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SZ200510028006)

作品数:9被引量:1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宋金兰秦楠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汉字文化》更多>>
相关主题:日常语言语源字句指代词哲学解读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是”字的语言哲学解读——兼论判断词与指代词的渊源关系
《汉字文化》2011年第3期21-31,共11页宋金兰 
北京市教委重点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先秦语言哲学专题研究>(SZ200510028006)中的部分内容
"是"在西方语言的语法学中被称为系词(copula)①,希腊文作einai,与之对应的拉丁文是esse,英文是to be,德文是sein,法文是etre。这个"是"乃西方哲学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概念,历代语言学家和哲学家都对它持有浓厚的研究兴趣。
关键词:西方语言 渊源关系 哲学解读 “是”字 指代词 判断词 西方哲学 语言学家 
应答语、判断词与真表征
《汉字文化》2011年第1期21-28,共8页秦楠 
北京市教委重点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先秦语言哲学专题研究>(SZ200510028006)中的部分内容
应答语不仅是一种常见的言语表达方式,而且是自然语言里一种基本的真表述方式。一般说来,日常生活中人们对真的认识过程是在你来我往的对话中进行的,当言语一方陈述事实、了解真相时,另一方如果认为它是真的,通常便会以“是的”、...
关键词:应答语 判断词 表征 言语表达 自然语言 认识过程 日常生活 判断功能 
指代词与真表征——兼论“然”与真的语义关联被引量:2
《汉字文化》2010年第3期21-27,共7页宋金兰 
北京市教委重点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先秦语言哲学专题研究>(SZ200510028006)中的部分内容
“然”字句是古汉语日常语言中真语句表征的一种基本形式,我们把“然”字句作为中国传统语言哲学中真问题的个案来进行探究,并紧紧围绕对“然”字本身及其相关语言现象的语言分析展开这一探究。这不仅是基于语言哲学是一门关于对人类...
关键词:“然” 语义关联 表征 指代词 日常语言 语言哲学 语言分析 中国传统 
“然”字句的语言哲学含义及价值
《汉字文化》2009年第6期19-25,共7页秦楠 
北京市教委重点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先秦语言哲学专题研究>(SZ200510028006)的子课题
“然”语句以一种极普通的方式对日常语言里的真语句做出了表述,让真自然而然地内在于语言之中。“然”字句作为汉语社团的一种朴素的真约定隐含了某些语言哲学含义,通过对这些含义的揭示、分析,有助于理解和解释语言哲学里的真问题...
关键词:语言哲学 “然” 字句 价值 西方哲学家 日常语言 自然语言 哲学概念 
先秦汉语里的真语句表征——“然”字句的语言哲学解读被引量:2
《汉字文化》2009年第4期42-50,共9页宋金兰 
北京市教委重点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先秦语言哲学专题研究>(SZ200510028006)的子课题
真问题属现代哲学特别是语言哲学研究领域里最深刻、最重大的课题之一,对它的讨论主要是从弗雷格、罗素等人的理论,特别是从塔尔斯基的理论产生的,其核心是探究自然语言中的“是真的”(It is true)这种表述中的“真”(true)到底...
关键词:自然语言 哲学解读 “然” 字句 表征 语句 语里 秦汉 
“直”字的语言哲学阐释——中国古典哲学中一个原生态的真概念被引量:1
《汉字文化》2009年第2期43-50,共8页宋金兰 
北京市教委重点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先秦语言哲学专题研究>(SZ200510028006)中的一部分内容。
真是与善、美并列的人类三大基本价值之一,是对人类社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抽象概念。弗雷格指出:“所有科学都以真为目标,……发现真是所有科学的任务。”对哲学而言,“真”这一概念更具根本性,它涉及认识论的许多基本问题。亚里...
关键词:中国古典哲学 抽象概念 哲学阐释 原生态 “直” 语言 人类社会 亚里士多德 
孔子“攻其异端”说解读——兼论“异端”的缘起及其在思想史上的意义被引量:1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1-5,共5页宋金兰 
北京市教委重点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先秦语言哲学专题研究>(项目编号SZ200510028006)子课题中的部分内容
孔子的"异端"说是其"中庸"思想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表现了孔子对异端建立在深度理解基础之上的宽容。"异端"这一概念的深层含义是:占据主流或强势地位的人群对"他者"的不认同,这种"不认同"带有对"他者"的极端歧视和本能排斥。打击异端...
关键词:异端 孔子 宽容 
“圣”之语源及其初始涵义被引量:1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109-111,共3页宋金兰 
北京市教委重点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先秦语言哲学专题研究>(SZ200510028006)
"圣"字来源于"听",与言语活动中的聆听密切相关。"圣"字的初始涵义是能够对所听到的言语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善于聆听是"圣"最本真的语义特征。
关键词:  语源 
“私(厶)”字的语源及嬗变——兼论“私”所引发的先秦思想观念之变革被引量:7
《汉字文化》2008年第2期47-53,共7页宋金兰 
北京市教委重点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先秦语言哲学专题研究>(SZ200510028006)子课题
“私”字既是一个日常语言里的常用字眼,又是一个涉及观念形态的基本概念,它的缘起及嬗变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一系列重大而深刻的问题。本文对“私”字的语源及语义演变加以考察,并由此对“私”字所引发的先秦时代思想、观念之变革做...
关键词:先秦时代 “私” 思想观念 变革 嬗变 语源 日常语言 观念形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