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ZW004)

作品数:43被引量:5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薇王坤蔡天星黄璐喻言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警官学院耶鲁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美与时代(美学)(下)》《华文文学》《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洛特曼符号学萨义德本体论黑格尔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艺术语言文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符号圈被引量:2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21年第1期37-61,共25页 王坤(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文论与‘去黑格尔化’研究”(13BZW004)阶段性成果
[译者赘言]^(①)在洛特曼的两卷本《自选集》中,列为卷首的正是这篇《论符号圈》,因为它将《艺术文本的结构》所探讨的意义如何生成的问题,向前推进了一大步:镜像对称定律是意义生成方法的内部组织结构和意义生成过程的基本依据。洛特...
关键词:洛特曼 内部组织结构 意义生成 自选集 艺术文本 镜像对称 赘言 
“语言边界”与彼得·基维对美学领域的拓展研究
《河南社会科学》2019年第4期69-74,共6页王一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文论与‘去黑格尔化’研究"(13BZW004)
美国当代哲学家彼得·基维(Peter Kivy)①将科学的"语言分析"方法用于感性艺术研究,将分析美学、经验主义美学和音乐美学相互融合,一方面使其研究在经验和科学之间得到有效平衡,另一方面也实现了多学科的跨越,拓展了分析美学、经验主义...
关键词:彼得基维 分析美学 音乐美学 前沿研究 
没有听觉文化的声音研究——对本体论转向的一个批判被引量:7
《文化研究》2019年第1期129-154,共26页布莱恩·凯恩 刘昕亭 冯紫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当代文论与‘去黑格尔化’研究”(项目编号:13BZW004);广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文论创新与经典重译”(项目编号:GD12 CZW10)的阶段性成果
"声音研究"和"听觉文化"常常同义替换地命名广泛的、异质的、跨学科的研究领域。然而这两个术语之间依然存在着潜在分歧。声音研究领域的一些学者,通过转向声音的本体论和"表征与意义之下"的物质-情感过程,拒绝了听觉文化研究。在这篇...
关键词:声音研究 听觉文化 本体论 
彼得·基维“轮廓理论”新解——隐喻、相似性与“异质同构”被引量:2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133-138,共6页王一方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文论与‘去黑格尔化’研究"(13BZW004)阶段性成果
"轮廓理论"是当代西方美学前沿理论,由美国当代哲学家彼得·基维(Peter Kivy)提出,是一种涉及经验哲学、分析美学、认知科学等多学科知识,并将人类情感与音乐情感的表现形式相类比的"相似论"。这种"相似论"与苏珊·朗格的符号论有"异质...
关键词:“轮廓理论” 彼得·基维 隐喻 相似性 “异质同构” 
论西方历史哲学变迁的内在逻辑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10-15,共6页崔淑兰 
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当代文论与‘去黑格尔化’研究"(13BZW004)
西方历史哲学在两百多年的发展演化中,形成了一派繁荣景象和林立的学派。在繁杂的表象下有其发展的内在逻辑脉络。西方历史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脉络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察:一是思维层面,由同一向差异转化;二是方法论层面,由对辩证法的崇...
关键词:历史哲学 内在逻辑 思维 方法论 叙事 
反对听觉新霸权——兼与周志强和王敦教授商榷被引量:1
《探索与争鸣》2018年第12期113-118,151,共7页刘昕亭 
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当代文论与‘去黑格尔化’研究"(13BZW004);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文论创新与经典重译"(GD12CZW10)
在听觉文化研究已经于西方学术界遍地开花之际,一个中国本土的"听觉转向"正在兴起。听觉还是声音?听觉文化研究还是声音政治批评?结合当下有声出版、智能语音助手和听觉营销等"听觉中心主义"的新态势,正在勃兴的声音研究不应是亦步亦趋...
关键词:声音研究 听觉文化 齐泽克 周志强 王敦 
习近平文艺思想对文艺社会功能的阐释被引量:2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25-29,共5页杨水远 
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当代文论与‘去黑格尔化’研究"(13BZW004);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委托课题"习近平文艺思想研究"
习近平文艺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理论体系中,习近平对文艺的社会功能进行了全新的定位。在继承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一根本原则的同时,拓展了文艺的社会功能,提出文艺为社会和谐发展服...
关键词:习近平文艺思想 文明交流互鉴 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艺功能 
“人神关系”的隐喻——重读卡夫卡的《判决》
《宜春学院学报》2018年第7期92-96,共5页赖锐 刘晓彤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文论与'去黑格尔化'研究"(项目编号:13BZW004)
重读卡夫卡《判决》的必要性在于,既有研究过于关注其父子矛盾的浅层主题,遮蔽了小说的深层意蕴。小说中的父子关系实为"人神"关系的隐喻——父亲是上帝的化身,儿子则为人子的代表。父亲与儿子的关系显得紧张、畸形,影射着终极价值失落...
关键词:卡夫卡 《判决》 犹太教 人神关系 
文学实践与反本质主义和本体论学理问题——西方文论学理研究之二被引量:3
《学术研究》2018年第3期146-154,共9页王坤 
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当代文论与‘去黑格尔化’研究"(13BZW004)的阶段性成果
从文学中来,到文学中去;文论研究务必透彻阐发理论,亦需贴切解释文学。本质论、反本质主义以及本体论这些重大理论问题,最终都要通过文学实践来检验。在文学领域,本质论的表现有独白、宏大叙事、同一美学;反本质主义的表现有复调、私人...
关键词:学理研究 反本质主义 本体论 先在性 同一性 
文明共同体视野与文论话语的学理建构被引量:1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11-18,共8页王坤 杨水远 
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当代文论与‘去黑格尔化’研究"(批准号:13BZW004);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文论创新与经典重译"(批准号:GD12CZW10)
中国当代文论话语体系的建构,离不开关键词的支撑,尤其离不开核心概念范畴的奠定;同时,还要高度重视学理建构。人类文明共同体是建构中国当代文论话语体系的新视野,它可从三个方面推进文论话语的学理建构:1.为超越西方中心论提供学理自...
关键词:文明共同体视野 文论话语 学理建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