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CYY044)

作品数:12被引量:1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曾南逸李小凡吕晓玲更多>>
相关机构: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大学泉州师范学院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语文研究》《语言研究集刊》《方言》《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泉州方言闽语方言知音音值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泉州方言的三个断阶现象——兼及共同闽语~*-iαi、~*-iαn、~*-iαt在共同闽南语中的音值被引量:1
《语言学论丛》2016年第1期165-196,共32页曾南逸 
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四百多年来闽南方言词汇语法的历史演变研究”(批准号:12CYY04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中央财经大学学院科研支持计划”;“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学科建设项目计划”的资助
文章以泉腔韵书《汇音妙悟》为主要参照系描写了泉州方言的三个音韵现象,并论证了这些现象均为扩散式音变中断而造成的'断阶'。(1)《汇音妙悟》的'生'韵舒声(~*-?)字的韵母,今泉州音中有-??(如'仍等')、-i?(如'仍又登')两读,是扩散...
关键词:泉州方言 扩散式音变 断阶 共同闽南语 《汇音妙悟》 
《韵会》赀字母韵的性质和音值——以汉语方言、“域外方言”等材料为证被引量:1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539-543,共5页曾南逸 
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资助项目(12CYY044);中央财经大学文传学院学科建设计划资助项目(020850315005)
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利用赣方言、粤方言、闽方言、汉越语、朝鲜汉字音等材料探讨了《韵会》赀字母韵的性质和音值,得出如下结论:一是音韵史上止摄开口精庄组字曾经独自成韵,《古今韵会举要》的赀字母韵正是这一语言事实的客观...
关键词:赀字母韵 《韵会》 音韵史 舌尖元音 音值拟测 
潮州方言古浊塞音、塞擦音今读之统计分析被引量:3
《语言学论丛》2015年第2期41-52,共12页曾南逸 
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项目批准号:12CYY04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中央财经大学学院科研支持计划”;“中央财经大学文传学院学科建设项目计划”的资助
前人研究认为闽语存在'古全浊声母清化,今读塞音塞擦音者多数不送气,少数送气'的特征。但是与福建省内的闽语不同的是,潮州等省外闽语古全浊声母清化,平声字今读塞音塞擦音却是'多数念送气,少数念不送气'。通过比对厦门、潮州、福州、...
关键词:潮州方言 闽语 浊音清化 送气 
从《拍掌知音》看泉州方言读书音中的鼻化韵被引量:1
《语言研究集刊》2015年第2期222-231,358,共11页曾南逸 
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项目批准号:12CYY044)资助;“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中央财经大学学院科研支持计划”“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学科建设项目计划”的资助
文章通过比对泉腔韵图《拍掌知音》与现代泉州音发现,从17世纪至今,泉州方言读书音中鼻化韵音节数目在不断增加。《拍掌知音》内部韵目之间的互补关系也显示早期泉州方言的读书音系统很可能没有鼻化韵。鼻化韵音节的产生和发展是泉州方...
关键词:《拍掌知音》 《汇音妙悟》 泉州方言 鼻化韵音节 扩散式音变 
文白异读消亡的三种可能模式——以晋江安海苏厝方言正在发生的演变为例
《语言研究集刊》2014年第2期228-236,332,共10页曾南逸 
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项目批准号:12CYY04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中央财经大学学院科研支持计划” “中文系2014年度提升计划”的资助
文章以晋江安海苏厝方言为主要观测点,讨论了方言中存在的文白异读消亡的三种模式:文白互斥、异读流失、文白合流。文章同时分析了这三种模式的影响范围及其对方言之间对应规律贡献的差异。
关键词:文白异读 消亡 模式 对应规律 晋江安海苏厝方言 
论厦门、漳州、潮州方言鱼韵字的读音层次被引量:3
《语言学论丛》2013年第2期23-48,369-370,共28页曾南逸 
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项目批准号:12CYY044)资助
文章在陈忠敏(2003a,2003b,2012)、朱媞媞(2011)的基础上对厦门、漳州、潮州三地鱼韵字读音层次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厦门方言鱼韵庄组字有三个读音层次:第一层-ue;第二层-o;第三层-■。厦门方言鱼韵非庄组字有三个读音...
关键词:厦门方言 漳州方言 潮州方言 泉州方言 鱼韵 读音层次 
福建南安方言“着”的歧义与共现被引量:1
《中国语文》2013年第5期430-433,共4页吕晓玲 
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四百多年来闽南方言词汇语法的历史演变研究"(12CYY044);2012年福建省教育厅A类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明刊闽南方言戏文语法研究"(JA12222S);福建省高校服务海西建设重点项目"闽南文化的传承与海西社会发展"(2009B053)
1.南安方言“着”的读音和意义1.1南安方言“着”字的读音南安方言“着”字有三读:ti3k2文/to?2白/tio?2白。①其中文读[ti3k5]只用于“着重”、“沉着”等文化词;白读[to?2]只用于表示“燃烧”。白读[tio?2]的功能则比较复杂...
关键词:“着”字 方言 南安 共现 歧义 福建 文化词 读音 
从明清戏文看泉州方言体标记“咧”的语法化被引量:5
《中国语文》2013年第3期205-214,287,共10页曾南逸 李小凡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四百多年来闽南方言词汇语法的历史演变研究(12CYY044)"的资助
泉州方言的虚词"咧"可以标记完成体、进行体和持续体。它与明清泉腔戏文8种相关格式中的"处"平行对应,这8种格式的消长兴替表明,体标记"咧"源于介词结构"在+只/许处"。但"咧"并不是介词"在"的进一步虚化,而是充当介词宾语的处所词"处"...
关键词:泉州方言 体标记 介词结构 方所指代词 语法化 音变 
“赵”字与《拍掌知音》的成书年代被引量:1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224-226,共3页曾南逸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2CYY044)
古屋昭弘通过作者的生活年代,推断泉腔韵图《拍掌知音》成书不会晚于1700年。然而《拍掌知音》存在"赵"字收入"娄"韵的现象,洪惟仁将此现象解读为《拍掌知音》晚于《汇音妙悟》(成书于1800年)的表象。文章通过考察泉州地区"赵"字的读音...
关键词:《拍掌知音》  “娄”韵 《汇音妙悟》 
《拍掌知音》“劳”“鲁”二韵音值拟测被引量:2
《方言》2013年第2期137-140,共4页曾南逸 李小凡 
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四百多年来闽南方言词汇语法的历史演变研究"(项目批准号:12CYY044)
泉州方言韵图《拍掌知音》约成书于17世纪,该书存在"劳""鲁"分韵的特征。文章将历史比较法和文献考证法相结合,根据现代方音以及明本戏文《荔镜记》和《明刊三种》的押韵情况,讨论《拍掌知音》"劳""鲁"两韵的分合及其音值拟测问题。证...
关键词:《拍掌知音》 现代泉州方言 “劳”韵 “鲁”韵 “老”韵 《荔镜记》 《明刊三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