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ZW065)

作品数:13被引量:2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培友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语言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诗歌研究》《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孔子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理学两宋理学诗诗学宋代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邵雍“击壤体”的体式特征及其诗坛反响
《北方论丛》2020年第1期67-78,共12页王培友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宋理学诗研究”(13BZW065)
“击壤体”及其诗派是客观历史存在,但“击壤体”并非在南宋末年才形成。作为重要的理学诗之诗歌范型,“击壤体”具有“达理”“闲适”“切理”等诗歌特征,其题材、内容及主题等非常丰富。“击壤体”诗作表达方式有多种构型,其诗歌形态...
关键词:邵雍 “击壤体” 哲理诗 范型 
论两宋理学家“玩物从容”审美理想及其诗歌呈现问题被引量:1
《学术交流》2020年第1期163-171,192,共10页王培友 
国家社科项目“两宋理学诗研究”(13BZW065)。
两宋理学家之“玩物从容”,指的是实践主体以舒缓、不急迫的态度,研习、考察、把握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自身及其属类事物的本质、规律与相互关系等,表征着实践主体的和悦安乐的审美体验和定止心性德性品质或境界。不过,理学家对于“玩...
关键词:宋代 玩物 从容 理学诗 
论两宋理学家“清淡”审美理想及其诗歌呈现问题被引量:1
《文学研究》2019年第2期25-38,共14页王培友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宋理学诗研究”(13BZW065)阶段性成果
宋代"清淡"及其相关话语的诗学呈现问题,受到深刻复杂的历史文化因素和时代文化环境因素的影响。历史文化传统、理学传统与宋代诗学传统,互相交融而汇成了理学家的这一重要审美理想。两宋理学家崇尚"清淡"以及在诗歌创作和诗学评价中所...
关键词:宋代 理学诗 清淡 德性境界 
两宋理学:“象物比德”话语与诗性表达被引量:7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19年第3期37-46,共10页王培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两宋理学诗研究》”(13BZW065)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古老的“象物比德”的文化传统,为宋代理学家所承继和展开。理学家在承继前人的基础上,扩大了“象物比德”之“物”的范围,拓展了“德”的种类和内容,发展了“比德”“取象”的方法。理学家对于“象物比德”话语的多方探讨,在其理...
关键词:宋代 理学 象物比德 理学诗 
论两宋理学范畴的诗学表达问题之历史客观存在被引量:2
《北方论丛》2018年第6期50-57,共8页王培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BZW065)
两宋理学家的理学实践和诗学实践,都是作为统摄道德实践主体、社会实践主体和诗学实践主体于一身的理学家的文化实践活动。因此,理学基本范畴的诗学表达问题具备历史客观存在的学理基础。基于这一认识,从对"范畴"概念的界定出发,对两宋...
关键词: 理学 诗学 历史存在 
宋末元初理学家的学术路径及其诗歌创作实践
《孔子研究》2018年第4期121-129,共9页王培友 
作者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两宋理学诗研究"(项目编号:13BZW065)之阶段性成果
宋末元初,朱熹闽学开始占据主流地位,陆九渊心学一派亦有一定影响。这一时期,理学家的学术路径主要在于:除了在理学若干范畴和命题精义方面的探讨有所突破外,理学诸贤还对朱陆之别、儒释之辨、原始儒学与理学的一体性等问题给予了相当...
关键词:宋末元初 理学 学术路径 诗歌 
两宋理学“孔颜乐处”话语之诗学价值被引量:6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123-137,共15页王培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BZW065);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研究基地项目(14JDWYB014)
作为两宋理学的核心话语之一,"孔颜乐处"话语涵蕴牵涉面广,发展历程复杂而涵义多变。由于"孔颜乐处"的理学实践主体与其主题诗歌创作主体具有同一性身份,加之"孔颜乐处"话语具备了情感体验性、审美性等文化品格,因此,"孔颜乐处"话语对...
关键词:宋诗 理学 孔颜乐处 诗学 诗歌 
从理学家文道观、道器观之矛盾性看理学之自律性缺失被引量:1
《中国诗歌研究》2016年第1期266-281,共16页王培友 
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两宋理学诗研究(项目号13BZW065);北京市社科基金研究基地一般项目宋明理学诗诗性品格及其国际化问题研究(项目号14JDWYB014)的阶段性成果之一;亦受到“北京语言大学中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资助
作为理学体系的基点之一,理学家道器观应与文道观相一致。但较之两宋理学历史实际,情况却复杂得多:两宋理学家之文道观有的与其道器观相一致,有的有出入,有的则完全相反。以理学家道器观衡量其文道观,则可见两宋大多数理学家的文道观,是...
关键词:两宋 理学 道器 文道 
论两宋理学“观物”与理学诗类型化主题及程式化表达被引量:2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78-85,197,共8页王培友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两宋理学诗研究>(项目号13BZW065);北京市社科基金研究基地一般项目<宋明理学诗诗性品格及其国际化问题研究>(项目号14JDWYB014);"北京语言大学中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
"观物"是邵雍用来构建其理学体系的术语,得到了他之后两宋理学家的高度重视。因"观物"具有体悟性、识察性与实践性等特质,而具备了审美性、情感性、实践性、超越性等品格,因此,也就内在地决定了"观物"与理学家诗歌创作具有紧密联系。当...
关键词:理学 观物 理学诗 类型化 程式化 
两宋理学家文道观念及其诗学实践研究的历史视阈与当下价值被引量:3
《中国文化研究》2015年第4期127-138,共12页王培友 
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两宋理学诗研究>(项目号13BZW065);北京市社科基金研究基地一般项目<宋明理学诗诗性品格及其国际化问题研究>(项目号14JDWYB014)的阶段性成果之一;"北京语言大学中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资助
宋明理学的文化价值和历史地位,伴随着明代王朝的灭亡而受到了清初顾炎武等人的猛烈抨击,不意竟导引出清人全面否定宋明理学之结果。影响所及,近百年来理学及理学家的文道观及其诗学实践等研究问题也遭遇到了严峻的历史困境。而两宋理...
关键词:两宋 理学 文道观 诗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