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911-1932)

作品数:9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赵黎明李雪朱晓梅王一玫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师范大学华夏职业学院暨南大学安徽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社会科学》《文艺评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江汉论坛》更多>>
相关主题:《东方杂志》文化译介五四前后汉字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萧红《呼兰河传》中的女性悲剧意识被引量:4
《普洱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79-81,共3页李雪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东方杂志》(1911-1932)与新文学运动的关系研究(11XZW014)。
萧红是一位极具人格魅力的作家,凭借极高的文学天赋、深切的人文情怀及传奇人生,以女性独有的视角,抒发着对旧中国底层女性的关怀及对灵魂和人性的拷问,表达了对旧社会的忧伤及悲悯。《呼兰河传》是萧红最具代表性的文学作品,能够将个...
关键词:萧红 《呼兰河传》 女性悲剧意识 
五四前后《东方杂志》对“文化罗素”的译介被引量:4
《江汉论坛》2018年第5期73-79,共7页赵黎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东方杂志>(1911-1932)与新文学运动的关系研究"(11XZW014)
1920年罗素应邀访华,开始为期一年的讲学之旅。《东方杂志》借此大做文章,把一位西方哲学家演绎为探寻中国文化出路的扩音器。基于罗素文化志趣与《东方杂志》编者的巨大交集,"东方"文人群体一直关心的问题,如东西文化关系、中国国民性...
关键词:《东方杂志》 罗素 译介 中西文化 国民性 
论《东方杂志》改版后文化态度的变化
《广东社会科学》2017年第1期177-184,共8页赵黎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东方杂志>(1911-1932)与新文学运动的关系研究"(项目号11XZW014)的阶段性成果
1919年《东方杂志》改版,明确表示放弃"特别国情之说",并"顺应世界之潮流",文化态度逐渐向《新青年》靠拢,刊物随之迎来了"新生"。编辑态度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对东西文化"调和论"的放弃,对"西洋文化破产论"的批判,以及对新旧文化关系的再...
关键词:东方杂志 改版 文化态度 中西关系 新旧关系 调和论 
五四前后《东方杂志》对“文化杜威”的译介
《社会科学》2016年第12期169-175,共7页赵黎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东方杂志〉(1911-1932)与新文学运动的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1XZW014)的阶段性成果
1919年杜威访华,《东方杂志》借此进行了隆重的文化演绎。首先是以清初颜李学派与之相比附,将杜氏实用主义哲学看成是"发明"自身传统的一种手段;其次是在向中国读者介绍实用主义"科学哲学"之际,试图用"实验的方法"检视涌进中国的各种"主...
关键词:东方杂志 杜威 实用主义 颜李学派 哲学改造 文化认同 
“中庸”思维与杜亚泉的“新文化运动”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122-128,共7页赵黎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东方杂志>(1911-1932);新文学运动的关系研究"(11XZW014)
杜亚泉的"新文化"愿景,是中庸思维在文化问题上的具体运用。他运用物理学的力量"对抗"原理,解释中庸之道的合理性,认为所谓"新文化"就是通过古今、中外的"中和"之后的"第三种文化"。在他那里,文化调节有以A补B、以A济B、AB相因三种类型...
关键词:杜亚泉 中庸思维 新文化运动 第三种文化 
《东方杂志》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文艺评论》2015年第1期71-78,共8页赵黎明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东方杂志>(1911-1932)与新文学运动的关系研究"(编号:11XZW014)的阶段成果
一、文学批评倡导的时代语境《东方杂志》倡导文学批评,是一种非常自觉的文化行为。早在1919年改版之前,编者(署名“君实”)即专门撰文,倡导广义的批评。文章站在文化出版角度,以欧洲“文明各国”为殷鉴,呼唤职业批评家的出现,...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东方杂志》 文化行为 时代语境 报章杂志 出版物 批评家 
1920年代“文化泰戈尔”在中国接受中的“两歧”现象
《学术论坛》2015年第1期88-94,共7页王一玫 赵黎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东方杂志>(1911-1932)与新文学运动的关系研究"(11XZW014)的阶段性成果
1924年,"文化使者"泰戈尔访华并进行一系列演讲,在中国人文思想界掀起了不小波澜,因而出现"欢迎"与"不欢迎"两种迥异的文化现象。欢迎者之"欢迎",是因为泰氏对于西方"物质文化"的批判、对中西文化"调和"的见解等,迎合了中国人文主义者的...
关键词:“文化泰戈尔” 中国接受 “两歧”现象 
“汉字革命”派语文知识的“选择性错误”——以“东方文化派”对“汉字革命”论的批判为例被引量:1
《人文杂志》2014年第6期59-64,共6页朱晓梅 赵黎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东方杂志>(1911-1932)与新文学运动的关系研究"(11XZW014)
近代语文运动特别是五四"汉字革命"运动,是一场"将语文还给大众"和"语文现代化"的文化革新运动,其对中国语文乃至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立下的功绩,理应得到充分肯定。然而,宣传革命理论的同时,运动中也时常出现有意无意的"知识性错误",主要...
关键词:“汉字革命” 语文知识 选择性错谬 “东方文化派” “意图伦理” 
符号的随意性:“汉字革命”论的理论偏失——从东方文化派对“汉字革命”论的批判谈起
《社会科学》2014年第4期174-183,共10页赵黎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东方杂志>(1911-1932)与新文学运动的关系研究"(项目批准号:11XZW014)的阶段性成果
近代中国发生了至少三次旨在废除汉字的"汉字革命"运动。这些运动的发生有其特定语境与时代需求,但也有明显的理论偏失,其最主要者是盲目运用"符号的任意性"理论。错误理解语言文字的工具属性,把符号的任意性推到了随意性的极端,此其一...
关键词:“汉字革命” 理论偏失 “符号的任意性” 线性进化论 唯科学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