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儿童研究》

作品数:10202被引量:2065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少年儿童研究》
主办单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中国少年先锋队工作学会;中国青少年研究会;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最新期次:2025年2期更多>>
发文主题:孩子家庭教育父母少年儿童儿子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作者:弓立新张纯颖孟娜洪明孙云晓更多>>
发文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少年儿童研究》编辑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首都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征稿启事
《少年儿童研究》2025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少年儿童研究》(CN11-1748/D)创刊于1988年,由共青团中央主管,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少年先锋队工作学会等单位主办。本刊定位为国家级少年儿童研究学术理论刊物,探讨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少年儿童教育与保护、少先队及儿童组织...
关键词:中国少年先锋队 身心发展规律 媒体网络 社会生活环境 儿童成长 家庭教育 栏目设置 少先队 
惩罚与预防:隔空猥亵儿童的刑法治理
《少年儿童研究》2025年第2期4-12,共9页周斌 
隔空猥亵儿童的刑法治理存在惩罚性治理逻辑不清和预防性治理标准不明的问题。在惩罚性治理层面,猥亵儿童罪的猥亵行为应包含侮辱行为,是指强奸行为以外所有侵害儿童性权利的犯罪行为。只有依此逻辑才能正确解释隔空猥亵儿童行为为何构...
关键词:隔空猥亵儿童 平台中立帮助行为 猥亵儿童罪 帮助犯 拒不履行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 
被遗忘权视野下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审视与优化
《少年儿童研究》2025年第2期13-20,共8页邹考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2024年度学术型研究生专项科研基金(课题编号:2024LAW010)阶段性研究成果;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1233300004)资助。
数字时代的到来给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带来了巨大挑战。被遗忘权的提出旨在删除网络空间中对信息主体不利的信息,使公开归于隐私。被遗忘权与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在价值取向上存在耦合,两者融合有利于增强制度效能、适应未成...
关键词:被遗忘权 犯罪记录封存 罪错未成年人 个人信息 
现象学时间观下永恒发端的童年
《少年儿童研究》2025年第2期21-29,98,共10页黄辰昕 肖绍明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一般项目“人学视域下数字时代劳动教育的挑战与应答研究”(项目编号:BAA21002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线性时间观下,现代社会将童年视为成人阶段的准备,童年的永恒性被遮蔽和遗忘。回归童年的永恒性有赖于对时间不同的理解。现象学时间观提供了一种对主体的发生学理解,在多元的视域融合中,时间性被视为主体自我触发的过程。童年作为人...
关键词:童年 现象学 时间 儿童教育 儿童哲学 
烟卡为何流行?——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的分析
《少年儿童研究》2025年第2期30-37,共8页陈晓彤 王映超 李旭 
2024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空间生产视角下中国乡村儿童生活世界变迁研究”(项目编号:24BSH103)的研究成果。
本文以互动仪式链为理论基础,构建烟卡游戏互动仪式机制论述框架,对烟卡流行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烟卡游戏流行的实质是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自我构建、自我认同、自我实现和社会化发展。烟卡有危害儿童健康之嫌,但作为一种符号,其游...
关键词:互动仪式链 小学生 烟卡 群体行为 自我 
社交媒体背景下女性未成年人越轨行为的演变与性别角色的影响——对F省S中学女生的追踪研究
《少年儿童研究》2025年第2期38-45,共8页林少真 
以F省S中学9名越轨女性未成年人为对象,关注其成长过程中的行为轨迹。通过追踪她们从青春期至成年时期的生命历程,记录和研究她们在不同教育阶段越轨行为和性别表现的变化,发现她们在初中、高中或中专和成年3个阶段分别以追求校园地位...
关键词:女性未成年人 越轨行为 社交媒体 社会化 
未成年人不起诉制度实证研究:实践、困境与完善
《少年儿童研究》2025年第2期46-53,109,共9页冯姣 黄以军 
对涉罪未成年人适用不起诉制度不仅是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要求,也是实现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需要。对浙江省Y市近年来的未成年人不起诉案件进行研究发现,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作出不起诉决定的占比总体较高,罪名分布较为集中,检察人...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 附条件不起诉 酌定不起诉 社会支持体系 
小学生家长作业参与的类型及行为特征——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混合研究
《少年儿童研究》2025年第2期54-61,共8页王珊 潘亦宁 刘诗涵 
四川省教育科研项目“基于数据挖掘的初中作业质量管理实践研究”(课题编号:SCJG22A14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根据自我决定理论,家长作业参与应满足孩子自主、胜任和归属的基本心理需求,以激发孩子的内部动机。对750名小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小学生家长作业参与质量总体不高,尤其忽视了孩子的自主和归属需求。对家长的深度访谈发现,家长作业参与...
关键词:家长作业参与 小学生 自我决定理论 
父母教养方式与中学生网络成瘾:孝道信念的中介作用
《少年儿童研究》2025年第2期62-70,共9页唐语涵 韩慈洁 王博晨 金灿灿 邹泓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编号:72374025);北京林业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项目编号:2023SKY11)的阶段性成果。
本研究基于双元孝道模型,探索了孝道信念在不同潜在类型的父母教养方式与中学生网络成瘾之间的中介作用。通过对2219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潜在剖面分析、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发现,父母教养方式可分成接纳型、矛盾型、一...
关键词:孝道信念 网络成瘾 父母教养方式 潜在剖面分析 
家庭状况影响涉罪未成年人处遇的法理检视及其运用路径
《少年儿童研究》2025年第2期71-80,共10页梅锦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未成年人收容教养制度有关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YJC82003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多国刑法中,家庭状况是法定量刑情节,而我国仅将其作为未成年人社会调查的参考要素,致其在司法处遇中受重视不足。从应然角度看,家庭状况对未成年人人格形成影响重大,而人格形成责任是处遇重要依据,理应受到重视。建议在刑事实体法中...
关键词:家庭状况 量刑情节 司法处遇 专门教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