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7JAXLX003)

作品数:8被引量:2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刘将葛鲁嘉张晓明尤世红金圣华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吉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求索》《心理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学科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哲学实践以人为本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先秦儒学对道德相对主义的回应与超越
《道德与文明》2012年第4期70-74,共5页王连冬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资助项目(07JAXLX003);吉林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20111007)
道德相对主义对主流价值观念的挑战主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道德原则是否具有普遍必然性、理性能否认知道德原则、道德原则能否摆脱道德实践上的冲突。先秦儒学理清了作为普遍、必然的道德原则的仁与作为具体的行为规范的礼之间的紧张关...
关键词:道德相对主义 仁道必然 仁心明证 行权返经 
神经精神分析学的研究进路及理论反思被引量:2
《求索》2012年第2期108-109,219,共3页金圣华 刘将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资助项目(07JAXLX003);吉林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20111007)
把精神分析学建设成为一门自然科学是弗洛伊德从事心理学研究的最初梦想。百年后的今天,试图把神经科学与精神分析的研究发现相整合的学术热潮再度兴起,这一研究取向也称为"神经精神分析学"。本文考察了用神经科学的方法来开展精神分析...
关键词:神经精神分析学 神经科学 整合进路 
文化对知觉及其神经机制的影响:来自文化神经科学的证据被引量:3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127-133,共7页刘将 葛鲁嘉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资助项目(07JAXLX003);吉林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项目批准号20111007)的阶段性成果
文化心理学研究表明文化能够塑造或者影响人的知觉,而认知神经科学曾一度忽略人的知觉过程的文化差异性。在整合文化心理学与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新兴的文化神经科学为人的知觉的文化依赖性提供了跨越行为与神经层次的证据和解释...
关键词:文化 知觉 文化神经科学 非社会性知觉 社会性知觉 
哲学心理咨询的兴起与展望被引量:7
《心理研究》2011年第4期8-13,共6页刘将 葛鲁嘉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资助项目(编号:07JAXLX003);吉林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项目批准号20111007)
哲学心理咨询是一个在整合哲学与心理咨询的基础上而形成的新兴的跨学科研究领域,也是一场哲学实践运动。通过系统化与理论化的建构,它尝试以哲学的思想、理念、理论与方法,把哲学应用于心理咨询活动当中。作为一种通过整合哲学与心理...
关键词:哲学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 哲学实践 学科互涉 心理治疗 
中国本土心理学资源中“乐”的思想被引量:3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19-22,共4页张晓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资助项目(编号:07JAXLX003)
幸福感是目前西方科学心理学关注的一个焦点领域,西方幸福感的研究存在三种思路,即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社会幸福感。在中国本土心理学资源中,"乐"的内涵与幸福感相类似,文章通过儒释道三家对"乐"的解读,意图对中国本土心理学资源中...
关键词:幸福感  生存境界 
人性观及个人特质对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影响被引量:1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197-200,共4页刘春雷 刘晓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7JAXLX003)
心理咨询和治疗领域,咨询师所持人性观影响其对心理学研究的偏好、对治疗理论和流派的选择及心理学理论的建构。笔者着重论述了人性观对四大主要心理咨询和治疗理论的影响及个人特质在咨询和治疗中的作用。认为心理学各流派日趋统合对...
关键词:人性观 个人特质 心理咨询和治疗 
中西心理学传统中“乐”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79-82,共4页张晓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度规划基金资助项目(编号:07JAXLX003)
"乐"在中西心理学传统中的内涵各有侧重,通过对中西心理学传统中"乐的比较研究,以期能进一步揭示出"乐"内涵,并为"乐"的本土化研究提供基点。
关键词:乐观乐 天人合一 
构建以人为本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被引量:4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70-72,共3页尤世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度规划基金项目资助(编号:07JAXLX003)
构建以人为本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符合现代教育理念,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要求,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为此,应确立多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创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心理健康工作网络,拓宽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关键词:以人为本 高校 心理健康教育 体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