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艺术》

作品数:10045被引量:18260H指数:36
导出分析报告
《电影艺术》
主办单位:中国电影家协会
最新期次:2025年2期更多>>
发文主题:影片电影电影艺术中国电影电影创作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发文作者:尹鸿李道新李洋陈晓云何亮更多>>
发文机构: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被引期刊=电影新作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主体性、问题导向与建构电影学术体系
《电影艺术》2025年第2期12-19,共8页陈林侠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电影文化竞争力与海外市场动态数据库建设”(批准号:19ZDA271)阶段性成果。
当下建构中国电影学术体系,就是实现从现代性到主体性的转向,关键在于发挥中国思维中“天人合一”的整体性、“执两用中”的兼容性的优势,立足历史与当下,甄别真假学术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提炼出一系列合逻辑、相关联的学术命题,并“以...
关键词:中国电影 主体性 学术体系 理论自信 
《唐探1900》:侦探类型与家国想象被引量:1
《电影艺术》2025年第2期113-116,共4页战玉冰 
《唐探1900》一方面延续了《唐人街探案》系列电影的喜剧侦探类型,在影片中融入了大量的推理元素、将查案作为整部影片的故事框架、以侦探小说“系列作”的形式构成“电影宇宙”的基础,通过戏仿侦探的方式,完成了影片的复合类型表达。...
关键词:侦探类型 戏仿 系列电影 家国想象 
整体观与知识管理框架里的中国电影知识体系
《电影艺术》2025年第2期28-37,共10页李道新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电影知识体系研究”(项目批准号:22ZD10)阶段性成果。
电影学术体系是电影知识体系的重要分支,并在电影知识体系中呈现其学科价值和话语价值。在整体观与知识管理框架里,面向未来的人类知识与电影实践,在中国电影的深度时间与文化地层中,在人、组织与技术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里,将影人互动...
关键词:整体观 电影知识管理 中国电影知识体系 本体 
《好东西》:女作者电影的话语建构与乌托邦想象被引量:1
《电影艺术》2025年第1期93-98,F0004,共7页陈亦水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智能媒体时代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叙事策略与效果研究”(批准号:1233300009)阶段性研究成果。
邵艺辉导演新作《好东西》是一部从女性经验出发、努力提出问题又充满矛盾性、带有明显作者风格的“女作者电影”。影片既对主流文化的男性凝视进行调侃,又将男性气质置于被凝视的对象位置,为主流叙事电影创作带来了视听语法的变革,改...
关键词:邵艺辉 女作者电影 情动理论 女性主义电影 乌托邦想象 
中国无声电影解说员与听觉现代性
《电影艺术》2025年第1期137-143,共7页宋振华 
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戏剧与影视评论话语体系及创新发展研究”(批准号:23ZD07)阶段性成果。
电影解说是中国无声电影时期值得关注的重要实践。经典的史观论述聚焦在视觉文化分析,认为电影解说员的目的仅是服务银幕,是声音技术不成熟的妥协之举。通过引入听觉文化的视角,并参照日本弁士的经验,可以看到解说员使中国无声电影成为...
关键词:电影解说员 听觉现代性 弁士 声音景观 影戏 
20世纪80年代从“样式”到“类型”的知识考古与跨语际实践
《电影艺术》2025年第1期153-160,共8页周传艺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中国影像艺术物质载体变迁史研究(1905—2024)”(项目编号:24CC200)阶段性研究成果。
“样式”与“类型”先后代表了我国不同时期的电影观念传统,并在20世纪80年代的语境中发生了交合与碰撞。通过借鉴福柯“知识考古学”的研究路径,对两个概念的出现及其承载的不同话语进行回溯,不仅能够厘清概念之间的行进轨迹,反思跨语...
关键词:样式 类型 话语 跨语际 转型 
情感共同体:“十七年”时期革命电影情感表达探赜
《电影艺术》2024年第6期133-140,共8页王士霖 饶曙光 
借助革命台词、革命场景、革命歌曲等叙事手段,集革命乐观主义之大成的“十七年”革命电影积极呈现了中国共产党通过讲演、集会、宣誓、感奋、鼓舞等情感动员手段激发群众诉诸革命行动的革命激情,进而借由这一激情力量在作品内外构建起...
关键词:情感史 “十七年” 时期革命电影 情感共同体 情感政治 
“想象力消费”理论建构的省思与属望被引量:12
《电影艺术》2023年第5期34-40,共7页陈旭光 张明浩 
国家重大招标课题“影视剧与游戏融合发展及审美趋势研究”(课题编号:18ZD13)阶段性成果。
想象力消费理论是构建“中国学派”“中国话语”的一次努力与尝试,是针对理论“阐释危机”的范式创新和理论突围。想象力消费理论建构秉承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学术理念,坚守务实精神和实践理性原则,不仅为幻想类电影批评实践提供理论...
关键词:想象力消费 理论建构 中国学派 启蒙思想 未来愿景 
星际方舟:AIGC时代的影像未来学实验图景与路径被引量:2
《电影艺术》2023年第4期52-57,共6页杨溟 刘宇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课题“比较视野下中国科幻电影工业与美学研究”(项目编号:21ZD16)阶段性成果。
随着AIGC等新技术与社会间冲突加剧,由于早期预见不足而显现的种种弊端渐次爆发,而后期改变的代价往往极为昂贵——这使未来学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以科幻电影为代表、实验手段为特征的影像未来学正成为未来学研究的分支,将形成较为系统...
关键词:影像 科幻电影 影像未来学 实验性 预见性 
从“新浪潮”到“后新浪潮”:香港电影表演的初始现代化
《电影艺术》2023年第4期114-120,共7页王培雷 
随着“新浪潮”电影的兴起,中国香港电影表演完成了对过往表演形态的美学反省,同时对港产片工业格局变化进行了主动调适。在此过程中,以“新浪潮”表演形态为代表的现代表演范式有效形塑了新一代中国香港电影演员的思维与行践路径。从...
关键词:中国香港电影 表演形态 新浪潮 纪实化表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