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品数:2243被引量:2807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主办单位:洛阳理工学院
最新期次:2025年2期更多>>
发文主题:大学生高校河洛文化翻译实证分析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作者:王治涛牛建立王彩琴刘保亮李焕有更多>>
发文机构:洛阳理工学院郑州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文化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重走与新知:甘南田野考察日志》的文化传播解读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59-62,共4页张高杰 袁瑜谦 
李晓灵、陈新民合著的《重走与新知:甘南田野考察日志》以细腻的笔触、深入的研究和多元的视角,为读者打开一扇了解甘南的大门。深入剖析作者在考察缘起、调查方法、田野预设、地域文化、日常叙事以及民族记忆与行走实践等方面的内涵与...
关键词:甘南 田野考察 民族文化 地域特色 
习近平用典英译与儒家文化形象建构研究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63-68,共6页马缓缓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习近平用典翻译与中国形象建构研究”(编号:ZX2024QN01).
习近平用典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体现。通过巧妙用典,习近平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通过直译、借用和释译等方式,习近平用典中的儒家思想在英语世界建构了“修身正己”“以德治国”“天下大同”的儒家文化形象,传递了中...
关键词:习近平用典英译 修身 治国 平天下 儒家文化 
文化遗产专业自主研学实践教学探索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89-92,共4页陈朝阳 
文化遗产专业主要培养具备现代文化遗产基本理念、了解文化遗产保护流程、具有一定艺术理论修养以及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自主研学是适应文化遗产专业特点的新型实践教学模式,能够把课堂从教室拓展到遗产本体,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
关键词:文化遗产专业 自主研学 实践教学 
产教融合视角下订单式教学在本科教学中的创新路径探索——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为例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93-96,共4页马媛媛 
宿迁学院校级交叉融合应用精品项目“文旅融合产品链实践:新媒体引领下的文旅产品链融合”(编号:2025XQT004).
订单式教学在本科专业运用程度不高,原因在于本科教学更注重知识体系构建的深度与广度。订单式教学可通过产教融合介入本科教学,如:将企业需求与课程讲授相结合,合理设计课程实践任务;运用企业需求创造真实情境,提高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
关键词:产教融合 订单式教学 本科课程 
习近平关于坚守中华文化立场重要论述的三重意蕴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2-16,共5页雷永强 苏江涛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时代党的文艺工作理论建构和学理阐释研究”(编号:23BKS110)的阶段性成果.
习近平关于坚守中华文化立场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新成果。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强调中华文化时代性与历史性、继承性与创新性、理论性与实践性、...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中华文化立场 中华文化主体性 
《藏山稿外编》预言故事的叙事模式与文化内涵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70-75,共6页潘浩正 
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南明文学作品全编整理与研究”(编号:19ZDA257);2024年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明遗民徐芳研究”(编号:M24JC034);2025年度浙江省社会科学联合会课题“清初边缘遗民文人的人生与文学——以延津三遗民为中心”(编号:2025B094)的阶段性成果.
明遗民徐芳《藏山稿外编》仅以孤本存世,绝少为学者论及。书中描写了不少鬼神预言科考士子中式的故事。此类预言故事,或通过鬼神托梦直接预言中式,或以诗句、字谶、异象等形式暗示与预知中式。鬼神预言作为预叙手段的一种,有塑造人物个...
关键词:徐芳 《藏山稿外编》 预言故事 叙事模式 文化内涵 
洛阳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研究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7-10,共4页赵君 
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新中国器乐乐种传承发展研究”(编号:19ZD16);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创新机制研究”(编号:22JJD760001)的阶段性成果.
洛阳拥有较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运用地理信息系统(ArcGIS)研究洛阳音乐类非遗项目的空间分布,其属于集聚型分布类型,“小集聚、大分散”,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性。地貌、高程、坡度、坡向以及河流水系是影响洛阳音乐类非遗项目空间...
关键词:洛阳 非物质文化遗产 音乐 空间分布 
中原文化赋能“豫农”品牌的价值审视被引量:1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47-50,共4页涂雨婷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农产品区域品牌赋能河南乡村振兴的机理与路径研究”(编号:2023CJJ172)的阶段性成果.
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是促进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带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推手。创建农产品区域品牌,不能局限于从时下流行的“健康”“绿色”“安全”等产品物理属性的价值点开展,也应从“地域文化”找到其特殊的精神属性。文化是品牌的核心...
关键词:中原文化 农产品区域品牌 文化赋能 品牌建设 
“两个结合”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协同推进文化育人与服务区域文旅产业研究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86-89,共4页卢志文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23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地方本科高校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模式研究”(编号:23DF0309)的阶段性成果.
地方本科高校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区域文旅产业发展中,要积极践行“两个结合”重要观点,充分发挥高校文化资源丰富、多学科人才集聚、协同创新创业能力突出等方面的优势,全面提升文化育人实效,着力培养深受中华文明滋养、担当...
关键词:地方本科高校 “两个结合” 文化育人 文旅产业 
当代油画肌理表现的文化成因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76-80,共5页乔国锋 
2020年度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当代中国油画肌理表现的文化成因研究”(编号:SK2020A0082)的最终成果.
当代油画中,肌理作为油画技法表现与语言拓展的一种重要形式,展现视觉形态的多样性与审美视角的独特性。肌理既是绘画表现的辅助手段,又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油画肌理形态的平面性、语言图式的抽象性、艺术理念的主观性以及材料的多样...
关键词:当代 油画 肌理 文化成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