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7BZS007)

作品数:12被引量:5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子今李禹阶吕宗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晋阳学刊》《文博》《秦汉研究》《考古》更多>>
相关主题:汉代秦汉秦汉时期未成年人酒家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汉末政治风暴与“处士”的文化表现被引量:3
《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136-141,共6页王子今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秦汉社会称谓研究"(项目批准号:07BZS007)的阶段性成果
汉末社会的激烈动荡中,处士作为"党人"的对照,在历史记忆中保留了鲜明的文化形象。这一情形,可以看作儒学群体分流的迹象之一。与激进的"党人"不同,"处士"对政治取全面回避的态度,坚守平民立场,以纯正的在野方式始终保持和执政者的距离...
关键词:汉末 党人 处士 政治风暴 
论秦汉“魁”及相关称谓被引量:1
《秦汉研究》2011年第1期15-24,共10页王子今 吕宗力 
200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秦汉社会称谓研究,项目批准号:07BZS007
社会称谓是社会等级和社会身份的标号。其形成和演变,是当时社会生活情状的反映,也往往可以看作社会结构的标志和社会意识的体现。秦汉时期社会称谓中,'魁'有首长、领袖的意义。亦多用于称异族、下众头领而具有鄙薄意味。'魁'字原义谓...
关键词:标号 头领 魁率 社会 下众 魁帅 价值 生活 结构 
战国秦汉“酒人”略说被引量:3
《宜宾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8-11,共4页王子今 
2007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秦汉社会称谓研究"(07BZS007)
战国秦汉时期制酒的人和追求"酤""利"卖酒的人都可以称作"酒人"。社会称谓中通常使用的"酒人"指代以酒业为经营内容的人士。"酒人"称谓的出现,体现了当时酒在日常饮食生活、社会交往形式中的地位,以及酒的生产工艺的专业化程度。认识战...
关键词:战国 秦汉 酒人 消费 生产 社会关系 
汉代的“商胡”“贾胡”“酒家胡”被引量:11
《晋阳学刊》2011年第1期110-114,128,共6页王子今 
200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秦汉社会称谓研究(07BZS007)
汉代有"商胡贩客"活跃于边境地方,内地亦"商贾胡貊,天下四会",其中明确有"西域贾胡",他们对于社会经济的繁荣有所贡献。当时外国使团中也有被称作"行贾贱人"的商业经营者。乐府诗中"酒家胡"称谓,则反映了另一种形式的都市饮食服务业经营...
关键词:汉代 商胡 贾胡 酒家胡 少数民族出身 
居延简文“临淮海贼”考被引量:10
《考古》2011年第1期85-90,109,共6页王子今 
200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秦汉社会称谓研究"(项目批准号:07BZS00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基地基金重点项目"秦汉时期齐人的海洋开发"(项目编号:QL08l01)的资助
居延汉简33.8中出现"海贼"称谓,又记有"临淮"、"乐浪"、"辽东"郡名。这枚记载东方沿海地区军事行政事务公文的汉简在西北边塞发现,值得关注。就"海贼"称谓而言,居延汉简的这则资料可能早于文献记录,其年代至迟应在汉明帝永平十三年(公...
关键词:居延汉简 临淮海贼 汉代 
东汉“小侯”考绎
《秦汉研究》2010年第1期5-12,共8页王子今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度一般项目:秦汉时期未成年人生活研究,项目批准号:06JA770004;200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秦汉社会称谓研究,项目批准号:07BZS007
汉代文献所见'小侯'称谓,有不同的含义。在对先秦历史的记述中,往往指权势低微的诸侯。西汉时期封地狭陋、控制户口有限的诸侯也称作'小侯'。东汉则专指幼小的贵戚子弟。其身份是否确定是'侯',有不同的解说。此后正史中'小侯'称谓仅《...
关键词:正史 地位 研究者 身份 时代特征 子弟 贵戚 幼小 户口 
秦汉“酒徒”散论被引量:5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5-13,共9页王子今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秦汉社会称谓研究(07BZS007)
"酒徒"称谓可能最初出现于战国阶段,而秦汉时期以"酒徒"自称者曾经有突出的历史表现。如《史记》卷九七《郦生陆贾列传》记述"高阳酒徒"郦食其故事最为著名。《汉书》记述郦食其自称"狂生"。所谓"狂生",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视作《史记》...
关键词:秦汉 酒徒 酒史 酒文化 
汉代宫廷的“小儿官”
《唐都学刊》2010年第4期1-6,共6页王子今 
200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秦汉社会称谓研究(07BZS00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度一般项目:秦汉时期未成年人生活研究(06JA770004)
题东汉学者卫宏撰《汉旧仪》卷上说到"小儿官"职任。"小儿官"是内廷近侍身份,有"持兵""侍宿"的责任。在特定情況下,可和帝王保持极其亲近的关系。作为能够提供反映当时内廷制度以及未成年人生活情状的信息,"小儿官"应当为官制史、宫廷...
关键词:小儿官 未成年人 汉代 宫廷 
秦汉时期的“太上皇”被引量:4
《河北学刊》2009年第6期68-73,共6页王子今 李禹阶 
200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秦汉社会称谓研究>(07BZS007)
"太上皇"称谓体现了帝制时代最高权力集团中特殊的亲族关系,其最初发生与"皇帝"同时。"太上皇"和"皇帝"之间的帝位传递与帝权继承,历史上有过复杂的情形。以称"太上皇"为标志的最高执政者生前的权力转让虽然在秦汉时期没有直接发生,但...
关键词:  太上皇 皇帝制度 
走马楼竹简“小口”考绎被引量:7
《史学月刊》2008年第6期82-85,共4页王子今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度一般项目:秦汉时期未成年人生活研究(06JA770004);200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秦汉社会称谓研究(07BZS007)
走马楼竹简所见"小口"称谓,透露出一些反映三国时期赋税史、财政史乃至社会生活史的新信息,对于认识古代未成年人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也是有益的。"小口"一语见于《魏志》管辂故事,可知"小口"是当时通行称谓。"大小口有差"的制度,在战...
关键词:走马楼竹简 小口 未成年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