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08JJD880226)

作品数:9被引量:1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顾尔伙巴登尼玛邓桦张国栋黄胜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青海民族大学四川民族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贵州民族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彝族仪式非理性集体记忆蓝靛瑶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彝族“克智”:作为论辩的教育
《民族教育研究》2013年第5期63-67,共5页顾尔伙 巴登尼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西南民族宗教文化传承的社会心理基础研究"(课题编号:08JJD880226);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彝族文化研究中心资助科研项目阶段性成果
"克智"既是一种言语行动,一种对话艺术,也是彝族民众讲述传统、探求知识、明辨事理、回顾历史的一种口头传播方式。文字出现后,"克智"口头论辩并没有消失,反而与彝文字并存共荣,这是其教育意义的凸显。作为论辩的教育,"克智"具有"活"的...
关键词:“克智” 程式 对话 “自我”教育 
仪式中的民族集体记忆建构——以云南文山富宁县洞波西六村蓝靛瑶“度戒”仪式为例被引量:5
《民族教育研究》2012年第1期43-46,共4页邓桦 
巴登尼玛教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西南民族宗教文化传承的社会心理基础研究"(课题批准号:08JJD880226)的阶段性成果
历史上瑶族是一个不断迁移的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然而,这个民族却依靠自己独特的教育方式"度戒",在民族历史进程中没有因为不断迁居而解体,反而保持了自身鲜明的民族特色,维系了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从云南蓝靛瑶"度戒"仪式入手,透过仪...
关键词:仪式 集体记忆 建构 
藏传佛教艺术传承中的口传教育探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1期51-54,共4页卓么措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西南民族宗教文化传承的社会心理基础研究"(08JJD880226)阶段性成果
藏传佛教艺术的传承以寺院为中心,传承方式是师徒式,主要通过师徒口耳相传、参悟体验来实现。即通过人与人之间,尤其是老一代对后辈的语言、行为影响来传承。因此,藏传佛教艺术的制作过程既是显性的艺术品的创作,也是隐性的"发展人"的...
关键词:藏传佛教艺术 传承 口传教育 
藏族牧区小学生的控辍对策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91-94,共4页捌马阿末 
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承担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西南民族宗教文化传承的社会心理基础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8JJD880226
每个地区的辍学现象和辍学原因都有其特殊性,控辍对策也有其特色。因此,要控制藏族牧区小学生辍学就要通过建立多元化的教育目标体系、开设多元化的课程体系、采用适合"双语教学"或"汉语教学"的教育方法体系、增强教师的职业情感、科学...
关键词:藏族 牧区小学 小学生 控辍对策 
彝族毕摩传承方式的特征及原因探析被引量:4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S1期79-80,91,共3页顾尔伙 巴登尼玛 
巴登尼玛教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西南民族宗教文化传承的社会心理基础研究"(08JJD880226)研究成果之一
彝族毕摩传承是师徒式、非制度化的精英教育。在历史的进程中,毕摩教育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毕摩人才,使毕摩在彝族社会中得以长期存在和延续。彝民族成员及其毕摩之所以选择这样一种传承方式,这与其毕摩文化传播语境、口传与书写的有机...
关键词:毕摩 师徒 口头“声教” 口传 书写 语境 
凉山彝族“克智”传承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被引量:3
《民族艺术研究》2011年第1期124-128,共5页顾尔伙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西南民族宗教文化传承的社会心理基础研究"(课题号:08JJD880226)研究成果之一
"克智"作为凉山彝族民间社会的口头论辩活动,是凉山彝族传统文化生长出来的"生命之树"。本文在对"克智"传承的来源和现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克智"未来可能的走向。
关键词:凉山 彝族 “克智”传承 学校教育 
凉山彝族“克智”文化初探被引量:4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27-31,共5页顾尔伙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西南民族宗教文化传承的社会心理基础研究("课题号:08JJD880226)研究成果之一
"克智"作为凉山彝族民间社会的口头论辩活动,既是一种对话艺术,也是人们讲述历史、探求知识、明辨事理的一种口头交流和传播方式。本文考察了"克智"的内涵、演述规则、演述内容、演述场景和演述程式,分析了"克智"在当代社会的传承危机...
关键词:凉山 彝族 “克智 ”场景 程式 危机 
从黔东南苗侗民族文化的传承现状看民族文化的发展观被引量:5
《贵州民族研究》2010年第3期47-51,共5页张国栋 巴登尼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西南民族宗教文化传承的社会心理基础研究"(08JJD880226);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研究"(08JZD0027)
通过田野考察发现,在文化传承方面侗族较苗族相对要好,但在民族文化发展观上二者都存在着非理性,分析并比较了这两个民族在发展民族文化中所采取的不同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综合创造的民族文化发展观。
关键词:黔东南 苗侗民族 文化传承 非理性 综合创造 
荔波白裤瑶的自然宗教及其社会功能初探
《贵州民族研究》2010年第3期105-108,共4页黄胜 黄泽梅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西南民族宗教文化传承的社会心理基础研究"(08JJD880226);教育部哲社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研究"(08JZD0027);西南大学"211工程"重点学科项目"民族特色教育学科建设"的阶段成果
荔波白裤瑶族有生殖崇拜、蜘蛛崇拜、火神崇拜、树神崇拜、门神崇拜等自然宗教信仰,这些自然宗教在白裤瑶地区具有社会整合与社会化功能、心理调适功能、文化教育功能、认同功能、和谐功能等。
关键词:白裤瑶 自然宗教 社会功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