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圣谛

作品数:42被引量:3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英李建伟克珠群佩张风雷张国胜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西藏民族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同行》《宗教心理学》《法音》《锋绘》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禅宗教学勘辨的疾病治疗隐喻
《法音》2024年第9期5-13,共9页陈家春 
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课题重点项目、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课题基金项目“佛教中国化视阅下的禅宗概念隐系统研究”,项目编号:23JDTCA064;四川省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研究基地项目“从禅宗语言演变论佛教中国化进程”,项目编号:SZZ202310;四川轻化工大学652科研创新团队计划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USE652A005。
“哲学越是抽象,就越需要借助隐喻来进行思考。”[1]“文化与宗教概念系统本质上是隐喻性的。连贯的隐喻体系赋予宗教及文化以特色……尤其是宗教概念的传播,均大量借用了活泼鲜明的隐喻来实现。”[2]世界范围内的各大宗教,无不是如此...
关键词:生老病死 四圣谛 隐喻 连贯 疾病治疗 文化 
佛教四圣谛的生活应用被引量:1
《法音》2022年第3期68-70,共3页潘宗光 
从古至今,弘法利生都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更要面对两大挑战:第一个是怎样做好接引新人进入佛门的工作,让年轻一代正确认识佛教,促进佛教在当代的健康传承;第二个挑战是如何加强佛教徒对基础教理的认识。五浊恶世中...
关键词:五浊恶世 四圣谛 教理 弘法利生 接引 佛教徒 迷信 年轻一代 
浅析“药师佛十二大愿”中所蕴含的佛教哲学
《锋绘》2021年第1期317-318,共2页林辉 张华荣 
“药师佛十二大愿”可以说是药师佛研究的核心所在。本文将以唐朝玄奘法师所翻译的《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为文本,并以其中的“药师佛十二大愿”为核心,在简要概述其核心内容的基础之上,重点探讨“药师佛十二大愿”中所蕴含的佛...
关键词:药师佛十二大愿 佛教哲学 四圣谛 方便般若 现世哲学 
论佛教“四圣谛”教义对小说《灵山》的影响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年第6期93-99,共7页蒋洋洋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院级教研重点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tlpt2018TK008)
高行健的《灵山》受佛教特别是佛教"四圣谛"教义的影响比较明显,小说在情节、线索、人物以及主题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四圣谛"教义的影子,可以说,"四圣谛"教义和《灵山》在思维逻辑与核心思想上都有着高度的契合,这对理解《灵山》的主题有...
关键词:佛教 四圣谛 《灵山》 
随风飘来菩提叶
《佛教文化》2019年第5期98-103,共6页愚堂 
走出礼敬大厅,前往佛陀纪念馆参观。远远地见到连同基座高108米的佛光大佛,主馆及四圣谛塔,成佛大道两侧,另有八座塔,分别命名为“一教”“二众”“三好”“四给”“五和"“六度”“七诚”“八道”,各有含意。星云大师说:“佛陀并不需...
关键词:星云大师 佛法概论 三十七道品 四圣谛 成佛 空间美学 佛陀 置身其间 
第一堂课
《环球人物》2018年第5期120-121,共2页明影 
在鹿野苑宁静的树林中,佛陀向5位学生讲授苦、集、灭、道“四圣谛” 说到佛法的主要精神内涵,一曰智慧,二曰慈悲。成就无上正觉的佛陀,并不以自己的生命达到圆满状态而满足,而是悲悯众生,将众生的苦难看做自己的苦难。他徒步跋涉...
关键词:精神内涵 鹿野苑 四圣谛 佛陀 苦难 佛法 智慧 慈悲 
正念疗法: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共构被引量:3
《宗教心理学》2017年第1期220-227,共8页李燕 
正念训练是源自东方,形成于西方的一种自我调节方法。西方心理学家把正念从宗教中带出,应用在心理治疗领域。目前较为成熟的正念疗法包括:正念减压疗法、正念认知疗法、辩证行为疗法、接纳与承诺疗法等。西方的学者倾向于把正念作为...
关键词:正念训练 禅定 八正道 四圣谛 
中国化的佛教
《意林文汇》2017年第14期104-107,共4页贺毅 苏峰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以创始人佛陀而得名。佛教的基本教义体现在“四圣谛”、“十二因缘”、“八正道”等学说中,而其中的基本精神是空、苦二字。佛教创建以后,迅速向周边国家和地区传播,从传播路径看。
关键词:佛教 中国化 传播路径 基本精神 周边国家 古印度 创始人 四圣谛 
安心之道
《同行》2015年第24期50-51,共2页
[美]阿伦·瓦兹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我们现在身处网络时代,能够最快捷地掌握来自各角度、各层面的政经、文化、娱乐信息,整个世界仿佛都在股掌之间。可是,在你为过着看似便捷、轻松的生活而沾沾自喜的时候,可曾想过你的脑袋其实已经不...
关键词:娱乐信息 阿伦 政经 瓦兹 水中月 现代人才 铃木大拙 四圣谛 BELIEF 中国禅宗 
佛教与心理治疗的融合——佛教的禅修方法在心理治疗中的运用被引量:5
《医学与哲学(A)》2015年第11期31-34,共4页李建伟 王立娜 王英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正念为基础的认知治疗(MBCT)预防抑郁症复发效果的研究";项目编号:12YJC190019
佛教的哲学思想已经和西方心理治疗逐渐地融合在一起。佛教的基本教义主要是四圣谛和八正道,分别揭示苦的根源和应对方法。正念在过去十几年的时间内深深地影响了心理治疗界,并且目前成为一种主流的治疗方法。而以正念为基础的干预方法...
关键词:佛教 四圣谛 八正道 正念 慈心冥想 心理治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