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A751086)

作品数:13被引量:1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钟书林周淑舫黄沚青马桂君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湖州师范学院浙江大学山西大同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湖州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敦煌文学敦煌文献文体祭文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名士与国师的风采:刘昞行迹与著述考论被引量:1
《人文杂志》2018年第7期57-66,共10页钟书林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五至十一世纪敦煌作家作品整理与研究"(12YJA751086);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学者学术团队建设计划项目(Whu2016005)
刘昞是活跃于敦煌五世纪上半叶的重要作家,声名颇闻于时,其行迹和著述后世渐趋不显。今考论其一生行迹,彰显其精彩处,从"快婿"刘昞与"东床"王羲之的掌故中考见刘昞承传魏晋名士风流。他一生著述极多,但主要完成于西凉李氏政权。刘昞《...
关键词:刘昞 行迹 著述 西凉 敦煌 
敦煌文学的特质新议
《中国文学研究》2018年第1期46-54,共9页钟书林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五至十一世纪敦煌作家作品整理与研究"(12YJA751086);武汉大学青年学者学术团队建设计划(Whu2016005)
自敦煌藏经洞发现以来敦煌文学颇受世人关注,对其文学特质的认识也形成一些共识,但远非其全貌。汉代以降敦煌文学长期发展中形成独特的文人作家群体、异域文体的独特风貌,其作品文体类别新异于中原,作品文体界限模糊。敦煌本土文学在与...
关键词:敦煌文学 文学特质 敦煌文献 
《王昭君变文》与唐蕃长庆会盟——《王昭君变文》作年考被引量:3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89-95,共7页钟书林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五至十一世纪敦煌作家作品整理与研究"(项目批准号:12YJA751086);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学者学术团队建设计划资助(项目批准号:Whu2016005)的阶段性成果
敦煌遗书P.2553《王昭君变文》自发现以来一直颇受学界重视,但对于其创作时间的探讨仍分歧较大。近年来渐趋形成共识的是,其创作于吐蕃统治敦煌时期。但这一时间,仍然略显宽泛。我们通过对变文中唐蕃和平主旋律的讴歌、昭君公主和亲的...
关键词:敦煌遗书 《王昭君变文》 长庆会盟 
理性与情感角力下的断裂——师陀《果园城》文本细读被引量:1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64-68,共5页马桂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世纪沿长城带作家群研究"(12YJA751086)
《果园城》记录了作者对一个代表农耕文明小城的寻访,并在文中直接发出了求变的呼声。但是通过文本细读,可以发现其中包含着明显的叙事断裂,这是由于情感与理性的角力造成的。知识分子的责任意识促使作者对不变自居发出警示,而情感上又...
关键词:《果园城》 乡土 情感 理性 过往 当下 
《敦煌氾氏家传》与先周世系被引量:1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228-233,共6页钟书林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五至十一世纪敦煌作家作品整理与研究"(12YJA751086)
先周世系,尤其是后稷、不窋的父子世系,自司马迁以降,争讼不清。争讼的焦点,围绕《史记》形成"世后稷""夏之衰""失代数"三个中心问题。敦煌遗书S.1889《敦煌氾氏家传》的重见天日,为解决这一争讼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史料。《敦煌氾氏家传...
关键词:先周 世系 《敦煌氾氏家传》 后稷 不窋 
中古书仪的文学风貌与文体发展流变——以敦煌书仪为中心被引量:1
《中国文学研究》2014年第3期72-75,共4页钟书林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五至十一世纪敦煌作家作品整理与研究"(12YJA751086)阶段性成果
书仪作为中古文学的重要文学文体,伴随敦煌文学研究的深入而逐渐受到关注。书仪文体作为中古贵族社会政治文化的产物,具有较高的文学与实用价值。书仪文体的兴盛,适应了中古社会感物兴发的创作审美,其内容涉及广泛,形式骈俪典雅,富丽精...
关键词:书仪 文体 敦煌文献 
论敦煌文学的模式化创作——以敦煌文为例被引量:2
《兰州学刊》2014年第7期65-73,共9页钟书林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五至十一世纪敦煌作家作品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2YJA751086)
文学创作似乎不可避免地出现一定模式化的特征,以敦煌文创作而言,它的时代界限相对稳定,作家群体也相对固定,所以其文学创作中在结构谋篇、语言用典、文体等诸方面的模式化特征较为明显。究其形成原因,主要受到文人自身习惯、唐代"尚党...
关键词:敦煌文 模式化创作 消费需求 
《史记》“究天人之际”与史官传统被引量:2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10-14,共5页钟书林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项目(12YJA751086)
司马迁《报仁安书》所强调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揭示出《史记》主要创作动机,而"欲以究天人之际"的创作意图,尤其值得再加以深入探讨。通观《史记》创作的意旨:实际体现了他三种不同的职责使命与人生追求。"究天人之...
关键词:《史记》 司马迁 家族 史官传统 天人关系 
敦煌文书S.5747《张承奉祭风伯文》性质再探被引量:3
《敦煌研究》2013年第2期64-67,共4页黄沚青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五至十一世纪敦煌作家作品的整理与研究"(12YJA751086)
历来研究者皆认为S.5747《张承奉祭风伯文》是关于农事的祭文,但比照传世文献可知,该件应为金山国建立前,归义军节度使张承奉祭祷风伯保佑战事顺利的祭文。
关键词:敦煌 风伯 祭文 性质 
林下风者——论明清鼎革之际金闺兔苑才的黄媛介被引量:3
《嘉兴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5-11,共7页周淑舫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2YJA751086)
出身儒士之家而生活于明清鼎革之际的黄媛介,在世俗、女德与生计的多重挤压下,或鬻书画,或师闺塾,在风云幻化的江南大地上为养家糊口而羁旅转徙,与名卿士大夫、名媛闺秀交往酬唱,用诗、词、赋的文学样式及山水花卉的绘形写神,淋漓尽致...
关键词:明清鼎革 林下风者 黄媛介 文学 创作 内容 风格 书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