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品数:4882被引量:5419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主办单位:海南师范大学
最新期次:2025年1期更多>>
发文主题:小说文学文化诗歌长篇小说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作者:阮忠张志忠方维保张伟栋傅书华更多>>
发文机构:海南师范大学海南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委员会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I0001-I0001,共1页
当代青年日常生活的价值意蕴、现实特性及其启示被引量:1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9,F0002,共10页冯刚 王桂娟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重大专项项目“习近平文化思想与党的青年工作研究”(SCJJ24ZD08)。
日常生活作为个体生存和再生产的领域,是每个社会成员都无法摆脱且需要切身投入其中体验的领域,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当前,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正在不断向前推进,生产方式、社会制度、科学技术的变革使人们的生活世界呈现出全新景观。与其他...
关键词:当代青年 日常生活 价值意蕴 现实特性 
拜物教现象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实挑战及其有效治理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0-17,共8页林贤明 周宇昕 
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资助项目“新时代坚持和巩固党的文化领导权问题研究”(2021QNYC063)。
马克思主义把文明看作是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成果的集合,强调文明社会要同时实现高水平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双重繁荣。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辅相成、互促互进、协调发展,对扎实推进...
关键词:马克思拜物教批判 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 中国式现代化 
论习近平文艺观的人民性意蕴及其实践进路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8-25,共8页李辉艳 蒯正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课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专题式教学研究”(22VSZ076)。
习近平文艺观有着深刻的思想理论基础,不仅传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理论,还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和文艺批评理念,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文艺理论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的论述内涵丰富,涵盖文艺的本质、灵魂、如何实现...
关键词:习近平 文艺观 人民性 社会主义文艺 
主持人语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26-26,共1页李跃力 
一个有目共睹的现象是,近年来茅盾研究正在持续升温,甚或渐成热点。越来越多的学者尤其是青年学者投身茅盾研究领域,产出了一批批重磅成果,使茅盾研究的气象为之一新。与1980年代“重写文学史”潮流中的茅盾研究相比,当下的研究无疑摆...
关键词:茅盾研究 文学大师 重写文学史 为之一新 青年学者 纯文学 历史主义 主持人 
爱情幻灭抑或革命幻灭——茅盾《幻灭》中爱欲问题的文学思想史意义辨析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27-34,共8页杨晓河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项目“中国现代文学爱欲思想研究”(SWU210922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想史”(19ZDA274)。
茅盾在《幻灭》中到底书写了什么爱情,这种爱情与革命有何关系?从爱欲思想的角度来思考,能够进一步厘清性和爱,进而发现小说的挚爱叙事尚未展开就走向了幻灭,它的欲爱叙事则暗示革命与爱欲并非矛盾而是共生关系。这符合马尔库塞提出的...
关键词:茅盾 《幻灭》 革命 爱欲 
从“革命文学”论争看《子夜》中的革命叙事——兼谈吴老太爷的“革命”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35-42,共8页刘世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百年中国乡土文学与农村建设运动关系研究”(21&ZD262)。
茅盾始作于1931年10月、完成于1932年12月的长篇小说《子夜》中的革命叙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1928年前后“革命文学”论争的影响。“革命文学”论争促使茅盾重新思考“文学”与“革命”的关系问题,调整小说创作方向,并有意识地从积极意...
关键词:茅盾 《子夜》 “革命文学”论争 革命叙事 
从“怪诞”到“童趣”——论丰子恺漫画对鲁迅小说的叙事改编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43-51,共9页丰杰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优秀青年项目“当代儿童读物中的鲁迅形象研究”(23B0127)。
丰子恺绘画鲁迅小说作为“漫画初兴”的实绩,为连环图画进入文艺史提供了有力的辩护。从时空设置来看,丰子恺将故事定位在“清末”,又不限于“绍兴”一地,再加之以“题画”“远近法”的使用,表现了鲁迅小说的深刻内涵与艺术张力。从形...
关键词:丰子恺 鲁迅 漫画 怪诞 童趣 
《野草》与散文诗的文体边界问题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52-60,共9页妥东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新世纪散文理论与批评话语建构研究”(22DZWJ05)。
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的出现确立了散文诗文体的合法性,扩充了散文诗文体的基本形式内涵。与此同时,散文诗颇为自由的文体形式也与鲁迅复杂精神状态之间有着较为独特的同构性,它使《野草》成为鲁迅生命观与文学观交织互动的审美形态...
关键词:鲁迅 《野草》 散文诗 文体 
中文纳入柬埔寨国民教育体系的特征、动因、挑战及优化策略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61-72,共12页李宝贵 韩金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时代配合支持更多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理论建构与实现路径研究”(22BYY154);辽宁省教育厅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与提升的理论创新与实践路径”(LNYJG2022382);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项目“中文纳入海外国家国民教育体系质量评估研究”(23YH18C)。
中文纳入海外各国国民教育体系有助于扩大中文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力与影响力。柬埔寨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体现了柬埔寨对中文地位的认可与支持。目前,中文已纳入柬埔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中等教育阶段以及高等教育阶段。中国的推力作...
关键词:中文纳入柬埔寨国民教育体系 纳入特征 纳入动因 优化策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