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7SJB740007)

作品数:7被引量:2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江南王萍胡玲更多>>
相关机构:徐州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凯里学院学报》《皖西学院学报》《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余华小说比喻余华词语修辞莫言小说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阎连科小说中色彩词的“偏离”及修辞效果被引量:3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09年第11期1-7,共7页江南 胡玲 
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计划项目"<变异修辞与新时期小说语言研究>";项目编号:07SJB740007
阎连科小说语言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色彩词的大量使用,而与新时期其他作家相比,阎连科更多地又是通过对色彩词的"偏离"谋求特殊的修辞效果。"偏离"的主要表现有两种,即语义的偏离与构词法的偏离。通过这两种偏离,阎连科刷新了读者对世界的...
关键词:阎连科小说 色彩词 偏离与变异 修辞效果 
余华前后期小说中比喻的变异及意义被引量:4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118-122,共5页江南 王萍 
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计划项目(07SJB740007)
余华小说提供了20世纪中国文学中最为新奇、怪异的一批比喻,开辟了比喻新的空间和新的视野。同时,以1989年为界,他的创作也实现了从现代主义向现实主义的转型;两个时期的比喻也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认真分析余华小说前后两期比喻的差异...
关键词:余华小说 比喻 怪异与新奇 变革 
论余华不同时期小说的语言词汇策略被引量:1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28-31,共4页王萍 
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计划项目<变异修辞与新时期小说语言研究>(07SJB740007)阶段性成果
余华的创作经历了两次大的转型,其词汇策略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从怪异陌生化时期,通过改变词汇的陪义和义域来达到新奇怪异的效果到审美简化时期,深入民间语境选择词汇,语言平实自然的转变;又到语言狂欢时期转向大量引用流行语,使文本...
关键词:余华小说 不同时期 词汇策略 
从比喻看余华小说创作的转型被引量:2
《皖西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91-94,共4页王萍 
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计划项目"变异修辞与新时期小说语言研究"(07SJB740007)
余华在90年代初经历了一次明显的创作转型,其语言风格也发生了相应转变,但学术界对其语言转型的研究明显缺席。选取余华小说中极具特色,并且变化显著的比喻来考察其创作转型,通过前后时期的对比来揭示其用喻的特点和变化,以期为转型研...
关键词:余华小说 比喻 转型 
漫议莫言的修辞追求被引量:6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61-65,共5页江南 
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计划项目<变异修辞与新时期小说语言研究>(07SJB740007)。
莫言是新时期实力派先锋作家,在新的语言态度规约和导引之下,他对语言的表现力进行了多方面的开掘和探讨,他的艺术感知方式和表达方式,开辟了当代文学的新领域,也为当前的修辞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其探索概括地说,不再仅仅关心语言的...
关键词:莫言 语言感觉 粗放与集约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语文“文学教育”探究——由《十八岁出门远衣行》入选《新课标》教材触发的思考被引量:1
《凯里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147-151,共5页江南 王萍 
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计划项目<变异修辞与新时期小说语言研究>的成果(07SJB740007)
先锋作家余华作品入选《新课标》教材成为语文教学实践的一大难点,中学语文教学面临新的挑战;同时,《新课标》教材也烛照出传统中学语文教学的某些弊端。中学语文"文学教育"的新思路是,一方面引入层次教学法,充分利用文本的层次性特点,...
关键词:中学语文 《新课标》教材 文学教育 
莫言小说词语修辞:选择、变异被引量:13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08年第1期19-25,共7页江南 王萍 
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计划项目<变异修辞与新时期小说语言研究>;项目编号:07SJB740007
莫言是新时期最杰出的先锋作家之一,也是语言本体意识很强的作家。在词语修辞上,他既遵从语言的既有秩序又不断超越语言规范,一方面他注重选择有声有色的词语,给人以听觉、视觉上的享受;另一方面,当词语进入语境后,为获取超乎寻常的表...
关键词:莫言 词语修辞 选择 变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