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局教师科研基金

作品数:374被引量:1279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薄景山卢玉林李忠卢滔王丽更多>>
相关机构:防灾科技学院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北京工业大学中国地震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主题:地震地震灾害汶川地震数值模拟防震减灾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配筋和预应力下拱坝动力特性的模型试验研究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72-79,共8页盛志刚 卢玉林 吴鹏 
中国地震局教师科研基金(20110104)。
通过坝体横缝配筋和施加拱向预应力的拱坝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了不同配筋率和预应力的变化对拱坝动力特性的影响。通过振动台输入的几组典型动荷载(白噪声和谐波荷载等),来观测模型拱坝的动力反应,并进行相应的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在...
关键词:拱坝 模型试验 振动台 横缝配筋 预应力 
基于智能语音技术的闪电哨声波自动识别被引量:4
《地球物理学报》2022年第3期882-897,共16页袁静 王子杰 泽仁志玛 王志国 丰继林 申旭辉 吴鹏 王桥 杨德贺 王统领 周乐 
中国地震局教师科研基金(20150109);国家自然基金(41874174);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18YFC1503501);防灾科技学院教研教改项目(JY2021A06);基础性科研院所稳定支持项目(A132001W07);国际合作项目the APSCO Earthquake Research Project PhaseⅡand ISSI-BJ project联合资助。
闪电哨声波是一种重要的电磁波动,了解其传播特征及传播过程有助于揭开圈层电磁耦合机理.从卫星观测资料识别闪电哨声波通常需要将原始电磁波形进行滤波处理再转化为时频图像,最后采用目视方法识别图像中的色散状形态,整个过程消耗大量...
关键词:智能语音 张衡一号卫星 闪电哨声波 长短时记忆网络 
红外测量技术在水利工程测绘中的应用--评《水利工程测量》被引量:3
《人民黄河》2021年第12期I0009-I0009,共1页马洪蕊 
廊坊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21011039);中国地震局教师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20106)。
随着测绘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测绘设备的不断改进,传统的测绘技术无法适应当前水利工程建设的高要求、高标准。以数字地图、3G技术、红外测量仪等为代表的现代测绘技术应用到现代水利工程建设中,既提高了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率,又减少...
关键词:水利工程测量 水利工程测绘 水利工程建设 测绘技术 数字地图 3G技术 红外测量技术 现代化 
基于嵌套循环结构的分形应急组织构建研究被引量:12
《管理评论》2020年第10期293-306,共14页俎富豪 赵秋红 邓修权 郗蒙浩 
中国地震局教师科研基金项目(20140106);工业与信息化部海上应急处置决策支持研究项目(23100002017105008)。
针对突发事件的高效应对,本文基于分形系统特征与高效应急组织需求的相似性,构建了一种嵌套循环结构的分形应急组织,设计了其响应及动态重构的流程。该组织由分形应急单元依托层级间授权-执行关系、同层间协同-合作关系形成。通过这种授...
关键词:分形应急 突发事件应对 嵌套循环 分形应急组织 案例分析 
基于溶解氡数据和长短期记忆网络的地震预报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年第10期4029-4035,共7页刘海军 单维锋 耿贵珍 
中国地震局教师科研基金(20150110)。
溶解气氡浓度异常为可靠地震前兆,通过对历史观测数据进行建模,预测溶解气氡未来趋势,是快速检测溶解气氡浓度异常、研究震-氡机制的前提。溶解气氡浓度数据为典型的时间序列数据,传统的时间序列预测技术主要为自回归(AR)方法和自回归...
关键词:时间序列分析 长短期记忆网络 前兆数据 趋势预测 循环神经网络 
南海成因模式述评被引量:2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年第7期2515-2527,共13页关成尧 赵国春 张厚和 邱磊 高剑波 廖宗宝 
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SD16200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团队项目(ZY20180104);中央高校科研基本业务费项目(SD162001);中国地震局教师科研基金(20150103)。
南海的构造演化与其周边的板块构造运动有密切关系,一直是地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现对中外学者关于南海成因模式的观点、模式进行综述分析,讨论涉及主动成因10种,被动类成因7种,涉及代表性观点20个,每一观点都能合理解释一些宏观地质现象...
关键词:南海 海盆扩张 模式 地幔上涌 岩石圈拆沉 
北川县联社框架结构地震倒塌机理分析被引量:2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年第8期3164-3169,共6页蔡晓光 胡媛馨 黄鑫 张宇东 
中国地震局教师科研基金(201301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78144)。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倒塌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采用基于MSC.Marc有限元软件开发的THUFIBER程序,以汶川地震中整体倒塌的北川县联社为研究对象,进行框架结构地震倒塌研究。通过动力时程分析得到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表现...
关键词:汶川地震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倒塌机理 数值模拟 增量动力分析 
新疆乌孙山北缘断裂晚第四纪活动及区域构造意义被引量:1
《地球科学》2019年第10期3541-3550,共10页袁四化 刘晓燕 白相东 李建刚 迟宝明 姜纪沂 李瑛 赵振宏 
中国地震局教师科研基金(No.201401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1772200);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Nos.121201011000150021,12120115046401)
乌孙山北缘断裂位于新疆伊宁盆地南部,是伊宁盆地与乌孙山的边界断裂,由多条平行或斜列的次级断层组成.断裂呈近东西走向,总体倾向南,山前主断裂主要表现为高角度逆冲,倾角50°~80°,前缘冲断面相对较缓.断裂上盘主要由石炭系-二叠系组...
关键词:乌孙山北缘断裂 伊宁盆地 活动构造 电子自旋共振(ESR)测年 构造 
秦岭北缘断裂带活动性对地质灾害影响研究
《国际地震动态》2019年第10期66-67,共2页白相东 
中国地震局教师科研基金(20150104)资助
秦岭北缘断裂带位于秦岭造山带与渭河盆地之间,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属于一条边界断裂,也是一条重要的活动断裂。十三朝古都西安坐落于此,也是中国"一路一带"国家重大战略的起点,秦岭北缘断裂带活动直接危及地区的安全性。关于该断裂带的运...
关键词:秦岭北缘断裂带 活动断裂 断层年代学 断裂体系 运动学模式 地质灾害 
基于P-center问题的国家级应急物资储备设施选址优化布局研究被引量:23
《自然灾害学报》2019年第3期123-129,共7页郗蒙浩 张静 赵秋红 叶峰 
中国地震局教师科研基金(201401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471006,9122400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ZY20160103,ZY20180229)~~
中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合理规划国家级应急物资储备设施将极大地减少灾害所造成的损失。考虑到应急管理更关注救援的有效性,本研究构建国家级应急物资储备设施选址模型(EFLP),即拓展的P-center问题,该模型考虑了...
关键词:应急物资储备设施 变邻域算法 应急管理 P-center问题 选址模型(EFLP)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