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作品数:1402被引量:4941H指数:24
导出分析报告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主办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最新期次:2025年1期更多>>
发文主题:亚热带稿件表达格式规范影响因素热带资源土地利用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作者:杨玉盛杨智杰陈光水谢锦升熊德成更多>>
发文机构: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凋落物输入下土壤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的季节性变化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25年第1期126-135,共10页卿婷 艾灵 吴福忠 朱晶晶 倪祥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22056)。
土壤酶是凋落物中养分释放的重要参与者,但土壤酶活性和酶化学计量对凋落物输入的响应在不同林龄次生林中随季节性时间的变化仍不明晰。以亚热带9年和45年生米槠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原位微宇宙实验来研究短期凋落物输入后,土壤α-1,4...
关键词:土壤酶活性 酶化学计量 凋落物输入 次生林 
短期氮沉降对速生期杉木人工林细根性状的影响及其驱动因素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25年第1期136-144,共9页张锦秀 曹聪 陆宇明 姜永孟 王曼 曾志伟 郑琳敏 林伟盛 吕茂奎 谢锦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237165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32001169);福建省基金面上项目(2021J01179)。
氮沉降增加对地下生态系统过程具有重要影响,会造成根系形态和功能性状的变化,从而深刻影响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目前对氮沉降如何影响亚热带杉木人工林细根动态的研究还比较有限。本研究通过设置氮添加(40 kg·hm^(-2)·a^(-1))实验模...
关键词:氮添加 根序 细根 形态性状 
台湾相思根瘤菌的系统发育、氮代谢基因及表型特征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25年第1期145-155,共11页李彤欣 钟冰俞 兰光飞 马红亮 尹云锋 高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71758,31570607)。
台湾相思是中国重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其共生根瘤菌具有多样性,氮代谢途径也具有多样性。对从一年生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a)苗木根瘤中分离出的5株内生细菌(ZPR1-ZPR5)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并对其中2株(ZPR3和ZPR4)进行种鉴定及氮代谢功能...
关键词: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a) 根瘤菌 16S rRNA 全基因组测序 氮代谢 
增温对亚热带杉木光合作用与气孔特征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25年第1期156-163,共8页谭艺桦 韩润宇 熊德成 刘小飞 胥超 陈仕东 
福建省科技厅公益类项目(2022R1002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30071,32192433)。
植物光合作用与气孔特征及抗氧化系统密切相关,但在增温条件下3者之间的响应和内在关联机制尚未明确。增温可能改变气孔特征和抗氧化系统,进而影响植物不同季节的光合作用与生产力。以亚热带重要人工林树种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
关键词:土壤增温 光合作用 气孔特征 抗氧化系统 季节变化 
卫星气溶胶光学厚度无缝数据集的重构方法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25年第1期164-174,共11页张鲜梅 汪洋 江兴霞 贾衡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2J01132098);福建省科技计划公益类科研院所专项(2024R1039)。
气溶胶卫星遥感数据由于云覆盖和反演假设的限制,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存在大范围非随机缺失,限制了其在气溶胶生态、环境、气候效应的研究与应用。本研究基于气溶胶变化的时空特性,提出了一种动态升降尺度重构方法,对中国中东部地区进...
关键词:气溶胶光学厚度(AOD) 时空重构 遥感 MODIS 
酸化葡萄园施用牡蛎壳粉土壤调理剂后的效应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25年第1期175-182,共8页范晓晖 刘文婷 谢星 林旭 陈慕松 王烈萍 
福建省科技厅项目(2019N0072);福建省葡萄种质资源圃提升与建设项目(ZYBHDWZX202216);宁德市产学研项目(2023C006)。
为研究牡蛎壳粉土壤调理剂对巨峰葡萄园土壤酸化改良及葡萄产量、品质的影响,在土壤酸化葡萄园开展牡蛎壳粉土壤调理剂不同施用量(0、750、1500、2250 kg·hm^(-2))田间试验,以确定其在福建设施葡萄园酸化土壤的合理用量。结果表明:施...
关键词:牡蛎壳粉 调理剂 葡萄 土壤酸化 品质 产量 
新质生产力与农业绿色发展耦合协调研究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25年第1期183-191,共9页郑晶 陈钦萍 
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FJ2022B060);福州市社科联项目(2023FZB86)。
在构建新质生产力与农业绿色发展耦合协调的理论框架基础上,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2012—2022年中国31个省市区的新质生产力和农业绿色发展的耦合协调水平,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深入探究耦合协调度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与...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 农业绿色发展 耦合协调 
闽西南矿区稀土元素分布复杂性的地形差异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25年第1期192-200,共9页王国富 陈志彪 王海燕 严鸿海 周文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稀土超富集植物对稀土元素的吸收与转运表达”(42277013)和福建师范大学交叉创新团队项目(Y0720409B06)。
复杂的地理环境对稀土矿物的富集和稀土元素的空间分布有着深刻的影响。然而,不同地形位置对稀土元素富集和分异特征的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钻孔取样和实验分析技术,分析了地形位置对闽西南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区稀土元素富集分异特征...
关键词:离子吸附型稀土矿 稀土元素 地球化学特征 地形因素 
沿海发达县域乡村聚落空间演变特征及驱动机制分析——以福建省福清市为例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25年第1期201-211,共11页林雨晴 戴文远 蒋雨欣 陈彦希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4J01449);福建省科技厅公益类项目(2021R1002003)。
探索沿海发达地区城乡互动带乡村聚落的空间演化,能为发达地区乡村优化重构、资源配置与城乡融合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福清市为例,基于2000、2010年Landsat 5_TM和2020年Landsat 8_OLI遥感影像,运用GIS空间...
关键词:乡村聚落 空间演变 城乡互动 驱动机制 福清市 
新中国成立75周年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脉络与未来展望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25年第1期34-45,共12页罗贤宇 徐运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人民性’特质及其践行机制研究”(21CKS034)。
新中国成立75周年以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大体经历了5个阶段,分别为初步认识阶段(1949—1978年)、实践奠基阶段(1978—1992年)、继承发展阶段(1992—2002年)、创新探索阶段(2002—2012年)以及总结升华阶段(2012年至今),每个阶段都呈现出...
关键词:新中国 75周年 生态文明建设 经验启示 未来展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