740115)

作品数:12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武晓丽曾小鹏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前沿》《汉语史研究集刊》《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符号化图画式名量词量词动量词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纳西语“身物互喻”构词拾零被引量:2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142-147,共6页武晓丽 曾小鹏 
国家社科一般项目(14BMZ027);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13YJA740072);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项目(12YJC740115);西南科技大学科研基金(11sx7114)
人类的认知模式体现在语言中,而原始象形文字也反映了这一认知过程,相比于语言本身而言,其造字理据所保留的语义也更加接近词语的本义。通过五组纳西语的身体词,结合东巴文的古文字字形,讨论了"身物互喻"在事物命名中的运用。认为转喻...
关键词:东巴文 明喻 转喻 核心词 
纳西东巴文“图画性”问题初探——兼论东巴文文字的性质被引量:2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2017年第2期175-199,共25页武晓丽 曾小鹏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项目“纳西语、汉语‘人、身体类’核心词比较研究”(批准号:12YJC740115);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纳西东巴象形文字类编”(批准号:13YJA740072);国家社科一般项目“四川地区纳西族东巴经整理与研究”(批准号:14BMZ027)
文章从单字、造句两个层面归纳整理了纳西东巴文的图画性特点,认为合文、语段文字等问题实质上与文字的图画式布局关系密切。东巴文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使用场合:东巴经、应用性文献。由于传统习惯等原因,前者用少量字形按照故事场景作...
关键词:东巴文 图画式布局 符号化 
纳西东巴文的演进被引量:1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10期19-26,共8页曾小鹏 武晓丽 
国家社科一般项目"四川地区纳西族东巴经整理与研究"(批准号:14BMZ027);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纳西东巴象形文字类编"(13YJA740072);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项目(12YJC740115);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一般项目"四川俄亚纳西族东巴经整理与研究"(SC13B005)
东巴文在纳西南迁的上游地区创制,逐渐传播到其他地区,记录的经书和文字数量不断扩增,文字和所记录的经文愈加紧密对应。东巴经"图画式布局"的传统范式是众多字体保留了原始图画的主要原因,同时,书写上求便、语言思维的抽象等因素,也在...
关键词:东巴文 图画式布局 符号化 
从核心词“人”看汉语词义发展演变的类型学特征
《前沿》2014年第9期185-186,共2页武晓丽 
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2YJC740115);西南科技大学科研基金(项目编号:11sx7113)资助成果
本文运用了历史比较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的方法,通过对核心词"人"的大量语言事实的描写,发现汉语的词义演变具有严格的系统性,而且汉语词义发展同民族文化有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 词义 演变 比较 文化 
从“人”看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4年第6期54-55,共2页武晓丽 
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YJC740115);西南科技大学科研基金(11sx7113)资助成果
语言中的词汇受文化制约较重,不同社会背景、文化背景衍生不同的词,社会、文化背景没有了,与其相关的词汇也消失了;汉语中称人词汇众多,从这些词可以看到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
关键词: 词汇 文化 社会 演变 
评李圃“字素”理论
《汉语史研究集刊》2013年第1期536-546,共11页曾小鵬 武曉麗 
教育部社科基金(12YJC740115);中国博士后基金(2012M511887);重庆博士后科研特助(XM20120025);西南科技大学博士基金(11sx7113、11sx7114)资助项目
字素理论是持续了千年的汉字结构理论的讨论中,在西方语言学理论的影响下,从文字和语言的关系角度重新审视汉字的结构和性质所形成的文字结构新理论。作者对这一理论提出两点商榷意见。
关键词:字素 汉字构形 李圃 
《敦煌中医药全书》中的量词(二)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3年第8期118-119,153,共3页曾小鹏 武晓丽 
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YJC740115);西南科技大学科研基金(11sx7113)(11sx7114)资助成果
《敦煌中医药全书》收录了八十八部敦煌莫高窟发现的古医书卷子,这些卷子撰著年代一般上推南北朝下至隋唐五代。我们分别以名量词与动量词两篇来进行系统的整理研究,以期对隋唐量词的研究有所裨益。
关键词:《敦煌中医药全书》 隋唐 名量词 动量词 
《敦煌中医药全书》中的量词(一)被引量:2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3年第8期106-107,共2页曾小鹏 武晓丽 
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YJC740115);西南科技大学科研基金(11sx7113)(11sx7114)资助成果
《敦煌中医药全书》收录了八十八部敦煌莫高窟发现的古医书卷子,这些卷子撰著年代一般上推南北朝下至隋唐五代。我们分别以名量词与动量词两篇来进行系统的整理研究,以期对隋唐量词的研究有所裨益。
关键词:《敦煌中医药全书》 隋唐 名量词 动量词 
古代汉语注释商榷二则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3年第7期131-132,共2页曾小鹏 武晓丽 
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YJC740115);西南科技大学科研基金(11sx7113)(11sx7114)资助成果
欧阳修《卖油翁》中"十中八九"的"中"字应取其"穿"义。《左传·隐公元年》中"亟请于武公"的"亟"当解作"急速"。
关键词:十中八九  贯穿  急速 
《左传》词义考辨二则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3年第7期76-77,共2页曾小鹏 武晓丽 
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YJC740115)资助成果;西南科技大学科研基金(11sx7113);西南科技大学科研基金(11sx7114)资助成果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中有"缮完葺墙,以待宾客"一句,其中的"完"字,诸家注解不一,我们认为当讲作"寏"之借字为安。而《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中有"柩有声如牛"一句,注家多以迷信视之。然而从时间和故事背景分析,亦不能排除真有其事的可能。
关键词:《左传》 缮完葺墙  柩有声如牛 假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