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ZJ002)

作品数:7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苗利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塔里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新疆艺术学院学报》《西域研究》《敦煌学辑刊》更多>>
相关主题:龟兹石窟龟兹说一切有部涅槃佛陀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克孜尔石窟“佛陀神变”故事画初探被引量:2
《西域研究》2019年第2期133-144,154,共13页苗利辉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龟兹石窟佛陀造像思想研究"(项目编号:10XZ002)阶段性研究成果
克孜尔石窟中有许多佛陀神变的图像,大体分为两类:一类为与某个佛传或因缘故事画相关联的佛神变图像;一类为完全脱离了佛传情节的神变图像。这种现象的出现,既是此地信奉说一切有部学说,强调佛陀十八不共法的结果,也是龟兹地区自身佛教...
关键词:克孜尔石窟 佛陀 神变 
从龟兹石窟和出土文书看唐朝对龟兹的治理被引量:2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90-99,共10页苗利辉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新疆通史"基础工程项目"龟兹石窟与佛教历史"(CXJTSB096);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龟兹石窟佛陀造像思想研究"(10XZJ002)的阶段性成果
有唐一代,中央政府在龟兹设立了以安西大都护府为核心的一整套军政管理体系,保障了中国边疆的安全,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丝路的畅通,并推动了当地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龟兹石窟及其出土文书保存了唐代治理龟兹的珍贵信息与资料,文本通...
关键词:丝路文化 龟兹学研究 唐朝 治理 石窟 文书 
龟兹石窟佛传壁画与佛神通力——兼论龟兹石窟涅?题材故事画被引量:2
《敦煌研究》2015年第5期51-57,共7页苗利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龟兹石窟佛陀造像思想研究"(10XZJ002);"新疆通史工程"基础研究项目"龟兹石窟与佛教历史研究"(XJTSB096)
在龟兹佛传壁画中,有丰富的佛陀一生教化事迹(说法图),其中蕴含佛陀神通力的非凡表现,这是龟兹石窟佛传壁画的一个重要特征。这种现象与龟兹佛教尊习说一切有部思想,特别是注重涅槃有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龟兹 佛传 神通 涅槃 说一切有部 
说一切有部的法身观(一)——兼谈它在龟兹石窟中的反映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16-20,共5页苗利辉 
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课题"龟兹石窟佛陀造像思想研究"(10XZJ002)的成果之一;2011年度塔里木大学西域文化研究院开放式课题"克孜尔石窟繁盛期佛陀信仰初探"(xy201103)的成果之一
说一切有部认为佛和弟子修行中逐渐获得的戒身、定身、慧身、解脱身、解脱知见身等五分法身、佛遗留下来的经和律和三法印四圣谛都是佛的法身。
关键词:说一切有部 五分法身 佛经和律 三法印 四圣谛 
说一切有部的法身观“十八不共法”——兼论它在龟兹石窟中的图像表现被引量:2
《敦煌学辑刊》2014年第3期74-87,共14页苗利辉 
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龟兹石窟佛陀造像思想研究"(10XZJ002)
十八不共法是小乘说一切有部的法身观的重要内容,它的内容包括十力、四无畏、三念住和大悲,是佛所独具的能力和功德。这种思想在说一切有部的经典和龟兹石窟的壁画中均有所反映。
关键词:十八不共法 小乘 说一切有部 龟兹石窟 壁画 
鸠摩罗什的佛陀观——兼论其在克孜尔石窟中的反映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46-50,157,共5页苗利辉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龟兹石窟佛陀造像思想研究"(10XZJ00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新疆通史>基础项目"龟兹石窟与龟兹历史文化"(XJTSBO96)
鸠摩罗什认为佛陀生身有灭,但法身不灭,佛的法身可以遍满虚空,可以讲经说法。十方三世诸佛皆是佛法身的化现。菩萨成佛时或阿罗汉俢证后也可以获得这种法身。佛法身是性空的,佛法身的实质与涅槃相同,是清净的实相。
关键词:鸠摩罗什 佛陀观 克孜尔石窟 
库木吐喇第45窟造像内容考证被引量:3
《敦煌研究》2014年第2期34-39,共6页苗利辉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龟兹石窟佛陀造像思想研究"(10×ZJ002)
库木吐喇第45窟是龟兹地区回鹘时期的典型洞窟,该窟体现出华严思想对十方三世佛和涅槃观念的融摄。它是中原汉化佛教回流的结果,反映出宋元时期,西域与中原、回鹘文化与汉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关键词:龟兹 华严十方三世佛 涅槃 汉化佛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