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11JJD840005)

作品数:16被引量:205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郭星华任建通石任昊刘蔚邢朝国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北京科技大学爱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内蒙古社会科学》《国家行政学院学报》《探索与争鸣》《江苏社会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社会治理法治建设法社会学分析纠纷差异化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现代法治的困境:均等化处置抑或差异化处置被引量:1
《人文杂志》2016年第1期105-110,共6页郭星华 刘蔚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传统文化与现代法治"(11JJD840005);北京郑杭生社会发展基金会.完美特设博士生项目"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社会结构性纠纷解决研究"(14ZHFD13)
改革开放以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现代法治建设中最常见的口号,但却未被充分理解和认识。事实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具有两种内涵:一是应然层面不同社会主体地位的平等;二是实然层面针对不同社会主体的差异化处置。在现代法治建设进程中,...
关键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应然 实然差异化处置 正当性 
孝文化的法律表达:亲亲相犯的差异化处置——对两起故意杀人案件的法社会学分析被引量:4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85-89,共5页郭星华 刘蔚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传统文化与现代法治"(11JJD840005);北京郑杭生社会发展基金会.完美特设博士生项目"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社会结构性纠纷解决研究"(14ZHFD13)
基于两起故意杀人案件中亲子相犯的差异化处置,追溯我国传统法律在涉及故意杀人罪中对孝道文化价值的维系,结合现代部分欧洲大陆法系国家在该罪中对家庭伦理的彰显。我们认为,刑法应当对量刑实践中亲子相犯时的差异化判罚给予合法性和...
关键词:刑法 故意杀人罪 孝道 差异化处置 
基层纠纷社会治理的探索——从“枫桥经验”引发的思考被引量:54
《山东社会科学》2015年第1期65-69,共5页郭星华 任建通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传统文化与现代法治"(项目号:11JJD840005);2014年度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保定市乡村治理与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研究"(项目号:20140604)的阶段性成果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以往的"社会管理"提升为"社会治理",标志着我国社会治理理念和治理模式的深刻变革。因此,在转型社会中如何实现基层社会治理,解决纠纷以及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秩序是必须着重考虑的问题。基于"枫桥经验"独特的历史地...
关键词:“枫桥经验” 社会治理 纠纷解决 治理向度 
从社会管制、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法治建设的变迁被引量:11
《黑龙江社会科学》2014年第6期76-82,共7页郭星华 石任昊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传统文化与现代法治"(11JJD840005)
针对"法是怎么适应社会需求、解决现实问题"的历史命题,以1978年以来的"第三次法律革命"为时代背景,对中国现代法治建设的变迁历程予以回顾,按照理想类型的方法可归纳出"社会管制""社会管理""社会治理"这三种国家治理模式。"拨乱反正"...
关键词:社会管制 社会管理 社会治理 法治建设 
探索人民调解专业化的新路径被引量:3
《社会学评论》2014年第5期59-67,共9页郭星华 刘蔚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传统文化与现代法治"(11JJD840005);北京郑杭生社会发展基金会.完美特设博士生项目"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社会结构性纠纷解决研究"(14ZHFD13)
当今社会,面对传统社会和准军事化社会纠纷解决机制的失落,司法作为纠纷解决的途径在诉讼"爆炸式"增长等现实问题中也深陷困境。作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中重要的基层纠纷解决方式,人民调解能够较好地应对大量矛盾纠纷所导致的司法困境...
关键词:纠纷解决机制 司法困境 人民调解 专业化 人民调解师 
无讼、厌讼与抑讼——对中国传统诉讼文化的法社会学分析被引量:33
《学术月刊》2014年第9期88-95,共8页郭星华 
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传统文化与现代法治"(11JJD840005)的阶段性成果
"无讼"是古代国家精英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为实现这一理想,中国传统社会存在非制度化、制度化和半制度化等三种抑制诉讼的途径。非制度化抑讼途径方面,国家精英在通过多种方式进行道德感化、劝民息讼的同时,也努力营造"为讼有害"的社...
关键词:诉讼文化 无讼 厌讼 好讼 抑讼 
刑满释放人员社会适应的法社会学研究——主体间性的视角被引量:2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64-69,共6页郭星华 任建通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传统文化与现代法治"(11JJD840005);2014年度河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指导项目成果(SZ141263)
我们以主体间性为视角,从刑释人员的"主体"需要出发来研究刑释人员社会适应问题,试图解释他们社会适应的困境。在社会转型背景下,社会分工越来越专业化,使得非专业的个体在尚未涉及到的领域就需要专业人士协助去完成,即需要"专家指导系...
关键词:刑释人员 社会适应 主体间性 专家指导系统 
全息:传统纠纷解决机制的现代启示被引量:25
《江苏社会科学》2014年第4期123-130,共8页郭星华 李飞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传统文化与现代法治>(11JJD840005);北京郑杭生社会发展基金会.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子项目<农村流动人口与同城化研究--以社会动员为视角>(13ZHFD07)的阶段性成果
熟人社会有大量的初级关系,也就会有初级纠纷产生。如果初级纠纷无法得到及时解决,就有可能演变成次级纠纷,继而形成新的紧张和激烈程度更高的次级纠纷。在现代社会的语境下,法治基本只关注"此时此地"的次级纠纷,但有时并未使这些纠纷...
关键词:全息 初级纠纷 次级纠纷 调解 
网络化时代构建信息法规体系问题研究——基于信息互动模式变化的视角
《理论导刊》2014年第8期12-15,共4页冯景 任建通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社会学视野下重新犯罪防控机制研究"(12BSH008)成果;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传统文化与现代法治"(11JJD840005)
网络社会的崛起提升了"信息"一词的热度,使交往主体从在场交往向缺场交往转变,信息互动模式的生成、传递和利用等一系列过程与方式都发生了变迁,特别是网络流行语已普遍应用到信息互动的模式上。近年来,我国信息法规建设虽逐渐加强,然...
关键词:网络化时代 互动模式 网络环境 信息法规体系 构建 
社会规范:多元、冲突与互动被引量:16
《中州学刊》2014年第3期62-69,共8页郭星华 石任昊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传统文化与现代法治>(11JJD840005)
在法社会学的视野中,社会规范可以统称为"法"。伴随着现代化的浪潮,我国法治的发展水平与立法体系的完备并不呈正比例关系,多元社会规范的冲突越发明显,从而造成了"越轨泛化"。在这种背景下,针对"国家法"与"民间法"二元结构划分的偏颇,...
关键词:社会规范 多元化 冲突 互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