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科研启动基金(XJNUBS1116)

作品数:5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刘莉崔璨崔斌更多>>
相关机构:新疆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美与时代(美学)(下)》《新疆艺术学院学报》《中国美学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音乐美学演奏技巧二胡美学价值美感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审美文化视域下的新疆维吾尔族纳格拉鼓乐研究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43-49,共7页刘莉 崔斌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维吾尔文化视野下的纳格拉鼓研究"(11YJA760010);自治区高校人文社科重点基地新疆少数民族音乐与舞蹈研究中心重点项目"维吾尔木卡姆审美文化研究"(XJEDU060113B03);新疆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XJNUBS1116)资助
丰富的节奏和律动是维吾尔族歌舞最为耀眼之处,而纳格拉鼓乐节奏鲜明,发声高亢、激越,在民俗、节日、婚庆中起着召唤、聚集和引导功能,对形成地域色彩浓郁的音乐风格起着决定作用。纳格拉鼓乐是一种植根于沙漠的绿洲文化,点亮生命活力...
关键词:纳格拉鼓 维吾尔音乐 律动 乐感 狂欢 
论哭腔在二胡中的应用及美学价值被引量:2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7年第1期105-108,共4页崔璨 刘莉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维吾尔文化视野下的纳格拉鼓研究"(11YJA760010);自治区高校人文社科重点基地新疆少数民族音乐与舞蹈研究中心重点项目"维吾尔木卡姆审美文化研究"(XJEDU060113B03);新疆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XJNUBS1116)研究成果
二胡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弓弦类乐器之一,音色细腻,类似于人声。因其音色的特殊性和丰富的演奏技巧,常被用来模拟和表现哭腔。哭腔本是形容人在哭泣时的声音腔调,后逐渐被运用到地方戏曲及通俗歌曲的演唱当中。二胡在地方戏曲及通俗歌曲的...
关键词:二胡 哭腔 演奏技巧 美感 
论李贽对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批判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90-93,共4页刘莉 
新疆师范大学校级重点学科资助课题"嵇康音乐美学思想研究"(13XSXZ0905);新疆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魏晋南北朝音乐美学思想研究"(XJNUBS1116)资助项目
李贽作为封建思想的异端、叛逆者,对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进行了一次彻头彻尾的批判。他标举"童心"(真心)、"自然"的大旗,对儒家音乐美学中的道德教化内容进行了深入的鞭挞。他反对儒家将琴定义为道德的附属品、反对将音乐仅仅作为传道工...
关键词:李贽 儒家音乐美学 批判 
论徐上瀛《溪山琴况》的音乐表演艺术观
《中国美学研究》2014年第2期119-127,共9页刘莉 
新疆师范大学校级重点学科资助课题《嵇康音乐美学思想研究》(项目号13XSXZ0905);新疆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魏晋南北朝音乐美学思想研究》(批准号XJNUBS1116)资助
明代徐上瀛《溪山琴况》是古代琴乐批评的集大成之作,其中融合了儒、道、释三家美学思想和审美品味,成就了《琴况》在历代琴乐批评中的顶峰地位。《溪山琴况》侧重谈论古琴表演中心、手、弦、音如何协调统一的'和'的问题。《溪山琴况》...
关键词:徐上瀛 《溪山琴况》 古琴美学 
乐象问题综论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90-94,共5页刘莉 
新疆师范大学2013年校级重点学科资助课题"嵇康音乐美学思想研究"(项目号13XSXZ0905);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魏晋南北朝音乐美学思想研究"(批准号XJNUBS1116)
乐象是中国音乐美学特有的范畴和命题。荀子最早提出"乐象"的概念,《礼记·乐记》设有专门的乐象篇。乐象有两个基本构成要素:心与声,所谓乐象就是心对声的能动作用。中国古代乐象思想强调音乐审美中"心"的重要作用,心驰骋万象,妙在象外...
关键词:音乐美学 乐象 音乐意象 音乐形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