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CZS054)

作品数:17被引量:2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段建宏朱文广秦利国陈华赵艳霞更多>>
相关机构:长治学院南开大学温州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社会科学论坛》《历史教学问题》《中华戏曲》《五台山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民间信仰信仰禁赌清代乡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型塑与记忆:浊漳河流域昭泽王信仰的发展演变被引量:2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58-64,共7页段建宏 赵艳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明清山西民间信仰与区域社会研究”(项目编号:11CZS054);长治学院基地项目“当代晋东南民间信仰与公众生活秩序形成”(项目编号:GJZXM201802)。
昭泽王信仰是浊漳河流域具有代表性的民间信仰。该区域目前保存有20余座昭泽王庙宇,并流传着大量关于昭泽王的民间传说与故事,探究其生成演变对同类型民间信仰具有重要意义。在昭泽王信仰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民众不断对其进行神化、型塑...
关键词:民间信仰 浊漳河流域 昭泽王信仰 神话化 地域化 仪式化 
明清以来晋东南区域的宗族与民间信仰:兼论华北宗族的完整性
《农业考古》2018年第6期91-97,共7页申茜茜 段建宏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山西民间信仰与区域社会研究”(项目编号:11CZS054);长治学院专项项目“历史时期浊漳河流域的宗族与社会”(项目编号:ZX2017002)
近十年来,北方宗族研究逐渐得到学界的关注,而对北方宗族的研究却鲜少跳出华南学派的范式。通过整理碑刻资料、田野调查的方式,可以发现华北宗族缺少祠堂而多与民间信仰相关联,并且,宗族与民间信仰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促进的互利关系,从...
关键词:宗族 晋东南 民间信仰 祠堂 
民间信仰的泛众化——以三嵕信仰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3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26-33,共8页段建宏 雷玉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明清山西民间信仰与区域社会研究"(项目编号:11CZS054);长治学院专题项目"历史时期浊漳河流域的宗族与社会"(项目编号:ZX2017002)
民间信仰在其发展过程中,均经历了泛众化的过程。所谓泛众化,就是指民间信仰在民间的认知度与认可度。它包括民间信仰在时间上的传承、在空间上的扩散以及在民众心中的积淀。影响民间信仰泛众化的因素主要包括庙宇碑刻、传说故事、仪式...
关键词:三嵕信仰 泛众化 碑刻 传说 祭祀仪式 
明清晋东南乡村规约与社会治理:以碑刻为中心的考察
《社会科学论坛》2017年第4期50-61,共12页陈华 李荣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明清山西民间信仰与区域社会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1CZS054
规约,是乡村社会治理中的重要内容。明清时期,晋东南乡村社会设置了大量的规约碑刻,内容涉及禁赌、社会教化、禁山、保护农业生产等方面,在基层社会起着维风励俗、保障社会秩序的作用。在规约碑刻的制定中,社、乡约等地方社会力量起着...
关键词:规约 碑刻 国家与社会 
明清时期关帝信仰在晋南社会中的建构
《长治学院学报》2016年第6期26-29,共4页秦利国 李荣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山西民间信仰与区域社会研究"(CZS054);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历史时期晋东南区域自然灾害与民生研究"(BZS071)
民间信仰中影响重大的关帝信仰,在明清时期的晋南社会中是由国家与地方社会双向影响共同建构的民俗事象。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社会群体由于所处社会地位的差异,在建构关帝的形象时都有着自己的解说。其中国家对关帝信仰的解说占据着主导地...
关键词:明清时期 晋南社会 关帝信仰 
历史的主观性及其意义
《历史教学问题》2016年第4期66-70,10,共6页段建宏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山西民间信仰与区域社会研究”(编号:11CZS054);山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历史学专业学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编号:GH-11101)的阶段性成果
关注历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关注现实,探究历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自己在现实的生活中获得最大程度的精神享受。因此,历史研究不能仅停留在史实的梳理、考证之上,只有带着深厚的感情,彰显出时代的特色,展现出人物的心理、群体的心态...
关键词:主观性 叙述 历史感 
五台山现存文殊寺庙的时空分析
《五台山研究》2016年第2期60-64,共5页段建宏 张瑞霞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山西民间信仰与区域社会研究"(11CZS054);山西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资助
五台山文殊信仰的形成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在北魏、隋唐、明清三个重要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出于政治的需要不断对之以充实、丰富。目前,保存下来40余座文殊寺庙,成为全国独具特色的文化区域。透过对五台山文殊信仰的时空分析,...
关键词:五台山 文殊寺庙 时空分析 
明清时期上党宗族与民间信仰
《长治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17-20,共4页陈华 秦利国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山西民间信仰与区域社会研究"(CZS054);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历史时期晋东南区域自然灾害与民生研究"(BZS071)
宗族与民间信仰是目前社会史研究的两个重要问题,宗族作为传统中国社会的重要基层社会自治组织必然与地方民众信仰产生一定联系。在明清时期的上党地区,宗族往往利用民众信仰来凝聚族人、教化族人,同时宗族也在民间信仰的传播、多样性...
关键词:上党 宗族 民间信仰 
精卫功能异变及信仰的区域限制分析
《长治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14-16,共3页朱文广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山西民间信仰与区域社会研究"(11CZS054);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历史时期晋东南区域自然灾害与民生研究"(13BZS071)
精卫填海故事源于发鸠山一带的水患。由于气候变化,宋以后,精卫异变成为当地的雨神。由于布雨功能的灵验,精卫信仰被保存了下来。不过,作为雨神的精卫并不能在众多的雨神中占据优势,而士人又不关注其雨神功能。这最终使得其填海故事广...
关键词:精卫 功能 异变 信仰 区域限制 
晋东南三教信仰的形成、表现形态及分析被引量:3
《宗教学研究》2015年第4期254-259,共6页段建宏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山西民间信仰与区域社会研究"(批准号:11CZS054);山西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资助;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历史时期晋东南区域自然灾害与民生研究"(批准号:13BZS071)
由儒、佛、道而成的三教信仰,构成了晋东南区域社会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地区广泛分布的三教堂建筑,呈现出三教融合的文化风貌,更突显出晋东南社会独特的信仰形态与明显的区域特色。在这些数量众多的三教堂建筑中,最早的创建于金...
关键词:晋东南 金元时期 三教信仰 国家与社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